一种垃圾分类式收餐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5992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垃圾分类式收餐台,包括推车:所述推车的上方固定安装有餐盘收集箱和支架,所述餐盘收集箱的外侧焊接有把手,所述支架的外侧焊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上方放置有固体回收箱,所述支架的顶部安装有分离机构,且支架的内部设置有液体回收箱,所述液体回收箱位于分离机构的正下方,所述分离机构的内部安装有用于挤压食物残渣的挤压机构。通过分离机构和挤压机构的配合,能够有效的将附着在食物残渣中的汁水分离出来,使得食物垃圾分类更加便捷;通过定位轴与定位孔的插接配合,可以限制矩形框的位置,使得位于矩形框内的食物在进行固液分离完毕后,方便将其倒入固体回收箱的内部进行回收分类。体回收箱的内部进行回收分类。体回收箱的内部进行回收分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分类式收餐台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垃圾分类式收餐台,属于收餐台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可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目前,大部分的院校、工厂和公司餐厅使用传统的收餐台,这样的收餐台不具备筛分功能,不能有效地将汤汁和剩菜分开,餐盘里的剩菜剩饭往往会被直接回收至一个垃圾桶进行集中销毁,造成了食物的浪费。
[0003]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号为:CN213504227U的“一种干湿分离一体收餐台”,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顶部开设有入渣口,所述入渣口的顶部两侧开设有长条结构的卡槽,且两个卡槽的位置相互对称,所述入渣口内活动设置有沥水篮,且沥水篮的大小与入渣口匹配,所述主体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放置盒,且放置盒与主体的侧面相互平行,所述主体内部活动设置有收集桶,且收集桶的大小与主体中空部分匹配,并与主体的底部相互平行,所述主体的一侧为活动门,且活动门与收集桶的一侧相互平行,所述主体的一侧开设有凹槽。其有益效果是,通过入渣口的设计,可以将饭后的残羹剩饭倒入,卡槽的设计可以方便将沥水篮卡住,防止沥水篮滑落进入渣口内部,沥水篮可以放置处理完残羹剩饭的碗碟一类,使碗碟不与残渣混合,层次分明,放置盒的设计可以很好地将筷子和勺子一类物品进行收集放置,收集桶的双层设计可以很好地将垃圾进行干湿分类收集,不会出现垃圾混合不易处理的情况,活动门可以防止收集桶滑出,起到抵挡的作用,挂钩可以用于放置纸质或布料类的清洁物品,万向轮可以给予收餐台移动的能力,加强了灵活性。r/>[0004]但现有技术中,食物汁水通常会附着在食物残渣上,仅依靠沥水篮无法完全将汁水与食物残渣进行分离,从而会导致分离处的食物残渣依然会存在大量的汁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能够充分进行固液分离的垃圾分类式收餐台。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垃圾分类式收餐台,包括推车:所述推车的上方固定安装有餐盘收集箱和支架,所述餐盘收集箱的外侧焊接有把手,所述支架的外侧焊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上方放置有固体回收箱,所述支架的顶部安装有分离机构,且支架的内部设置有液体回收箱,所述液体回收箱位于分离机构的正下方,所述分离机构的内部安装有用于挤压食物残渣的挤压机构。
[0008]优选的,分离机构包括矩形框,所述矩形框的底部内圈固定套设有滤网,且矩形框的两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与支架转动连接,滤网会将固体拦截在矩形框内。
[0009]优选的,其中一个所述转轴贯穿支架的一侧,且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内圈活动套设有定位轴,所述支架的外壁开设有多个定位孔,所述定位轴与其中一个定位
孔插接,定位轴在与定位孔插接时,转轴是无法转动的。
[0010]优选的,所述定位轴远离定位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且定位轴的外圈活动套设有拉簧,所述拉簧的两端分别与限位板和挡板固定连接,通过拉簧会为挡板施加一个作用力。
[0011]优选的,挤压机构包括挤压板,所述挤压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矩形框的内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挤压板在通过滑块与滑槽的滑动配合下,使得挤压板只能够在矩形框内直线移动。
[0012]优选的,所述挤压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矩形框的一侧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杆转动套设在螺纹孔的内圈里,且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通过螺纹杆与螺纹孔的配合,使得螺纹杆的转动会在螺纹孔内移动。
