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子母合页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5130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合页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子母合页结构,包括母合页,母合页的一侧边对称的设置有两个第一轴套;子合页,子合页安装母合页上,子合页的一侧边设置第二轴套,第二轴套与第一轴套同轴设置;销轴,销轴转动的安装在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中,销轴中开设有储油腔,储油腔顶部的内壁上开设有内螺纹,储油腔的腔壁上对称的开设有若干个出油孔,出油孔均与出油腔的内部连通,储油腔用于储存润滑油;堵块,堵块固定的安装在销轴的底部,堵块位于第一轴套中;加注螺栓,加注螺栓通过内螺纹安装在储油腔的顶部,加注螺栓为中空结构,加注螺栓的内部与储油腔连通,加注螺栓用于添加润滑油。滑油。滑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子母合页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合页
,尤其是一种子母合页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子母合页是一种安装在室内门上的合页,而子母合页相对于传统的合页来说,其在安装时不需要在门框上挖出一个凹槽用来放置合页叶片,在现在有的技术中例如公开号为CN213898576U的一种轴承子母合页,其通过添加轴承来减少摩擦系数,从而减少了合页在使用时产生异响的问题发生,但是其还有一些不足;
[0003]例如,其润滑效果不足,在长时间的使用下子母合页上原有的润滑油容易干枯,这样的话子母合页子在使用时会出现异响,若严重的话还会影响子母合页的使用,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子母合页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子母合页结构。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子母合页结构包括母合页,所述母合页的一侧边对称的设置有两个第一轴套;子合页,所述子合页安装母合页上,所述子合页的一侧边设置第二轴套,所述第二轴套与第一轴套同轴设置;销轴,所述销轴转动的安装在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中,所述销轴中开设有储油腔,所述储油腔顶部的内壁上开设有内螺纹,所述储油腔的腔壁上对称的开设有若干个出油孔,所述出油孔均与出油腔的内部连通,所述储油腔用于储存润滑油;堵块,所述堵块固定的安装在销轴的底部,所述堵块位于第一轴套中;加注螺栓,所述加注螺栓通过内螺纹安装在储油腔的顶部,所述加注螺栓为中空结构,所述加注螺栓的内部与储油腔连通,所述加注螺栓用于添加润滑油。
[000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子母合页进行添加润滑油时,将润滑油通过加注螺栓将润滑油添加到销轴的储油腔中,而进入到储油腔中的润滑油通过开设在储油腔壁上的出油孔缓慢排出,因多个出油孔均匀的开设在销轴上,所以随着润滑油从储油腔中排出能够对于销轴转动连接的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进行润滑,而多个出油孔的设置提高了润滑油的分布均匀度,而储油腔和出油口的设置能够使润滑油长时间对子母合页进行润滑,这样的话提高子母合页的润滑效果;而加注螺栓的设置方便了将润滑油添加到储油腔中。
[0007]优选为:所述加注螺栓包括螺栓主体,所述螺栓主体安装在销轴的顶部,所述螺栓主体与储油腔螺纹连接,所述螺栓主体中开设有加注孔,所述加注孔与储油腔连通;加注口,所述螺栓主体的顶部开设有加注口,所述加注口与加注孔连通,所述加注口上设置有限位环;密封板,所述密封板滑动的安装在加注口中,所述密封板的顶部与限位环抵接;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设有若干根,所述伸缩杆安装在加注口中,所述伸缩杆的伸缩端与密封板连接;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设置有若干根,所述复位弹簧均套设在伸缩杆上,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螺栓主体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密封板连接。
[000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往储油腔中进行添加润滑油时,首先由工作人员按压密封
板并保持按压,当密封板被按压时,密封板在加注口中向下移动,同时伸缩杆和复位弹簧均被压缩,这样的话密封板不再对加注口进行密封,从而能够将润滑油从加注口加入并通过加注孔进入到储油腔中,从而完成对润滑油的添加,如此加注螺栓的设置方便了润滑油的添加,其中当润滑油添加完成时,松开密封板,当密封板被松开时因弹簧的弹性复位弹簧在加注口中推动密封板向上移动,使密封板能够与限位环抵接,同时与密封板连接的伸缩杆伸长,其中密封板和复位弹簧以及限位环的设置能够保证子母合页在使用时灰尘等杂质不会通过加注螺栓进入到储油腔中,从而减少了出油孔被堵塞的问题发生,而伸缩杆的设置保证密封板在加注口中移动的更加稳定。
[0009]优选为:所述第二轴套中设置有若干个滚针轴承,所述滚针轴承的外圈均与第二轴套的内壁连接,所述滚针轴的内圈均与销轴的外壁连接。
