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精度定位定姿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5134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精度定位定姿设备,用于智能管网定位巡查,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外侧布置有至少两组GNSS天线,该GNSS天线用于获取目标设备绝对位置和姿态信息;所述壳体内部安装的PCB板上分别连接有主控模块、以及用于接收GNSS天线信息的定位定向模块,其主控模块的输出端通过数据线连接有处理终端设备,壳体的正面分别布置有双目相机和深度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定位并呈现地下管线情况并生成且快速记录管线模型数据信息,提高城市管网可视化能力,方便运维人员定位异常设备以及时排查出城市管网问题,加快了城市管网的施工效率,实现地下管网全生命周期管理维护。实现地下管网全生命周期管理维护。实现地下管网全生命周期管理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精度定位定姿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智慧管网
,尤其涉及实时高精度定位定姿、AR虚实增强应用于一体的智能设备,具体为一种高精度定位定姿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城市地下管网建设、改造和运维过程中,往往是需要划制管线指导开槽进行现场施工,在回填所开槽之前再次校核现场的安装情况,从而能够及时发现施工问题,并指导整改和记录,方便实时掌握工程的施工情况;现如今多是使用定位定姿设备来校核管线施工的状况,利用定位定姿设备便于运维人员定位异常设备以及时排查出施工过程中的问题,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市场上出现了不同种类的定位定姿设备。
[0003]目前的定位定姿设备,难以迅速准确的得知出工程中所隐藏的管线分布情况,且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来绘制出所隐藏的管线,致使管线施工效率低、运维成本高,且管线施工及运维数据难以记录,影响了管线的周期维护,不利于城市管线的长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精度定位定姿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定位定姿设备难以迅速准确得知工程中隐藏管线、施工效率低、运维成本高和数据难以记录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高精度定位定姿设备,用于智能管网定位巡查,包括壳体、以及布置在壳体上的功能接口;所述壳体的外侧布置有至少两组GNSS天线,该GNSS天线用于获取目标设备绝对位置和姿态信息;所述壳体内部安装的PCB板上分别连接有主控模块、以及用于接收GNSS天线信息的定位定向模块,且主控模块通过USB转TTL模块与定位定向模块连接在一起,其主控模块的输出端通过数据线连接有处理终端设备;所述壳体的正面分别布置有双目相机和深度传感器,该双目相机用于获取目标设备影像数据进行双目SLAM定位,双目相机由左目相机与右目相机组成,且左目相机与右目相机皆具有同主控模块连接的相机驱动板,深度传感器与主控模块连接在一起。
[0007]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外侧布置有供GNSS天线连接的天线接口,所述定位定向模块为UM982定位定向芯片,UM982定位定向芯片的二号引脚端通过电容与天线接口连接,其天线接口通过电感连接有负载开关,负载开关采用FPF2004型芯片。
[0008]进一步的,所述主控模块的输出端双向连接有存储模块,该主控模块为GL3520

OS322主控芯片,且主控芯片的DVDD引脚端与DVDD12引脚端皆连接有滤波电路组。
[0009]进一步的,所述深度传感器用于获取目标设备深度信息,该深度传感器采用红外主动立体深度传感器。
[0010]进一步的,还包括布置在PCB板上的DC

