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射频传感器以及穴位状态监测设备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射频传感器以及穴位状态监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2840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31
本案属于射频传感的技术领域,涉及射频传感技术在穴位监测方面的应用;针对现有技术在穴位监测上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射频传感器以及穴位状态监测设备;其中,射频传感器包括交叉指电容架构以及与所述交叉指电容架构连接的端口;所述交叉指电容架构用于从所述端口获得射频信号,产生覆盖预设的目标区域的射频电场,感应所述目标区域的介电特性;设备包括网络分析仪以及前述射频传感器;本案能够实现便捷的穴位测量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射频传感的,还涉及射频传感技术在穴位监测方面的应用;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射频传感器以及穴位状态监测设备


技术介绍

1、穴位监测是中医学中的重要技术,用于定位和监测人体上特定穴位的状态和反应。传统的穴位监测技术主要依赖于医师的手感和经验,存在主观性和不确定性。因而利用传统的中医经络理论与现代医学知识进行结合,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人体的经脉生物信息进行检测,从而为中医临床提供诊断数据支撑是十分必要的。

2、穴位从正常状态到疾病时的激活状态,会出现不同的对应性反应,即“穴位敏化”,敏化是穴位功能态的体现,此时穴位的功能强弱和范围大小发生变化。人体在疾病状态下穴位会出现敏化现象,且至今发现已有循环、呼吸、消化等系统的100多种器质性和功能性病变被观察到不同形式的敏化穴位,如颈椎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功能性消化不良﹑冠心病等,常见形式有痛敏、热敏、力敏、形敏、热敏等,重视和应用敏化特征即反应性,是提高针灸疗效的关键之一。

3、现有的穴位传感器基本都是基于穴位的敏化特性而设计的。如公开日为2020-10-27,公开号为cn211749605u的中国技术专利:一种用于穴位敏化辅助检测的柔性可穿戴集成传感器,基于穴位的热敏化特性,通过检测艾热后穴位的温度变化来对穴位状态进行检测;但检测过程复杂,需要对穴位进行艾热刺激,对使用者有刺激,易产生不适感。又如公开日为2021-12-21,公开号为cn215227604u的中国技术专利:穿戴式穴位敏化辅助传感器,其基于穴位的电敏化特性,主要是通过在穴位周围施加微弱电流,测量穴位周围组织的电阻值来判断穴位位置和状态;然而,由于测量部位为人的表皮组织,个体皮肤状况的差异对电阻值有一定影响,造成传感器对电阻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存在一定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局限性,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射频传感器,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2、一种射频传感器,包括交叉指电容架构以及与所述交叉指电容架构连接的端口;所述交叉指电容架构用于从所述端口获得射频信号,产生覆盖预设的目标区域的射频电场,感应所述目标区域的介电特性。

3、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案提供的射频传感器利用了一种交叉指电容架构来实现射频电场的发射、传播以及对目标区域介电特性的感应;该射频传感器结构精巧且具备很强的可拓展性;在使用过程中操作简单,感应面积大,探测灵敏度以及检测精度高;将该射频传感器应用在穴位状态监测时,能够无需对人体施加如艾热或外接电流等其它外部条件,对被测者刺激小,更加安全和舒适。

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交叉指电容架构包括金属层以及设于所述金属层之间、作为支撑结构的电路板板材层;所述金属层的数量为两个或以上;

5、至少一个金属层中设有交叉指结构以及微带线;

6、至少一个交叉指结构中设有一对导体;所述导体分别设有若干指部;所述指部用于感应所述目标区域的介电特性;所述导体之间的指部交错间隔;

7、所述微带线连接所述导体;所述端口连接所述微带线。

8、进一步的,所述交叉指电容架构的数量为一个或以上;若所述交叉指电容架构的数量不止一个,所述交叉指电容架构根据所述目标区域的结构或/和检测频率在三维结构上进行拓展。

9、更进一步的,若所述交叉指电容架构的数量不止一个,所述交叉指电容架构以相互堆叠方式集成为一体;相邻的交叉指电容架构之间以电路板板材层进行分隔。

10、进一步的,所述交叉指电容架构还设有用于实现所述金属层之间连通的穿孔结构。

11、更进一步的,所述穿孔结构设于所述指部与所述导体之间的连接位置。

12、进一步的,所述交叉指电容架构还设有用于实现所述金属层之间连通的穿孔结构,所述穿孔结构设于所述交叉指电容架构的拓展侧。

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交叉指结构的数量以及各交叉指结构的指部的数量根据所述目标区域的结构或/和检测频率来确定;若在同一个金属层中,所述交叉指结构的数量不止一个,所述交叉指结构之间通过微带线连接。

