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温度响应型超薄外壳的脂质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温度响应型超薄外壳的脂质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022801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温度响应型超薄外壳的脂质胶囊的制备方法和产品及应用,公开了一种利用超薄水凝胶外壳包裹凝胶油脂来制备温度智能响应的脂质胶囊,用凝胶能力较强的高熔点脂质作为凝胶因子分散进液态植物油中形成具有致密网络的油凝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引入高熔点脂质,利用其强的持油能力,与液体油形成三维结晶网络结构固定住液油形成油凝胶对脂溶性活性物进行第一层保护,提升液态植物油的缓释性能。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通用性,普遍适用于固体脂质制备油凝胶对脂溶性活性物进行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个人护理,具体涉及到一种以同轴共挤出微流体装置制备得到具有高载量且温度响应的超薄外壳脂质胶囊的制备方法和产品及应用。


技术介绍

1、脂溶性活性物成分种类多样,主要包括:不饱和脂肪酸(如epa、dha)、类胡萝卜素(如β-胡萝卜素、虾青素)、疏水性多酚(如白藜芦醇、槲皮素)、疏水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e)等,这些脂溶性活性成分在功能食品及个人护理品等领域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2、然而,脂溶性活性物水溶性差,利用率低,相对易挥发、易氧化分解,稳定性较差,极大限制其应用价值。凝胶油脂是利用少量凝胶因子通过结晶或自组装的方式,将液态油脂束缚在一定的网络结构中,使其失去流动性,从而呈现出半固态的粘弹性体系。凝胶油脂有多种构建方式,其中结晶是最直接简单的方法。

3、此外,结晶性型凝胶油脂,具有致密的结晶结构,因此能有效地隔绝氧气和水分子,且具有温度响应,可为脂溶性活性物质提供致密保护网络的同时且可温度智能响应。天然蜡被证明是最有效的结晶因子之一,可用于改善固体脂肪结构,具有较强的油结合能力。当将蜡分散在油中时,蜡通过结晶的方式捕捉液体油,在非共价键的弱相互作用下,聚集产生晶体形成一维的针状、线状、带状聚集体,继而相互联结聚集形成三维网络结构,阻止亲脂性液体的流动,使整个体系凝胶化。

4、由于凝胶油脂水溶性和稳定性差,极大的限制了其在活性物载体方面的应用,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优化。胶囊技术是包埋活性物质的一种常见手段,是一种以聚合物质为壁材,包埋小的液体、固体、气体物质,制备具有核壳包封结构物质的技术。近年来,常采用乳液模板法来制备多孔海藻酸钙胶囊,此方法主要利用一锅法油水两相来产生油包水的海藻酸钙滴液进而产生胶囊,对脂溶性活性物的包载率不高且无法精准控制尺寸;另外,一些用化学方法制备微胶囊比如界面聚合法和原为聚合法,其反应条件条件苛刻,不易生产且粒径不均一。所以,寻求高载量、超稳定的脂溶性活性物载体,且可精准控制尺寸及组分分布的脂质胶囊对于功能食品和个人护理领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2、鉴于上述和/或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

3、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温度响应型超薄外壳的脂质胶囊的制备方法。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温度响应型超薄外壳的脂质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

5、将高熔点脂质溶解在液体植物油中,加入脂溶性活性物,加热熔化,室温下冷却,得油凝胶样品,为内部流体;

6、将海藻酸钠、乳化剂加入去离子水中,室温下搅拌融化,得外部流体;

7、向同轴共挤出微流控装置中分别注入内部流体和外部流体,设置流速,加热内部流体,形成o/w液滴;

8、将o/w液滴滴入相距一定高度的氯化钙溶液中,交联,即得温度响应型超薄外壳的脂质胶囊。

9、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将高熔点脂质溶解在液体植物油中,其中,高熔点脂质为米糠蜡rbw、葵花籽蜡sfw、小烛树蜡clw、巴西棕榈蜡cw、蜂蜡bw、棕榈仁油pko、棕榈仁硬脂分提物pks、椰子油cno、棕榈油po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液体植物油为山茶油、橄榄油、花生油、葵花籽油、菜籽油、亚麻油、鱼油、玉米油中的一种或几种。

10、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加入脂溶性活性物,其中,脂溶性活性物为epa、dha、β-胡萝卜素、虾青素如白藜芦醇、香芹酚、维生素a、维生素e、辅酶q10中的一种或几种。

