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车窗密封件及汽车车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5353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车用辅助零部件设备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汽车车窗密封件,包括密封条组件,密封条组件包括上密封条、下密封条和副密封条,上密封条由一号内侧板和一号外侧板组成的一号V字形基座制成,一号内侧板的底部设置有一号抵触板,一号外侧板的底部设置有外凹式的一号挂扣部,一号挂扣部的上方设置有一号压合部;下密封条由二号内侧板和二号外侧板组成的二号V字形基座制成,二号内侧板的顶部设置有二号抵触板,二号抵触板的下方设置有三号抵触板,二号外侧板的顶部设置有外凸式的二号挂扣部,二号挂扣部的下方设置有二号压合部;一号挂扣部挂设在安装框的顶部安装槽上,二号挂扣部挂设在安装框的底部安装槽上。部挂设在安装框的底部安装槽上。部挂设在安装框的底部安装槽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车窗密封件及汽车车窗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用辅助零部件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汽车车窗密封件及一种汽车车窗。

技术介绍

[0002]车窗密封条的主要作用是为了填补车身窗框和车窗玻璃之间的间隙,起到密封车内环境以及防水防尘防噪音的作用,现有的车窗密封条多嵌入玻璃的安装槽的槽口处,具体通过黏胶粘贴在车门上的方式,该种方式对黏胶的粘结度有较高的要求,长时间使用,黏胶粘合度降低,密封条容易松动,容易影响密封效果,且安装过程中,需要使用辅助按压工具,将密封条设置有黏胶的一面,紧密按压粘贴在槽口处,安装步骤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汽车车窗密封件及汽车车窗,用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汽车车窗密封件,包括密封条组件,所述密封条组件包括上密封条、下密封条和副密封条,所述上密封条设置在车窗的安装框的顶部,所述下密封条设置在所述安装框的底部,所述副密封条设置在车窗玻璃的顶部外侧壁边沿;所述上密封条由一号内侧板和一号外侧板组成的一号V字形基座制成,所述一号内侧板的底部设置有一号抵触板,所述一号外侧板的底部设置有外凹式的一号挂扣部,所述一号挂扣部的上方设置有一号压合部;所述下密封条由二号内侧板和二号外侧板组成的二号V字形基座制成,所述二号内侧板的顶部设置有二号抵触板,所述二号抵触板的下方设置有三号抵触板,所述二号外侧板的顶部设置有外凸式的二号挂扣部,所述二号挂扣部的下方设置有二号压合部;所述一号挂扣部挂设在所述安装框的顶部安装槽上,所述二号挂扣部挂设在所述安装框的底部安装槽上。
[0005]在该技术方案中,密封条组件由上密封条、下密封条和副密封条组成,其中上密封条设置在安装框的顶部,下密封条设置在安装框的底部,副密封条设置在车窗玻璃的顶部,达到了在上密封条、下密封条的密封作用的同时,通过副密封条的设置,达到双重密封的目的,有效提高了密封效果;而且,上密封条上设置有一号挂扣部,下密封条上设置有二号挂扣部,使得上密封条能够通过一号挂扣部挂设在安装框上,下密封条能够通过以二号挂扣部挂设在安装框上,有效取代了通过黏胶或者单一的中空支撑槽的设置,将密封条安装在车窗玻璃的安装框上,使得密封条组件整体,在保证密封能效的同时,安装步骤较为简单,便于安装与拆卸。
[0006]进一步地,所述副密封条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卡合条,所述一号抵触板与所述车窗玻璃接触的侧壁上设置有卡合所述卡合条的一号卡槽。
[0007]进一步地,所述二号抵触板与所述车窗玻璃接触的侧壁上设置有卡合所述卡合条的二号卡槽。
[0008]在该技术方案中,副密封条上的卡合条能够卡合在一号卡槽内,能够避免晃动,有效增强了密封条组件的密封性和稳定性,同上所述,二号抵触板上的二号卡槽也用于卡合卡合条,保持密封条组件的稳定性。
[0009]进一步地,所述三号抵触板倾斜设置在所述二号内侧板的侧壁上,所述三号抵触板的内侧壁与所述二号内侧板的外侧壁之间设置有一号导水槽。
[0010]在该技术方案中,三号抵触板与二号内侧板之间形成有一号导水槽,便于导出三号抵触板从车窗玻璃上刮下的雨水。
[0011]进一步地,所述一号内侧板与所述一号外侧板之间设置有二号导水槽。
[0012]在该技术方案中,一号内侧板与一号外侧板之间的二号导水槽,一方面能够提供弹性和支撑力,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导出积水。
[0013]进一步地,所述二号内侧板与所述二号外侧板之间设置有三号导水槽。
[0014]在该技术方案中,二号内侧板与二号外侧板之间的三号导水槽,一方面能够提供弹性和支撑力,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导出积水。
[0015]进一步地,所述三号抵触板与所述车窗玻璃接触的侧壁上设置有吸水层。
[0016]在该技术方案中,吸水层可用吸水布料制成,能够擦除车窗玻璃上的水渍。
