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腰椎正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5313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腰椎正骨装置,包括正骨椅,正骨椅上设有供患者骑坐的支撑平面,支撑平面包括与患者臀部对应的臀部放置区,臀部放置区靠近患者裆部的一侧设有条形挡板,条形挡板沿垂直于人体矢状面的方向水平延伸,条形挡板凸出于支撑平面并抵近患者裆部,且其两端分别支撑在患者大腿内侧面上,并与患者大腿内侧面相贴合,正骨椅上对应患者脚部的位置处还设有用于固定患者脚部的固定机构,通过条形挡板凸出于支撑平面并抵近患者裆部,且其两端分别支撑在患者大腿内侧面上,充分对患者骨盆、大腿的定位,以保证在旋转患者上身的过程中,患者骨盆和大腿位置不变,保证了对错位关节进行复位的效果。复位的效果。复位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腰椎正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腰椎正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系治疗腰椎错位的一种手法,其传统手法要求患者端坐于方凳上,助手用双腿夹持患者大腿,双脚夹持患者双脚,双手按压患者大腿上部,手法的基础是通过助手固定患者骨盆以下部位,从而施术者通过旋转患者上身并配合手部动作对错位关节进行复位。整个复位过程需要助手的配合,两人协作完成项目,这种方式极大的限制了临床医生进行腰椎整脊复位的治疗过程。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治疗设备,能够将助手解放出来,将原来的两人协作完成项目变成单人可独立完成项目,才能够降低临床医生进行腰椎整脊复位的限制。
[0003]例如专利文件CN211272031U公开了一种正骨复位手法椅,其腿部固定装置的内护件、上护件和外护件构成“n”字形的固定腿部机构,左右两个腿部固定装置,稳定套住患者的双腿于手法椅上,内护件向上垂直、稍向后倾斜防止身体前移,两个内护件向前成“八”字形,与腿同向斜开,双腿与软垫大面积接触,受力更强更舒适,但是其侧重点在于将腿部与内护件、外护件、上护件和下护件接触,从上、下、左、右多方位稳定套住使用者的腿部,尤其是小腿部位,固定两腿,两腿不易随身体左右上下晃动。但是其并不能有效使得患者骨盆和大腿处的固定,不可避免的影响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腰椎正骨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通过条形挡板凸出于支撑平面并抵近患者裆部,且其两端分别支撑在患者大腿内侧面上,充分对患者骨盆、大腿的定位,以保证在旋转患者上身的过程中,患者骨盆和大腿位置不变,保证了对错位关节进行复位的效果。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腰椎正骨装置,包括正骨椅,所述正骨椅上设有供患者骑坐的支撑平面,所述支撑平面包括与患者臀部对应的臀部放置区,所述臀部放置区靠近患者裆部的一侧设有条形挡板,所述条形挡板沿垂直于人体矢状面的方向水平延伸,所述条形挡板凸出于所述支撑平面并抵近患者裆部,且其两端分别支撑在患者大腿内侧面上,并与患者大腿内侧面相贴合,所述正骨椅上对应患者脚部的位置处还设有用于固定患者脚部的固定机构。
[0006]优选的,所述条形挡板的端面呈与患者大腿内侧面相贴合的斜面状结构,所述端面平行于患者大腿分开后其内侧面的延伸方向。
[0007]优选的,所述端面呈与患者大腿内侧面相适配的弧面状结构。
[0008]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为成对位于地面上且供患者脚部伸入后固定的脚部固定套,各所述脚部固定套位于所述条形挡板远离患者裆部的一侧,且各所述脚部固定套沿垂直于人体矢状面的方向位于所述条形挡板的两侧。
[0009]优选的,所述脚部固定套包括固定在所述正骨椅的支腿上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用于套紧患者脚部的脚套。
[0010]优选的,所述正骨椅包括成对设置的前支腿,各所述前支腿沿垂直于人体矢状面的方向固定在所述正骨椅的两侧,且所述前支腿由上至下朝远离所述条形挡板的方向倾斜延伸,所述固定板安装在对应的所述前支腿上。
[0011]优选的,所述正骨椅还包括成对设置的后支腿,各所述后支腿沿垂直于人体矢状面的方向固定在所述正骨椅的两侧,且所述后支腿沿竖直方向延伸。
[0012]优选的,所述条形挡板上设有竖直延伸且供患者双手环抱的伸缩架,所述伸缩架的底部转动连接在所述条形挡板上,且其转动轴线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伸缩架的顶部朝远离所述臀部放置区一侧弯曲。
[0013]优选的,所述伸缩架上固定有用于托举患者上半身的托架,所述托架环绕在患者胸部外周侧,并支撑在患者胳膊上臂或者腋窝下方。
[0014]优选的,所述条形挡板靠近患者裆部的侧面呈由下至上逐渐远离患者端部的斜面状结构,所述伸缩架连接在所述条形挡板顶部位置处。
[0015]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0016]第一,通过设置条形挡板,其凸出于支撑平面并抵近患者裆部,并支撑在患者大腿的内侧面上,一方面,使得患者的两大腿夹持在条形挡板两端,形成三角形支撑结构,且条形挡板抵紧患者裆部,使得患者的两大腿充分分开,受条形挡板的限制作用,在治疗过程中能够保证患者大腿和骨盆部位不再移动,再将患者脚部固定完成后,那么施术者通过旋转患者上身并配合手部动作对错位关节进行复位时,不会受到大腿和骨盆再移动的影响,保证了错位关节复位的有效性,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主要是对小腿和脚部进行支撑,不可避免的容易造成在转动患者上身时骨盆和大腿的移动,导致治疗效果大打折扣,另一方面,条形挡板抵紧患者裆部,使得患者的两大腿充分分开,使得患者的大腿无论是朝内侧夹紧方向或者朝外侧分开方向均不能够再移动,进一步再对脚部进行固定即可,无需再采用其他的绑缚机构等对大腿或小腿外侧进行固定,即,避免了采用现有技术中内护件、外护件、上护件和下护件接触,从上、下、左、右多方位稳定套住使用者的腿部,导致整个装置结构复杂,徒增制作成本。
[0017]第二,条形挡板的端面呈与患者大腿内侧面相贴合的斜面状结构,端面平行于患者大腿分开后其内侧面的延伸方向,通过将条形挡板的端面设置呈斜面状结构,使得患者大腿的内侧面与条形挡板相适配,避免在条形挡板充分将患者大腿分开时,导致条形挡板对大腿的支撑带来不舒适的触感。
[0018]第三,端面呈与患者大腿内侧面相适配的弧面状结构,进一步使得患者大腿的内侧面与条形挡板端面的适配性,即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舒适性。
[0019]第四,固定机构为成对位于地面上且供患者脚部伸入后固定的脚部固定套,各脚部固定套位于条形挡板远离患者裆部的一侧,且各脚部固定套沿垂直于人体矢状面的方向位于条形挡板的两侧,通过设置两个脚部固定套,在使用时直接将脚部伸入脚步固定套内,即可完成对脚部的固定,无需再对脚部进行绑缚等,简单有效,提高了治疗效率,且避免了通过绑缚等方式固定脚部,导致患者的舒适度降低。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正骨椅的轴测图一;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正骨椅的轴测图二;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正骨椅设置支撑架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4]其中,1