11、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高熔点脂质、液体植物油与脂溶性活性物的质量比为99:1~97:3。

12、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将海藻酸钠、乳化剂加入去离子水中,其中,乳化剂为吐温、蔗糖酯中的至少一种;海藻酸钠、乳化剂与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2.5:0.5~2:97。

13、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设置流速,其中,外相流速为100~300μl/min,内相流速为15~120μl/min。

14、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加热内部流体,其中,加热温度为80~85℃。

15、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将o/w液滴滴入相距一定高度的氯化钙溶液中,交联,其中,氯化钙溶液的质量为1~5wt%,wt%为占溶液总重量的重量百分比;氯化钙溶液需用加热垫加热,加热垫电压为120~130v;一定高度为8~12cm,交联时间为0.5~2h。

16、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温度响应型超薄外壳的脂质胶囊。

17、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温度响应型超薄外壳的脂质胶囊在功能食品和个人护理中的应用。

18、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

19、(1)本专利技术通过引入高熔点脂质,利用其强的持油能力,与液体油形成三维结晶网络结构固定住液油形成油凝胶对脂溶性活性物进行第一层保护,提升液态植物油的缓释性能。

20、(2)本专利技术通过同轴共挤出微流体装置制备脂质胶囊,对油脂进行二次包裹,提高了胶囊的生物相容性,进一步提升了脂溶性活性物的缓释性能。该方法能精准调控尺寸、壁厚,实现组分精准定位,能高效、稳定包载脂溶性活性物,随后进一步风干得到超薄外壳脂质胶囊。

21、(3)当温度高于高熔点脂质熔点时,脂质胶囊的内核脂质结晶网络会崩塌,水凝胶珠在外界环境变化作用下会引起凝胶结构的变化,从而缓慢释放出包埋的油脂。该方法制备得到的超薄外壳脂质胶囊具有温度响应和缓释性能。

22、(4)本专利技术具有通用性,普遍适用于固体脂质制备油凝胶对脂溶性活性物进行保护。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温度响应型超薄外壳的脂质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高熔点脂质溶解在液体植物油中,其中,高熔点脂质为米糠蜡RBW、葵花籽蜡SFW、小烛树蜡CLW、巴西棕榈蜡CW、蜂蜡BW、棕榈仁油PKO、棕榈仁硬脂分提物PKS、椰子油CNO、棕榈油PO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液体植物油为山茶油、橄榄油、花生油、葵花籽油、菜籽油、亚麻油、鱼油、玉米油中的一种或几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入脂溶性活性物,其中,脂溶性活性物为EPA、DHA、β-胡萝卜素、虾青素如白藜芦醇、香芹酚、维生素A、维生素E、辅酶Q10中的一种或几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熔点脂质加液体植物油与脂溶性活性物的质量比为99:1~97: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海藻酸钠、乳化剂加入去离子水中,其中,乳化剂为吐温、蔗糖酯中的至少一种;海藻酸钠、乳化剂与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2.5:0.5~2:97。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流速,其中,外相流速为100~300μL/min,内相流速为15~120μL/min。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内部流体,其中,加热温度为80~85℃。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O/W液滴滴入相距一定高度的氯化钙溶液中,交联,其中,氯化钙溶液的质量为1~5wt%,wt%为占溶液总重量的重量百分比;氯化钙溶液需用加热垫加热,加热垫电压为120~130V;一定高度为8~12cm,交联时间为0.5~2h。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温度响应型超薄外壳的脂质胶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脂质胶囊在功能食品和个人护理中的应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度响应型超薄外壳的脂质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高熔点脂质溶解在液体植物油中,其中,高熔点脂质为米糠蜡rbw、葵花籽蜡sfw、小烛树蜡clw、巴西棕榈蜡cw、蜂蜡bw、棕榈仁油pko、棕榈仁硬脂分提物pks、椰子油cno、棕榈油po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液体植物油为山茶油、橄榄油、花生油、葵花籽油、菜籽油、亚麻油、鱼油、玉米油中的一种或几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入脂溶性活性物,其中,脂溶性活性物为epa、dha、β-胡萝卜素、虾青素如白藜芦醇、香芹酚、维生素a、维生素e、辅酶q10中的一种或几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熔点脂质加液体植物油与脂溶性活性物的质量比为99:1~97: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海藻酸钠、乳化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成刘春环石宇萌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