DC降压芯片、一号LDO芯片和二号LDO芯片,该DC

DC降压芯片的VIN引脚端连接在主控模块的VBUS引脚端上,一号LDO芯片与主控模块
连接,二号LDO芯片与定位定向模块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处理终端设备采用平板电脑或手机,所述功能接口包括至少两组USB接口。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依靠定位定向模块、深度传感器、双目相机和GNSS天线并配合处理终端设备,融合多源感知数据以及GNSS RTK、SLAM高精度定位技术,实时获取设备厘米级绝对位置、方位角和6DOF姿态信息,从而还原设备物理坐标位置定位呈现地下管线情况并生成且快速记录管线模型数据信息,提高了城市管网可视化能力,方便运维人员定位异常设备以及时排查出城市管网问题,加快城市管网的施工效率,降低城市管网的运维成本,实现地下管网全生命周期管理维护,有利于城市管网的长久使用。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高精度定位定姿设备的结构主视图;
[0014]图2为本技术高精度定位定姿设备的壳体结构后视图;
[0015]图3为本技术高精度定位定姿设备的结构俯视图;
[0016]图4为本技术高精度定位定姿设备的结构原理框图;
[0017]图5为本技术高精度定位定姿设备的主控模块引脚示意图;
[0018]图6为本技术高精度定位定姿设备的定位定向模块电路示意图;
[0019]图7为本技术的主控模块连接电路示意图;
[0020]图8为本技术的USB转TTL模块、存储模块与功能接口电路示意图。
[0021]图中:1壳体、101一号天线接口、102二号天线接口、2一号GNSS天线、3二号GNSS天线、4深度传感器、5左目相机、51相机驱动板、6右目相机、7数据线、8处理终端设备、9功能接口、901一号USB接口、902二号USB接口、10主控模块、11定位定向模块、111一号负载开关、112二号负载开关、12存储模块、121DC

DC降压芯片、122一号LDO芯片、123二号LDO芯片、13USB转TTL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8,其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精度定位定姿设备,用于智能管网定位巡查,包括壳体1、以及布置在壳体1上的功能接口9,功能接口9包括至少两组USB接口,在本实施例中USB接口布置有两组,即一组USB接口为一号USB接口901,另一组USB接口为二号USB接口902;壳体1的外侧布置有至少两组GNSS天线,该GNSS天线用于获取目标设备绝对位置和姿态信息,在本实施例中GNSS天线布置有两组,即一组GNSS天线为一号GNSS天线2,另一组GNSS天线为二号GNSS天线3;壳体1内部安装的PCB板上分别连接有主控模块10、以及用于接收GNSS天线信息的定位定向模块11,且主控模块10通过USB转TTL模块13与定位定向模块11连接在一起,其主控模块10的输出端通过数据线7连接有处理终端设备8,所提及的数据线7采用具有Type

C接口的导线,其中,处理终端设备8采用但不限于
平板电脑或手机。
[0024]需要说明的是,所提及的USB转TTL模块13采用CH340N芯片即为U5芯片,USB转TTL模块13的RXD引脚端通过电阻R35与定位定向模块11的TXD1引脚端连接在一起,USB转TTL模块13的TXD引脚端通过电阻R36与定位定向模块11的RXD1引脚端连接在一起;其中,USB转TTL模块13的GND引脚端与VCC引脚端之间连接有电容C23,电容C23为100nF10%16V贴片电容。
[0025]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的正面分别布置有双目相机和深度传感器4,该双目相机用于获取目标设备影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精度定位定姿设备,用于智能管网定位巡查,包括壳体、以及布置在壳体上的功能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外侧布置有至少两组GNSS天线,该GNSS天线用于获取目标设备绝对位置和姿态信息;所述壳体内部安装的PCB板上分别连接有主控模块、以及用于接收GNSS天线信息的定位定向模块,且主控模块通过USB转TTL模块与定位定向模块连接在一起,其主控模块的输出端通过数据线连接有处理终端设备;所述壳体的正面分别布置有双目相机和深度传感器,该双目相机用于获取目标设备影像数据进行双目SLAM定位,双目相机由左目相机与右目相机组成,且左目相机与右目相机皆具有同主控模块连接的相机驱动板,深度传感器与主控模块连接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定位定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外侧布置有供GNSS天线连接的天线接口,所述定位定向模块为UM982定位定向芯片,UM982定位定向芯片的二号引脚端通过电容与天线接口连接,其天线接口通过电感连接有负载开关,负载开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元彪易文婷
申请(专利权)人:绘见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