[0013]优选的,所述支架的顶部开设有开口,所述螺纹杆位于开口内,开口的设置,使得矩形框在移动时,螺纹杆不会受到影响。
[0014]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0015]1、通过分离机构和挤压机构的配合,能够有效的将附着在食物残渣中的汁水分离出来,使得食物垃圾分类更加便捷;
[0016]2、通过定位轴与定位孔的插接配合,可以限制矩形框的位置,使得位于矩形框内的食物在进行固液分离完毕后,方便将其倒入固体回收箱的内部进行回收分类。
附图说明
[0017]图1给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图1所示分离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图1所示挤压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1、推车;2、餐盘收集箱;3、把手;4、支架;5、定位孔;6、液体回收箱;7、放置板;8、固体回收箱;9、分离机构;91、矩形框;92、滤网;93、滑槽;94、转轴;95、限位板;96、定位轴;97、挡板;98、拉簧;10、挤压机构;101、挤压板;102、螺纹杆;103、旋钮;104、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3]实施例1
[0024]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垃圾分类式收餐台,包括推车1:推车1的上方固定安装有餐盘收集箱2和支架4,餐盘收集箱2的外侧焊接有把手3,支架4的外侧焊接有放置板7,放置板7的上方放置有固体回收箱8,支架4的顶部安装有分离机构9,且支架4的内部设置有液体回收箱6,液体回收箱6位于分离机构9的正下方,分离机构9的内部安装有用于挤压食物残渣的挤压机构10,分离机构9包括矩形框91,矩形框91的底部内圈固定套设有滤网92,且矩形框91的两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转轴94,转轴94与支架4转动连接,其中一个转轴94贯穿支架4的一侧,且固定连接有限位板95,限位板95的内圈活动套设有定位轴96,支架4的外壁开设有多个定位孔5,定位轴96与其中一个定位孔5插接,定位轴96远离定位孔
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97,且定位轴96的外圈活动套设有拉簧98,拉簧98的两端分别与限位板95和挡板97固定连接。
[0025]本实施例中,矩形框91会以转轴94为轴心进行转动,当定位轴96插入任何一个定位孔5的内部时,矩形框91都不会发生任何偏移,只有当定位轴96与定位孔5脱离后矩形框91才会发生转动,从而能够将食物残渣倒入固体回收箱8的内部,同时拉簧98会始终为定位轴96施加一个作用力,使其在没有任何外力的情况下,始终靠近支架4。
[0026]实施例2
[0027]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垃圾分类式收餐台,相较于实施例1,本实施例还包括推车1:推车1的上方固定安装有餐盘收集箱2和支架4,餐盘收集箱2的外侧焊接有把手3,支架4的外侧焊接有放置板7,放置板7的上方放置有固体回收箱8,支架4的顶部安装有分离机构9,且支架4的内部设置有液体回收箱6,液体回收箱6位于分离机构9的正下方,分离机构9的内部安装有用于挤压食物残渣的挤压机构10,挤压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分类式收餐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推车(1):所述推车(1)的上方固定安装有餐盘收集箱(2)和支架(4),所述餐盘收集箱(2)的外侧焊接有把手(3),所述支架(4)的外侧焊接有放置板(7),所述放置板(7)的上方放置有固体回收箱(8),所述支架(4)的顶部安装有分离机构(9),且支架(4)的内部设置有液体回收箱(6),所述液体回收箱(6)位于分离机构(9)的正下方,所述分离机构(9)的内部安装有用于挤压食物残渣的挤压机构(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分类式收餐台,其特征在于,分离机构(9)包括矩形框(91),所述矩形框(91)的底部内圈固定套设有滤网(92),且矩形框(91)的两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转轴(94),所述转轴(94)与支架(4)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垃圾分类式收餐台,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转轴(94)贯穿支架(4)的一侧,且固定连接有限位板(95),所述限位板(95)的内圈活动套设有定位轴(96),所述支架(4)的外壁开设有多个定位孔(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健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黄山大厦酒店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