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显示设备的安装支架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5879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29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载显示设备的安装支架及车辆,其中车载显示设备的安装支架包括:底座和背板。底座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至少部分第一面用于支撑显示设备的底部,至少部分第二面用于与车身内部结构连接。背板与底座的第一面连接,用于支撑显示设备的背部。其中,底座与背板之间呈θ角,且0<θ<9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载显示设备的安装支架及车辆


[0001]本申请涉及汽车制造
,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一种车载显示设备的安装支架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车载大屏在现如今很多新能源汽车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车载大屏集导航、影音娱乐、蓝牙电话和显示倒车影像等功能于一身,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汽车内部安装车载大屏已经成为了汽车行业的基本共识,但是由于材料成本、售后服务问题和客户需求等原因,部分车型在出厂时没有装配大屏,需要客户后期自己加装,这时车载大屏的安装支架就成了一个必要的关键零件。然而大屏在后期加装之后,如果安装支架不稳定则会导致大屏连同支架在汽车运行时产生异响;同时大屏的视角也会影响客户在操作时的便利性,影响客户在开车时的体验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针对现有方式的缺点,提出一种车载显示设备的安装支架及车辆,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车载显示设备的安装支架稳固性不高、或可视角度不好的技术问题。
[0004]第一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载显示设备的安装支架,包括:底座和背板。
[0005]底座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至少部分第一面用于支撑显示设备的底部,至少部分第二面用于与车身内部结构连接。
[0006]背板与底座的第一面连接,用于支撑显示设备的背部。
[0007]其中,底座与背板之间呈θ角,且0<θ<90
°

[0008]可选地,底座与背板之间的θ角为86
°
r/>[0009]可选地,底座的第二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卡槽,卡槽用于与车身内部结构卡接固定。
[0010]可选地,底座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部和支撑部。
[0011]连接部和支撑部之间呈α角,且0
°
<α<180
°

[0012]连接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面和第四面,至少部分第三面用于与背板连接,第四面用于与车身内部结构连接。
[0013]支撑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五面和第六面,第五面用于支撑显示设备的底部,第六面用于与车身内部结构连接。
[0014]底座的第一面包括第三面和第五面。底座的第二面包括第四面和第六面。
[0015]可选地,支撑部设置有限位孔,用于与显示设备的定位筋相嵌合。
[0016]可选地,限位孔为通孔,通孔的两端开口分别位于支撑部的第五面和第六面。
[0017]可选地,限位孔为盲孔,盲孔的开口位于支撑部的第五面。
[0018]可选地,限位孔内壁的至少一个面上设置有限位筋,限位筋沿限位孔轴向方向延伸,用于抵接显示设备的定位筋的周面。
[0019]可选地,限位筋的端面呈三角形。
[0020]可选地,连接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过渡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与支撑部连接。
[0021]第一连接部和过渡部之间呈β角,且0
°
<β<180
°

[0022]过渡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呈γ角,且0
°
<γ<180
°

[0023]第一连接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七面和第八面,第八面用于与车身内部结构连接。
[0024]过渡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过渡面和第二过渡面,第二过渡面用于与车身内部结构连接。
[0025]第二连接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九面和第十面,第九面用于与背板连接,第十面用于与车身内部结构连接。
[0026]连接部的第三面包括第七面、第一过渡面和第九面。连接部的第四面包括第八面、第二过渡面和第十面。
[0027]可选地,底座的第一面开设有连接孔和底座加强筋。连接孔的两端开口分别位于第一面和第二面。
[0028]连接孔的周围设置有环形加强筋,环形加强筋的四周分别与底座加强筋连接。
[0029]可选地,第二连接部的中间区域在垂直于第九面或第十面的方向上的高度小于第二连接部除中间区域以外的区域在垂直于第九面或第十面的方向上的高度。
[0030]可选地,第二连接部在垂直于第九面或第十面的方向上的高度大于支撑部在垂直于第九面或第十面的方向上的高度。
[0031]可选地,底座与第一面和第二面相邻的至少一个侧面上设置有限位块,用于与车身内部结构抵接固定。
[0032]可选地,底座和背板一体成型。
[0033]第二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车身内部结构、显示设备、和如第一个方面提供的安装支架。
[0034]安装支架中的底座的第一面与安装支架中的背板分别与显示设备连接。
[0035]安装支架中的底座的第二面与车身内部结构连接。
[0036]可选地,车身内部结构具有一下至少一种特征:
[0037]车身内部结构表面呈多折面,与安装支架中的底座的第二面贴合固定。
[0038]车身内部结构表面设置有凸起,与安装支架中的底座的第二面上的卡槽卡接固定。
[0039]车身内部结构设置有通孔,通孔与安装支架的底座的限位块抵接固定。
[0040]可选地,显示设备与安装支架中的底座的第一面相接触的一面设置有定位筋,定位筋与安装支架中的支撑部的限位槽相嵌合。
[004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包括:
[0042]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传统安装支架而言,本申请提供的车载显示设备的安装支架包括底座和背板,底座用于支撑显示设备的底部,背板用于支撑显示设备的背部。底座和背板之间呈一夹角,且夹角不大于90
°
。可以实现,利用底座和背板共同支撑并固定显示设备的位置,给显示设备提供一个夹紧力的同时减小引发显示设备发生形变的风险,提升显示设备与支架之间连接的稳固性。底座和背板之间的夹角可根据车内仪表台的方位以及显示
设备的尺寸进行对应设计,以利于客户拥有一个良好的视角,提高可操作性和客户的体验感。
[0043]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44]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45]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显示设备的安装支架的左视图;
[0046]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显示设备的安装支架的正视图;
[0047]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显示设备的安装支架的俯视图;
[0048]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显示设备的安装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9]图中:
[0050]100

安装支架;
[0051]1‑
底座;2

背板;
[0052]11

连接部;12

支撑部;121

限位孔;12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显示设备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至少部分所述第一面用于支撑显示设备的底部,至少部分所述第二面用于与车身内部结构连接;背板,与所述底座的第一面连接,用于支撑所述显示设备的背部;其中,所述底座与所述背板之间呈θ角,且0<θ<90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显示设备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与所述背板之间的θ角为86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显示设备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第二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卡槽,所述卡槽用于与所述车身内部结构卡接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车载显示设备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部和支撑部;所述连接部和所述支撑部之间呈α角,且0
°
<α<180
°
;所述连接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面和第四面,至少部分所述第三面用于与所述背板连接,所述第四面用于与所述车身内部结构连接;所述支撑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五面和第六面,所述第五面用于支撑所述显示设备的底部,所述第六面用于与所述车身内部结构连接;所述底座的第一面包括所述第三面和所述第五面;所述底座的第二面包括所述第四面和所述第六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显示设备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设置有限位孔,用于与所述显示设备的定位筋相嵌合。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显示设备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为通孔,所述通孔的两端开口分别位于所述支撑部的第五面和第六面;或,所述限位孔为盲孔,所述盲孔的开口位于所述支撑部的第五面。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载显示设备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内壁的至少一个面上设置有限位筋,所述限位筋沿所述限位孔轴向方向延伸,用于抵接所述显示设备的定位筋的周面。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载显示设备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筋的端面呈三角形。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显示设备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过渡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支撑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过渡部之间呈β角,且0
°
<β<180
°
;所述过渡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呈γ角,且0
°
<γ<18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波
申请(专利权)人: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