[00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因滚针轴承的设置能够使第二轴套与销轴之间的摩擦变小,这样的话能够减少子母合页在使用时噪音的产生,同时也能够让子母合页在使用时更加灵活。
[0011]优选为:所述堵块与第一轴套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密封垫,所述密封垫套设在堵块上,所述密封垫位于堵块与第一轴套之间;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嵌设在密封垫中,所述第一密封圈与堵块抵接;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嵌设密封垫的顶部,所述第二密封圈与第一轴套的底部抵接;第三密封圈,所述第三密封圈嵌设在密封垫的顶部,所述第三密封圈的顶部与第一轴套的底部抵接,所述第三密封圈的侧壁与堵块的外壁抵接。
[00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密封结构在使用时,第三密封圈的侧壁与堵块的外壁抵接,而第三密封圈的顶部与第一轴套的底部抵接,这样的话避免了润滑油从堵块与第一轴套之间渗出,而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的设置,当第三密封垫受损时不能完全对渗出的润滑油进行阻挡时,因第一密封圈嵌设在密封垫中且位于第三密封圈的下方,同时第一密封圈也与堵块抵接,这样的话能够堵住从堵块侧壁上流下的润滑油,而第二密封圈同样与第三密封圈安装在密封垫的顶部,且位于第三密封圈的外侧,这样的话能够再次对渗出的润滑油进行阻挡,如此保证了密封结构的密封性,从而也避免了润滑油的渗出。
[0013]优选为:所述第三密封圈在远离堵块的一侧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中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在远离连接槽的一端与第三密封圈连接。
[00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槽的设置能够保证第三密封圈能够稳定的位于密封垫中,从而避免了密封结构在运输时第三密封圈脱离密封垫,从而使第三密封圈缺失的问题发生。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将润滑油通过加注螺栓将润滑油添加到销轴的储油腔中,而进入到储油腔中的润滑油通过开设在储油腔壁上的出油孔缓慢排出,因多个出油孔均匀的开设在销轴上,所以随着润滑油从储油腔中排出能够对于销轴转动连接的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进行润滑,而多个出油孔的设置提高了润滑油的分布均匀度,而储油腔和出油口的设置能够使润滑油长时间对子母合页进行润滑,这样的话提高子母合页的润滑效果。
[0017]2、由工作人员按压密封板并保持按压,当密封板被按压时,密封板在加注口中向下移动,同时伸缩杆和复位弹簧均被压缩,这样的话密封板不再对加注口进行密封,从而能
够将润滑油从加注口加入并通过加注孔进入到储油腔中,从而完成对润滑油的添加,如此加注螺栓的设置方便了润滑油的添加,其中当润滑油添加完成时,松开密封板,当密封板被松开时因弹簧的弹性复位弹簧在加注口中推动密封板向上移动,使密封板能够与限位环抵接,同时与密封板连接的伸缩杆伸长,其中密封板和复位弹簧以及限位环的设置能够保证子母合页在使用时灰尘等杂质不会通过加注螺栓进入到储油腔中,从而减少了出油孔被堵塞的问题发生。
[0018]3、第三密封圈的侧壁与堵块的外壁抵接,而第三密封圈的顶部与第一轴套的底部抵接,这样的话避免了润滑油从堵块与第一轴套之间渗出,而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的设置,当第三密封垫受损时不能完全对渗出的润滑油进行阻挡时,因第一密封圈嵌设在密封垫中且位于第三密封圈的下方,同时第一密封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子母合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母合页,所述母合页的一侧边对称的设置有两个第一轴套;子合页,所述子合页安装母合页上,所述子合页的一侧边设置第二轴套,所述第二轴套与第一轴套同轴设置;销轴,所述销轴转动的安装在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中,所述销轴中开设有储油腔,所述储油腔顶部的内壁上开设有内螺纹,所述储油腔的腔壁上对称的开设有若干个出油孔,所述出油孔均与出油腔的内部连通,所述储油腔用于储存润滑油;堵块,所述堵块固定的安装在销轴的底部,所述堵块位于第一轴套中;加注螺栓,所述加注螺栓通过内螺纹安装在储油腔的顶部,所述加注螺栓为中空结构,所述加注螺栓的内部与储油腔连通,所述加注螺栓用于添加润滑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子母合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注螺栓包括螺栓主体,所述螺栓主体安装在销轴的顶部,所述螺栓主体与储油腔螺纹连接,所述螺栓主体中开设有加注孔,所述加注孔与储油腔连通;加注口,所述螺栓主体的顶部开设有加注口,所述加注口与加注孔连通,所述加注口上设置有限位环;密封板,所述密封板滑动的安装在加注口中,所述密封板的顶部与限位环抵接;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设有若干根,所述伸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声扬唐思凡
申请(专利权)人:兰溪市玛雅五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