[0017]进一步地,所述二号外侧板的底部设置有安装轨道,所述二号内侧板的底部设置有卡合在所述安装轨道内的安装条。
[0018]在该技术方案中,安装轨道用于卡合安装条,使得用户能够通过将安装条卡入安装轨道内,将二号内侧板安装在二号外侧板上,由于二号内侧板与车窗玻璃的摩擦较多,安装轨道和安装条的设置,便于单独更换二号内侧板,有效减少了更换成本。
[0019]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汽车车窗,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汽车车窗密封件。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1](1)密封条组件由上密封条、下密封条和副密封条组成,上密封条设置在安装框的顶部,下密封条设置在安装框的底部,副密封条设置在车窗玻璃的顶部,在上密封条、下密封条的密封作用的同时,通过副密封条的设置,达到双重密封的目的,有效提高了密封效果;
[0022](2)上密封条上设置有一号挂扣部,下密封条上设置有二号挂扣部,使得上密封条能够通过一号挂扣部挂设在安装框上,下密封条能够通过以二号挂扣部挂设在安装框上,有效取代了通过黏胶或者单一的中空支撑槽的设置,将密封条安装在车窗玻璃的安装框上,使得密封条组件整体,在保证密封能效的同时,安装步骤较为简单,便于安装与拆卸。
附图说明
[0023]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汽车车窗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基于图1的一号V字形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基于图1的二号V字形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基于图1的副密封条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二号V字形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8]其中,附图中的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
[0029]101、上密封条;102、下密封条;103、副密封条;104、车窗玻璃;105、安装框;106、一
号内侧板;107、一号外侧板;108、一号抵触板;109、一号挂扣部;110、一号压合部;111、二号内侧板;112、二号外侧板;113、二号抵触板;114、三号抵触板;115、二号挂扣部;116、二号压合部;117、卡合条;118、一号卡槽;119、二号卡槽;120、一号导水槽;121、二号导水槽;122、三号导水槽;123、吸水层;124、安装轨道;125、安装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描述对本专利技术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关于附图结构的描述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0031]以下结合图1至图5对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0032]实施例1:
[0033]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车窗密封件,包括密封条组件,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车窗密封件,包括密封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条组件包括上密封条、下密封条和副密封条,所述上密封条设置在车窗的安装框的顶部,所述下密封条设置在所述安装框的底部,所述副密封条设置在车窗玻璃的顶部外侧壁边沿;所述上密封条由一号内侧板和一号外侧板组成的一号V字形基座制成,所述一号内侧板的底部设置有一号抵触板,所述一号外侧板的底部设置有外凹式的一号挂扣部,所述一号挂扣部的上方设置有一号压合部;所述下密封条由二号内侧板和二号外侧板组成的二号V字形基座制成,所述二号内侧板的顶部设置有二号抵触板,所述二号抵触板的下方设置有三号抵触板,所述二号外侧板的顶部设置有外凸式的二号挂扣部,所述二号挂扣部的下方设置有二号压合部;所述一号挂扣部挂设在所述安装框的顶部安装槽上,所述二号挂扣部挂设在所述安装框的底部安装槽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窗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密封条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卡合条,所述一号抵触板与所述车窗玻璃接触的侧壁上设置有卡合所述卡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世超冷国阳杨兴锦杨万里陈宗健林芳如潘世康侯远瑞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