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侧翻式自卸车油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5404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侧翻式自卸车油缸,涉及自卸车油缸技术领域,解决了油缸爆缸过程导致车厢回落与车厢框架碰撞产生巨大危险性的问题,包括车身框架、翻斗车厢和驱动结构,车身框架位于驱动结构位置均安装有支护结构,支护结构包括套盒,套盒靠近翻斗车厢侧壁为敞口设置,套盒内部滑动连接齿条杆,套盒位于敞口位置的内部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齿轮,齿轮与齿条杆啮合,齿轮一侧面偏离圆心位置连接固定块,固定块通过拉簧连接有棘爪。本实用通过加装支护结构,使得整个翻斗车厢回落过程被迫停,防止翻斗车厢瞬间回落与车身框架形成巨大碰撞,降低产生危险性,使得油缸本体由于爆缸产生的危险性得到降低,整体安全性得到提高。整体安全性得到提高。整体安全性得到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侧翻式自卸车油缸


[0001]本技术涉及自卸车油缸
,具体为一种侧翻式自卸车油缸。

技术介绍

[0002]自卸车是指通过液压或机械举升而自行卸载货物的车辆;又称翻斗车,侧翻式自卸车是通过自卸车车厢侧面倾斜旋转来完成卸货,倾斜旋转卸货过程用到液压油缸驱动和支架等结构完成。
[0003]由于自卸车油缸本体质量等其他问题,会导致油缸工作过程产生爆缸,自卸车油缸工作过程出现爆缸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时常发生,自卸车油缸在工作过程中爆缸一旦发生,倾斜完成后自卸车车厢会发生瞬间回落,与车身框架形成巨大的碰撞,具有极大危险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油缸发生爆缸过程危险性的侧翻式自卸车油缸,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侧翻式自卸车油缸,包括车身框架、与车身框架通过铰链转动连接翻斗车厢和驱动翻斗车厢倾斜翻转的驱动结构,两个驱动结构安装于车身框架内部;
[0006]支护结构;车身框架位于驱动结构位置均安装有支护结构,支护结构包括套盒,套盒靠近翻斗车厢侧壁为敞口设置,套盒内部滑动连接齿条杆,套盒位于敞口位置的内部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齿轮,齿轮与齿条杆啮合,齿轮一侧面偏离圆心位置连接固定块,固定块通过拉簧连接有棘爪,棘爪通过第二转轴与齿轮侧面转动连接,齿条杆侧壁上连接有与棘爪相匹配的棘轮齿;
[0007]辅助出料结构,套盒侧壁上安装有辅助出料结构。
[0008]优选的,驱动结构包括油缸本体和隔板,车身框架内部安装有两个关于油缸本体对称设置的隔板,油缸本体的输出端通过第一驱动轴与翻斗车厢的底部转动连接,油缸本体上外侧壁通过第二驱动轴与隔板转动连接,第一驱动轴的一端与齿条杆连接,第二驱动轴与套盒连接,油缸本体输出端依靠第一驱动轴进行工作过程旋转,油缸本体上缸体依靠第二驱动轴进行工作过程旋。
[0009]优选的,辅助出料结构包括弯曲形垫板和弯曲形翘板,弯曲形垫板一侧壁与套盒外侧壁连接,弯曲形垫板的水平侧面顶部连接两个平行设置的夹板,两个夹板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弯曲形翘板,弯曲形翘板未翘起端的底部侧面通过若干个压簧与弯曲形垫板侧面连接,弯曲形翘板的翘起端侧壁连接击锤,齿条杆靠近弯曲形翘板一侧壁连接若干个拨动板,弯曲形垫板上设有长条腔,弯曲形翘板翘起端击锤会与翻斗车厢的底部不断发生碰撞,翻斗车厢局部受到敲打而产生振动,使得位于翻斗车厢内底部物料快速进行抖落,使得翻斗车厢内底部物料出料速率得到提高,油缸本体正常驱动卸货同时进行敲打翻斗车厢底部,
不采用另外配有油缸驱动,降低成本投入。
[0010]优选的,油缸本体的顶部高度低于车身框架的顶部高度,套盒的顶部高度低于车身框架的顶部高度,使得油缸本体、套盒位于车身框架的顶部不产生凸起,防止造成油缸本体、套盒受到翻斗车厢回落碰撞而损坏。
[0011]优选的,齿轮位于棘爪侧面固定连接限位块,限位块能够限制棘爪继续依靠第二转轴进行旋转移动,使得棘爪与棘轮齿形成牢固性接触,防止齿条杆继续产生位移。
[0012]优选的,拨动板的宽度小于长条腔内部宽度,拨动板长度小于长条腔内部长度,保证位于齿条杆上拨动板正常移出长条腔的内部。
