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垃圾收集设备及其收纳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4664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2 09: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垃圾收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环保垃圾收集设备及其收纳桶,包括与控制系统输入端连接的人机交互显示屏、监控模块、识别按键单元和计时器,所述控制系统输出端连接有放料装置、称重装置、换气装置和旋转机构,人机交互显示屏,所述人机交互显示屏用于接收输入用户信息和用户选择的垃圾分类信息,并将用户信息和垃圾分类信息传输至控制系统中,监控模块,所述监控模块用于探测白天或者夜晚的周围环境信息,并将环境信息传输至控制系统中,识别按键单元,所述识别按键单元用于将不同垃圾分类箱的信息进行识别。有益效果:有效解决居民对垃圾分类时较为抵触、操作不便、垃圾站没有相应的除臭设备以及影响到居民正常生活的技术问题。民正常生活的技术问题。民正常生活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保垃圾收集设备及其收纳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垃圾收集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环保垃圾收集设备及其收纳桶。

技术介绍

[0002]垃圾回收站多以垃圾回收亭的形式安装在人们生活区域内,垃圾回收亭内安装有若干个垃圾箱,通过相应的垃圾箱然后对应进行垃圾分类,垃圾分类是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现有技术中专利申请号:CN2004800077351,专利名称:垃圾收集系统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然而其系统繁琐,操作对系统对于硬件要求高,造成其成本大大增加,设备的操作性能也会随之降低,从而无法满足现有技术所需。
[0003]现有的垃圾收集装置以及垃圾桶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如下问题:1、由于没有相应的鼓励措施,居民不会积极的对垃圾进行先分类然后投入,进而影响到后序的处理工作,不利于回收;2、对于很多老人来说,并不会对垃圾站的显示屏进行操作,也不会进行相应按键操作,对于关闭的垃圾桶不知道如何投放;3、垃圾回收站通常会安装除臭设备,以对垃圾站内的臭味空气进行除臭,而除臭设备大都包括较多的电气部件,不仅成本高,而且还会造成噪音污染,影响周围人群的生活。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环保垃圾收集设备及其收纳桶,解决居民对垃圾分类时较为抵触、操作不便、垃圾站没有相应的除臭设备以及影响到居民正常生活的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环保垃圾收集设备,包括与控制系统输入端连接的人机交互显示屏、监控模块、识别按键单元和计时器,所述控制系统输出端连接有放料装置、称重装置、换气装置和旋转机构;人机交互显示屏,所述人机交互显示屏用于接收输入用户信息和用户选择的垃圾分类信息,并将用户信息和垃圾分类信息传输至控制系统中;监控模块,所述监控模块用于探测白天或者夜晚的周围环境信息,并将环境信息传输至控制系统中;识别按键单元,所述识别按键单元用于将不同垃圾分类箱的信息进行识别,所述识别按键单元通过扫码识别或按键方式将数据传输至控制系统中;计时器,所述计时器用于将人员在相应垃圾箱面前所停留的时间进行记录,并将上述记录的时间信息传输至控制系统中;放料装置,所述放料装置设置于垃圾站内部并将垃圾袋进行输送到柜体中;称重装置,所述称重装置对箱体实现计重处理并将数据传输至控制系统中;换气装置,所述换气装置用于对垃圾站内部的气体与外部气体进行交换处理;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用于将对应垃圾箱上的遮挡盖旋转开启或闭合。
[0006]进一步的,所述放料装置包括至于立柱上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两端一体成型连接有侧板,所述弧形板和柜体之间通过导料通道相连接,且弧形板外部一端设有固定在支架上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端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上的活塞杆延伸至第一齿轮板上,所述第一齿轮板和罩体内壁的第二齿轮板之间通过转动齿轮实现啮合传动,且第一齿轮板和第二齿轮板一端均通过折弯杆分别延伸至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上,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活动连接在侧板上的槽口处,且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分别与前后两端的垃圾袋实现抵触限位。
[0007]再进一步的,所述折弯杆一端靠近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上均连接有插孔,且两者之间均通过插入连接的方式实现固定,所述转动齿轮上的中心轴两端边缘均设有与罩体内壁相连接的滚动槽,且相邻垃圾袋之间形成有与槽口相连接的弧形空隙。
[0008]再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至于遮挡盖对应处的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和遮挡盖上的延伸段之间通过联轴器实现固定,随着伺服电机启动,伺服电机输出轴带动遮挡盖旋转运动。