14、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以下内容:

15、一种穴位状态监测设备,包括网络分析仪以及如前述的射频传感器所述网络分析仪连接所述射频传感器的端口;所述网络分析仪用于产生射频信号,检测所述射频传感器的散射参数。

16、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案将使用了基于交叉指电容的射频传感器以及射频传感技术替代了传统的测量电敏化特征的传感器,通过穴位的介电谱特征,一方面排除了被测者表皮状况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另一方面还可以实现通过调整射频信号的频率以穿透不同深度的人体组织,从而探测穴位的内部变化,感应面积大,探测灵敏度以及检测精度高;测量过程操作简单、方便快捷,易于使用者学习和操作规范化;且无需对人体施加如艾热或外接电流等其它外部条件,对被测者刺激小,更加安全和舒适。

1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将所述射频传感器布置在预设的目标人体部位,完成所述射频传感器与所述网络分析仪的连接之后,所述穴位状态监测设备通过以下方式对所述目标人体部位中的穴位状态进行监测:

18、s1,启动所述网络分析仪,根据预设的信号频率,向所述射频传感器传输射频信号,使所述射频传感器产生覆盖所述目标人体部位的射频电场;对所述射频传感器的散射参数进行检测;

19、s2,通过将所述步骤s1的检测结果与所述射频传感器的原始散射参数进行比较,判断所述目标人体部位中的穴位是否存在穴位敏化的情况。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射频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交叉指电容架构以及与所述交叉指电容架构连接的端口;所述交叉指电容架构用于从所述端口获得射频信号,产生覆盖预设的目标区域的射频电场,感应所述目标区域的介电特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指电容架构包括金属层(1)以及设于所述金属层(1)之间、作为支撑结构的电路板板材层(2);所述金属层(1)的数量为两个或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射频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指电容架构的数量为一个或以上;若所述交叉指电容架构的数量不止一个,所述交叉指电容架构根据所述目标区域的结构或/和检测频率在三维结构上进行拓展。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射频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若所述交叉指电容架构的数量不止一个,所述交叉指电容架构以相互堆叠方式集成为一体;相邻的交叉指电容架构之间以电路板板材层(2)进行分隔。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射频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指电容架构还设有用于实现所述金属层(1)之间连通的穿孔结构(3)。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射频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结构(3)设于所述指部(12)与所述导体(11)之间的连接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射频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指电容架构还设有用于实现所述金属层(1)之间连通的穿孔结构(3),所述穿孔结构(3)设于所述交叉指电容架构的拓展侧。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射频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指结构的数量以及各交叉指结构的指部(12)的数量根据所述目标区域的结构或/和检测频率来确定;若在同一个金属层(1)中,所述交叉指结构的数量不止一个,所述交叉指结构之间通过微带线(13)连接。

9.一种穴位状态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网络分析仪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射频传感器;所述网络分析仪连接所述射频传感器的端口;所述网络分析仪用于产生射频信号,检测所述射频传感器的散射参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穴位状态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射频传感器布置在预设的目标人体部位,完成所述射频传感器与所述网络分析仪的连接之后,所述穴位状态监测设备通过以下方式对所述目标人体部位中的穴位状态进行监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射频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交叉指电容架构以及与所述交叉指电容架构连接的端口;所述交叉指电容架构用于从所述端口获得射频信号,产生覆盖预设的目标区域的射频电场,感应所述目标区域的介电特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指电容架构包括金属层(1)以及设于所述金属层(1)之间、作为支撑结构的电路板板材层(2);所述金属层(1)的数量为两个或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射频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指电容架构的数量为一个或以上;若所述交叉指电容架构的数量不止一个,所述交叉指电容架构根据所述目标区域的结构或/和检测频率在三维结构上进行拓展。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射频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若所述交叉指电容架构的数量不止一个,所述交叉指电容架构以相互堆叠方式集成为一体;相邻的交叉指电容架构之间以电路板板材层(2)进行分隔。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射频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指电容架构还设有用于实现所述金属层(1)之间连通的穿孔结构(3)。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华杰聂泽东陈子瑄敖鹏飞刘宇航李景振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新黄埔中医药联合创新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