[0013]优选的,套盒靠近齿条杆侧壁为敞口设置,保证拨动板位于套盒上能够正常移动。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防止车厢瞬间回落过程,降低车厢回落与车厢框架形成碰撞可能性,降低碰撞产生巨大的危险性,提高了安全性,具体是通过设置有驱动结构、套盒、齿条杆、棘轮齿、齿轮、第一转轴、固定块、拉簧、第二转轴、棘爪,实现对油缸本体发生爆缸过程,能够限制车厢回落移动过程,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油缸爆缸造成车厢迅速回落与自卸车车体形成巨大撞击过程得到制止,从而降低油缸爆缸后续产生一系列连续的危害性,提高了油缸爆缸后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中车身框架和驱动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中支护结构和辅助出料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中支护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中套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车身框架;2、翻斗车厢;
[0022]3、驱动结构;301、油缸本体;302、隔板;303、第一驱动轴;304、第二驱动轴;
[0023]4、支护结构;401、套盒;402、齿条杆;403、棘轮齿;404、齿轮;405、第一转轴;406、固定块;407、拉簧;408、第二转轴;409、棘爪;4010、限位块;
[0024]5、辅助出料结构;501、弯曲形垫板;502、拨动板;503、弯曲形翘板;504、击锤;505、夹板;506、压簧;507、长条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请参阅图1、图2、图4和图5,图示中一种侧翻式自卸车油缸,包括车身框架1、与车身框架1通过铰链转动连接翻斗车厢2和驱动翻斗车厢2倾斜翻转的驱动结构3,车身框架1位于驱动结构3位置均安装有支护结构4,支护结构4包括套盒401,套盒401靠近翻斗车厢2侧壁为敞口设置,套盒401内部滑动连接齿条杆402,套盒401位于敞口位置的内部通过第一
转轴405转动连接齿轮404,齿轮404与齿条杆402啮合,齿轮404一侧面偏离圆心位置固定连接固定块406,固定块406通过拉簧407固定连接有棘爪409,拉簧407对棘爪409具有一定拉力,齿轮404正常工作速率旋转过程中,不易让棘爪409轻松甩出,防止阻碍齿条杆402正常位于套盒401内部过程,棘爪409通过第二转轴408与齿轮404侧面转动连接,齿条杆402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与棘爪409相匹配的棘轮齿403;
[0027]当油缸本体301正常工作过程,齿条杆402位于套盒401内部进行正常移出或移进,从而带动齿轮404正常旋转转动,当油缸本体301发生爆缸过程,翻斗车厢2受到自身重力,会朝着车身框架1处发生回落,第二驱动轴304会带动齿条杆402快速回落到套盒401的内部,带动与齿条杆402啮合的齿轮404会发生高速旋转,旋转齿轮404产生离心力,将棘爪409甩出齿轮404边侧,甩出棘爪409会插入到棘轮齿403区域,限制齿条杆402位移运动,限制齿条杆402瞬间回落到套盒401的内部,整个翻斗车厢2回落过程被迫停,防止翻斗车厢2瞬间回落与车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翻式自卸车油缸,包括车身框架(1)、与车身框架(1)通过铰链转动连接翻斗车厢(2)和驱动翻斗车厢(2)倾斜翻转的驱动结构(3),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驱动结构(3)安装于车身框架(1)内部;支护结构(4);所述车身框架(1)位于驱动结构(3)位置均安装有支护结构(4),支护结构(4)包括套盒(401),套盒(401)靠近翻斗车厢(2)侧壁为敞口设置,套盒(401)内部滑动连接齿条杆(402),套盒(401)位于敞口位置的内部通过第一转轴(405)转动连接齿轮(404),齿轮(404)与齿条杆(402)啮合,齿轮(404)一侧面偏离圆心位置连接固定块(406),固定块(406)通过拉簧(407)连接有棘爪(409),棘爪(409)通过第二转轴(408)与齿轮(404)侧面转动连接,齿条杆(402)侧壁上连接有与棘爪(409)相匹配的棘轮齿(403);辅助出料结构(5),所述套盒(401)侧壁上安装有辅助出料结构(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翻式自卸车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3)包括油缸本体(301)和隔板(302),车身框架(1)内部安装有两个关于油缸本体(301)对称设置的隔板(302),油缸本体(301)的输出端通过第一驱动轴(303)与翻斗车厢(2)的底部转动连接,油缸本体(301)上外侧壁通过第二驱动轴(304)与隔板(302)转动连接,第一驱动轴(303)的一端与齿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传坤张乐元曹荣涛王俊会冯忠刚李龙
申请(专利权)人:沂水众鑫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