[0009]一种环保垃圾收纳桶,其特征在于,包括垃圾桶底端四周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底端安装有至于第一固定块内壁底端的第一复位弹簧,且第一滑块上沿第一固定块内壁高度方向连接有与其相适配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块之间设有位于垃圾桶底端中心处的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和地面之间通过底板相连接,且称重传感器和第一滑块之间设有与垃圾桶相连接的弹性伸缩室,所述弹性伸缩室底端固定在面板上,所述面板底端两侧均安装有固定在第二复位弹簧上的第二滑块上,所述第二滑块上沿第二固定块内壁高度方向连接有与其相适配的第二滑槽。
[0010]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伸缩室由橡胶或树脂制成,且弹性伸缩室一端连接有与垃圾站内部相连接的进气管,相对另一端设有延伸至垃圾站外部的排气管。
[0011]再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管和排气管上均对应安装有单向阀。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复位弹簧和第二复位弹簧保持平行设置,且第一复位弹簧和第一滑块的竖直中心保持在同一轴线上。
[0013]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专利通过设计人机交互显示屏、监控模块和计时器,当垃圾通过按键进入到垃圾桶中,通过监控模块探测到垃圾是否提前分类,配合称重传感器,可以通过人机交互显示屏显示垃圾的分类处理情况以及垃圾重量,进而有一定的积分判别,当积分到达一定程度,可以驱动放料机构放出垃圾袋,进而对人员进行奖励,同时监控模块能够对不知道如何打开垃圾桶上时的情况,可以配合计时器以及监控模块,当超出相应时间,由于一些老人不懂得如何操作或者按键那个开关时,而老人一直站在垃圾桶对应门口时,可以通过驱动旋转机构自动打开垃圾门;2、垃圾桶中的称重装置和换气装置是联动的,当垃圾桶重量发生变化时,称重传感器能够将信号传递到控制系统中,而当垃圾桶恢复原重时,第一复位弹簧能够通过第一滑块帮助垃圾桶实现回位,同时垃圾桶向下移动过程中,能够压缩弹性伸缩室,进而进行相应的排气过程,将垃圾站内的气体进行排出,垃圾桶回位过程,第二复位弹簧帮助弹性伸缩室进行回位,从而使得进气管进行抽气,而且进气管和排气管上均设置有单向阀,能够有效的防止气体发生回流现象,整体构件避免使用电气部件,不仅造价降低,而且不耗费电能,
大大降低了垃圾回收的成本,且在除臭时不会造成噪音污染,保证周围人群的舒适生活。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控制系统的原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垃圾站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放料机构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放料机构俯视方向的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4的A处放大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一齿轮板和第二齿轮板的传动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垃圾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图7的B处放大图。
[0015]主要符号说明:1、控制系统;2、人机交互显示屏;3、监控模块;4、识别按键单元;5、计时器;6、放料装置;7、称重装置;8、换气装置;9、旋转机构;10、弧形板;11、导料通道;12、支撑板;13、气缸;14、第一齿轮板;15、第二齿轮板;16、第一挡板;17、第二挡板;18、第一滑块;19、第一固定块;20、第一复位弹簧;21、称重传感器;22、弹性伸缩室;23、第二复位弹簧;24、第二滑块;25、第二固定块;26、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保垃圾收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控制系统(1)输入端连接的人机交互显示屏(2)、监控模块(3)、识别按键单元(4)和计时器(5),所述控制系统(1)输出端连接有放料装置(6)、称重装置(7)、换气装置(8)和旋转机构(9);人机交互显示屏(2),所述人机交互显示屏(2)用于接收输入用户信息和用户选择的垃圾分类信息,并将用户信息和垃圾分类信息传输至控制系统(1)中;监控模块(3),所述监控模块(3)用于探测白天或者夜晚的周围环境信息,并将环境信息传输至控制系统(1)中;识别按键单元(4),所述识别按键单元(4)用于将不同垃圾分类箱的信息进行识别,所述识别按键单元(4)通过扫码识别或按键方式将数据传输至控制系统(1)中;计时器(5),所述计时器(5)用于将人员在相应垃圾箱面前所停留的时间进行记录,并将上述记录的时间信息传输至控制系统(1)中;放料装置(6),所述放料装置(6)设置于垃圾站内部并将垃圾袋进行输送到柜体中;称重装置(7),所述称重装置(7)对箱体实现计重处理并将数据传输至控制系统(1)中;换气装置(8),所述换气装置(8)用于对垃圾站内部的气体与外部气体进行交换处理;旋转机构(9),所述旋转机构(9)用于将对应垃圾箱上的遮挡盖旋转开启或闭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垃圾收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料装置(6)包括至于立柱上的弧形板(10),所述弧形板(10)两端一体成型连接有侧板,所述弧形板(10)和柜体之间通过导料通道(11)相连接,且弧形板(10)外部一端设有固定在支架上的支撑板(12),所述支撑板(12)顶端连接有气缸(13),所述气缸(13)上的活塞杆延伸至第一齿轮板(14)上,所述第一齿轮板(14)和罩体内壁的第二齿轮板(15)之间通过转动齿轮实现啮合传动,且第一齿轮板(14)和第二齿轮板(15)一端均通过折弯杆分别延伸至第一挡板(16)和第二挡板(17)上,所述第一挡板(16)和第二挡板(17)活动连接在侧板上的槽口处,且第一挡板(16)和第二挡板(17)分别与前后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正翠魏兆锋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瑞玄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