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额托护脸气囊的诊疗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6911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6 1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理疗器械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额托护脸气囊的诊疗椅,包括座椅、设于所述座椅两侧的扶手、活动装配于所述扶手的额托板、装配于所述额托板且用于支撑用户头部的气囊本体、及设于所述扶手中且与所述气囊本体连通的气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具有额托护脸气囊的诊疗椅将气囊本体置于额托板上方,气囊本体可以用于支撑用户头部为用户带来舒适的使用体验,增大与用户头部的接触面积同时提供柔软的触感,避免额托板对用户头部的作用力都集中在一点导致用户感到不适,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诊疗椅的额托板的使用舒适性差的技术问题。的额托板的使用舒适性差的技术问题。的额托板的使用舒适性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额托护脸气囊的诊疗椅


[0001]本技术涉及理疗器械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额托护脸气囊的诊疗椅。

技术介绍

[0002]诊疗椅是在病理检查或手术中常见的一种医疗器械。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现阶段对电动诊疗椅的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便于配合医护人员对病患进行检查或治疗。
[0003]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针灸诊疗床椅,包括底座、坐垫、背板以及腿板,所述坐垫的一侧与所述背板转动连接,所述坐垫的另一相对侧与所述腿板转动连接,还包括位于所述坐垫两侧的扶手结构,所述扶手结构中设置有腔体,所述扶手结构上设置有连通所述腔体的开口结构,所述开口结构自所述扶手结构的上部延伸至扶手结构的前侧,所述腔体中安装有支撑臂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支撑臂旋转伸出所述开口结构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支撑臂的一端与所述腔体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端与支撑臂与所述腔体侧壁转动连接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支撑臂的另一端转动安装有额托板。该方案的额托板为用户提供额部的支撑,使用户可以将头部靠在额托板上实现趴坐的姿势,满足不同理疗姿势的需求。
[0004]然而现有技术的额托板没有针对人体头部作相应的舒适性设计,额托板与人体头部的接触面为平面,用户头部靠在额托板上的接触面较小会导致作用力集中在一点,用户的头部若长时间靠在额托板上,会为用户的头部带来极大的不适,导致用户的体验不佳,存在额托板的使用舒适性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额托板的使用舒适性差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具有额托护脸气囊的诊疗椅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具有额托护脸气囊的诊疗椅,包括座椅、设于所述座椅两侧的扶手、活动装配于所述扶手的额托板、装配于所述额托板且用于支撑用户头部的气囊本体、及设于所述扶手中且与所述气囊本体连通的气泵;所述额托板相对所述扶手在收纳位置和使用位置之间活动;在所述额托板处于收纳位置,所述额托板和所述气囊本体置于所述扶手内;在所述额托板处于使用位置,座椅两侧所述额托板相拼接在同一水平高度并置于所述座椅前,且所述气囊本体置于所述额托板上方。
[0008]本技术的一种具有额托护脸气囊的诊疗椅,活动装配于扶手的额托板相对扶手在收纳位置和使用位置之间活动,满足诊疗椅不同理疗姿势的需求;在使用位置,两侧额托板相拼接在同一水平高度并置于座椅前,且气囊本体置于额托板上方,气囊本体可以用于支撑用户头部为用户带来舒适的使用体验,增大与用户头部的接触面积同时提供柔软的触感,避免额托板对用户头部的作用力都集中在一点导致用户感到不适,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诊疗椅的额托板的使用舒适性差的技术问题。
[0009]进一步地,所述气囊本体包括用于支撑用户额头的护额部,所述护额部与所述额托板贴合;在使用位置,两侧所述护额部在所述额托板上方相拼接。设置两侧护额部在使用位置时相拼接,减少两侧护额部的间距,避免间距过大导致对用户头部起不到支撑效果,增强对用户头部支撑的稳定性。
[0010]进一步地,在所述额托板处于使用位置,所述护额部靠近所述座椅的一侧设有弧形缺口,座椅两侧所述护额部拼接时,两侧的所述弧形缺口相拼接形成用于呈放用户鼻部和嘴部的容纳口。设置两侧弧形缺口相拼接形成用于呈放用户鼻部和嘴部的容纳口,便于用户将鼻部和嘴部放入容纳口,对脸部形成限位,为用户提供准确的支撑位置。
[0011]进一步地,所述气囊本体还包括与所述护额部相连接的护脸部,所述气囊本体充满气后,所述护脸部可贴合用户脸部侧面。设置气囊本体充满气后护脸部可贴合用户脸部侧面,对用户脸部起到保护和限位的效果,避免进行理疗过程中用户头部发生转动。
[0012]进一步地,所述扶手中设有容纳槽,所述扶手设有连通所述容纳槽的开口,所述开口自所述扶手的上部延伸至扶手的前侧,所述额托板和所述扶手之间设有支撑臂,所述支撑臂一端与所述容纳槽侧壁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额托板转动连接,所述额托板可相对所述支撑臂旋转展开成水平状置于所述座椅前、或收纳于所述支撑臂一侧以使支撑臂可转动通过所述开口进入所述容纳槽内。设置支撑臂一端与容纳槽侧壁转动连接,使支撑臂可以通过转动通过开口收纳在扶手内;设置支撑臂另一端与额托板转动连接,实现额托板可相对支撑臂旋转展开成水平状置于座椅前、或收纳于支撑臂一侧以使支撑臂可转动通过开口进入容纳槽内,具有结构紧凑,易于操作的优点。