正骨椅、2

臀部放置区、3

条形挡板、4

固定机构、5

绑带、6

端面、7

前支腿、8

后支腿、9

伸缩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腰椎正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正骨椅,所述正骨椅上设有供患者骑坐的支撑平面,所述支撑平面包括与患者臀部对应的臀部放置区,所述臀部放置区靠近患者裆部的一侧设有条形挡板,所述条形挡板沿垂直于人体矢状面的方向水平延伸,所述条形挡板凸出于所述支撑平面并抵近患者裆部,且其两端分别支撑在患者大腿内侧面上,并与患者大腿内侧面相贴合,所述正骨椅上对应患者脚部的位置处还设有用于固定患者脚部的固定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椎正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挡板的端面呈与患者大腿内侧面相贴合的斜面状结构,所述端面平行于患者大腿分开后其内侧面的延伸方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腰椎正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面呈与患者大腿内侧面相适配的弧面状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腰椎正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为成对位于地面上且供患者脚部伸入后固定的脚部固定套,各所述脚部固定套位于所述条形挡板远离患者裆部的一侧,且各所述脚部固定套沿垂直于人体矢状面的方向位于所述条形挡板的两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腰椎正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脚部固定套包括固定在所述正骨椅的支腿上的固定板,所述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跃刘鑫源刘罡王太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