[0013]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臂靠近设有额托板的一侧设有用于保持所述额托板位于收纳位置的起始限位台和用于保持所述额托板位于使用位置的终止限位台,所述额托板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随着所述额托板转动并选择性地抵靠于所述起始限位台或所述终止限位台。设置起始限位台使额托板保持位于收纳位置,设置终止限位台使额托板保持位于使用位置,额托板通过限位凸起随着额托板转动可以选择性地抵靠于起始限位台或终止限位台实现在使用位置和收纳位置之间的切换,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
[0014]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臂内设有用于驱动所述额托板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额托板连接于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设置驱动装置驱动额托板相对支撑臂转动,使诊疗椅更加自动化。
[0015]进一步地,所述额托板设有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臂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内设有相连通的进气管道和出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径向设于所述转动轴,所述出气管道与所述气囊本体连通;所述支撑臂内设有与所述气泵连通的充气管道,在使用位置,所述进气管道与所述充气管道连通;在收纳位置,所述充气管道与所述充气管道不连通。将气泵与气囊本体连通的充气通道设置在额托板与支撑臂之间的转动连接处,使整体结构更加紧凑;由于进气管道径向设于转动轴,转动轴可以通过转动改变气泵与气囊本体的连通状态,设置在使用位置时进气管道与充气管道连通,而在收纳位置时充气管道与充气管道不连通,使气泵只能在使用位置对气囊本体实施充气或抽气操作,限制使用需求与使用位置对应,避免气囊本体收纳在扶手内误操作气泵,使用逻辑更加合理。
[0016]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轴与所述支撑臂之间设有轴承。设置轴承使转动轴与支撑臂转动更加平滑稳定。
[0017]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轴外侧套设有一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沿所述转动轴轴向分别设于所述进气管道入口处的两侧。设置一组密封圈沿转动轴轴向分别设于进气管道入口处的两侧,保证进气管道入口的气密性。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本技术的一种具有额托护脸气囊的诊疗椅将气囊本体置于额托板上方,气囊本体可以用于支撑用户头部为用户带来舒适的使用体验,增大与用户头部的接触面积同时提供柔软的触感,避免额托板对用户头部的作用力都集中在一点导致用户感到不适,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诊疗椅的额托板的使用舒适性差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实施例一的一种具有额托护脸气囊的诊疗椅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额托护脸气囊的诊疗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100)、设于所述座椅(100)两侧的扶手(200)、活动装配于所述扶手(200)的额托板(300)、装配于所述额托板(300)且用于支撑用户头部的气囊本体(400)、及设于所述扶手(200)中且与所述气囊本体(400)连通的气泵;所述额托板(300)相对所述扶手(200)在收纳位置和使用位置之间活动;在所述额托板(300)处于收纳位置,所述额托板(300)和所述气囊本体(400)置于所述扶手(200)内;在所述额托板(300)处于使用位置,座椅(100)两侧所述额托板(300)相拼接在同一水平高度并置于所述座椅(100)前,且所述气囊本体(400)置于所述额托板(300)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额托护脸气囊的诊疗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本体(400)包括用于支撑用户额头的护额部(410),所述护额部(410)与所述额托板(300)贴合;在使用位置,两侧所述护额部(410)在所述额托板(300)上方相拼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额托护脸气囊的诊疗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额托板(300)处于使用位置,所述护额部(410)靠近所述座椅(100)的一侧设有弧形缺口(420),座椅(100)两侧所述护额部(410)拼接时,两侧的所述弧形缺口(420)相拼接形成用于呈放用户鼻部和嘴部的容纳口(42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额托护脸气囊的诊疗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本体(400)还包括与所述护额部(410)相连接的护脸部(430),所述气囊本体(400)充满气后,所述护脸部(430)可贴合用户脸部侧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额托护脸气囊的诊疗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200)中设有容纳槽,所述扶手(200)设有连通所述容纳槽的开口,所述开口自所述扶手(200)的上部延伸至扶手(200)的前侧,所述额托板(300)和所述扶手(200)之间设有支撑臂(500),所述支撑臂(500)一端与所述容纳槽侧壁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俊虹王频万方前陈彬彬刘朝起郑光燕景向红余曙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新黄埔中医药联合创新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