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网模型分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35090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管网模型分析系统,包括登录模块、管网地图基础信息展示模块、静态信息展示模块、管网运行状态展示模块、预警预报信息展示模块、事故分析模块、模拟分析模块、统计报表模块以及系统设置模块。其集成在线仿真、实时监测与信息集成等为一体,具有对供水管网的实时运行动态模拟、实时运行状态分析、方案水力计算分析、管网缺陷评估等功能,能够实现供水管网实时监控与动态决策。实现供水管网实时监控与动态决策。实现供水管网实时监控与动态决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网模型分析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管网模型分析
,具体涉及一种管网模型分析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管网模型是指将给水排水管网工程根据拓扑关系和水利特性实体简化和抽象为用管段和节点两类元素图形和数据表达的系统。节点是指有集中流量进出、管道合并或分叉以及边界条件发生变化的地点。管段是指两个相邻节点之间的管道,只输送水量,水在经过管道时产生一定的水力损。管线是指顺序相连的若干管段。环是指起点与终点重合的管线。管网简化是在保证计算结果接近实际情况的前提下,为方便计算对管线进行适度简化。包括管段分解、管段忽略和节点合并等。
[0003]目前用户对管网的认识和管理往往受限于有限的监控设备和现有监控方法,如用户极少无限部署在线流量和压力监控,因其部署和维护成本高,管理维护时间成本也高,用户难以掌握管网中每个节点管道的压力和流量。另一方面如水龄、管网输配负荷等参数,无法通过设备监测,需要通过管网建模等计算手段得出。
[0004]传统供水管网水力模型系统以C/S架构的商业客户端软件为主,此种软件普遍存在以下弊端。
[0005]1.需安装特定的模型软件(如WaterGEMS、InfoWorks等),甚至需要安装相关数据库(如MySQL,SQLServer、Oracle等),安装过程繁杂。
[0006]2.传统模型软件偏向模型建设人员使用,针对模型应用的操作专业且复杂,不利于模型应用人员的学习使用。
[0007]3.商业软件的使用许可昂贵,终端的安装数量受到限制,导致水力模型系统的应用难以普及。
[0008]因此当前亟需一款能够无限部署、操作简单管网模型分析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9]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管网模型分析系统。
[0010]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0011]一种管网模型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登录模块、管网地图基础信息展示模块、静态信息展示模块、管网运行状态展示模块、预警预报信息展示模块、事故分析模块、模拟分析模块、统计报表模块以及系统设置模块;
[0012]所述登录模块,用于工作人员输入用户名、密码登录系统;
[0013]所述管网地图基础信息展示模块,用于对管网地图的基础信息进行展示;
[0014]所述静态信息展示模块,用于展示对应高程、管径、管长的管网分布图;
[0015]管网运行状态展示模块,用于展示当前时段管网运行状态的水压分布、水压标高、水量分布、水龄分析、流量流速、管道流速、输配负荷、供水边界的专题图;
[0016]所述预警预报信息展示模块,用于对管网分析过程中的预警信息和预测信息进行
展示;
[0017]所述事故分析模块,用于对管网事故进行预先模拟;
[0018]所述模拟分析模块,用于对管网进行模拟改造,验证改造方案的可行性;
[0019]所述统计报表模块,用于展示管网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历史数据;
[0020]所述系统设置模块,用于对管网的基础参数和水司进行配置。
[0021]有益效果:
[0022]首先,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管网模型分析系统,能够无限部署以解决传统模型分析系统的商业许可昂贵导致的部署受限问题,能够一键切换应用场景以解决传统模型分析系统的操作困难问题,能够集成在线仿真、实时监测与信息集成等为一体,具有对供水管网的实时运行动态模拟、实时运行状态分析功能以减少管网监测设备的资源投入,能够提供水力计算分析方案、管网缺陷评估等功能用以提供动态决策依据,减少规划不当引起的安全风险与资源浪费。
附图说明
[0023]图1主页管网地图基础信息展示;
[0024]图2为切换模型页面;
[0025]图3模拟时间时间选择框界面;
[0026]图4为高程页面弹出信息框;
[0027]图5为管径页面弹出信息框;
[0028]图6为图例修改区间界面;
[0029]图7为图例每级的绘画颜色修改界面;
[0030]图8为管网地图点半径、管道粗细修改;
[0031]图9为点面切换单元界面;
[0032]图10为当前时段管网运行状态的水压分布点图;
[0033]图11为管网局部地图动态模拟界面;
[0034]图12为管网组件ID搜索界面;
[0035]图13为历史报警信息汇总;
[0036]图14为历史报警信息时间选择界面;
[0037]图15为管网组件定位界面;
[0038]图16为管道超负荷信息汇总表;
[0039]图17为低压评估界面;
[0040]图18为高压评估界面;
[0041]图19为关阀分析界面;
[0042]图20为关阀模拟界面;
[0043]图21为爆管分析界面;
[0044]图22为爆管后管网水压分布界面;
[0045]图23为方案管理界面;
[0046]图24为新增方案界面;
[0047]图25为编辑管道界面;
[0048]图26为管网改造方案模拟结果;
[0049]图27为管网模型增加节点界面;
[0050]图28为管网冲洗页面;
[0051]图29为属性总表界面;
[0052]图30为自由水压界面;
[0053]图31为模型管理界面;
[0054]图32为配置信息定位界面;
[0055]图33为组织管理界面;
[0056]图34为参数设置界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57]为了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描述。
[005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管网模型分析系统,其具有以下功能:
[0059]1)展示管网地图及具体信息如管道管长、管径、节点高程等。
[0060]2)展示管网运行模拟状态,动态模拟24小时管网运行状态。
[0061]3)实时模拟关阀后的管网状态,帮助用户分析关阀方案的可行性。
[0062]4)实时模拟爆管后的管网状态,帮助用户分析爆管后的影响范围从而快速找到解决方案。
[0063]5)管网改造方案的编辑和模拟,用户可制定管网改造方案,也可进行方案的模拟,展示方案效果,检验方案合理性、方案对比辅助决策等。
[0064]6)展示记录的管网历史报警信息,帮助用户分析问题所在。
[0065]该系统具体包括以下模块:
[0066]1、登录模块
[0067]本系统采用B/S架构,通过网站进行登陆。在浏览器上输入登陆地址后,填入用户名和密码即可登陆系统。
[0068]2、管网地图基础信息展示模块
[0069]登陆成功后进入如图1所示的主页菜单,展示管网地图、管网水流方向、管网模型的基础信息、scada实时供水量、管网模型精度等信息。其具体包括以下单元: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网模型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登录模块、管网地图基础信息展示模块、静态信息展示模块、管网运行状态展示模块、预警预报信息展示模块、事故分析模块、模拟分析模块、统计报表模块以及系统设置模块;所述登录模块,用于工作人员输入用户名、密码登录系统;所述管网地图基础信息展示模块,用于对管网地图的基础信息进行展示;所述静态信息展示模块,用于展示对应高程、管径、管长的管网分布图;管网运行状态展示模块,用于展示当前时段管网运行状态的水压分布、水压标高、水量分布、水龄分析、流量流速、管道流速、输配负荷、供水边界的专题图;所述预警预报信息展示模块,用于对管网分析过程中的预警信息和预测信息进行展示;所述事故分析模块,用于对管网事故进行预先模拟;所述模拟分析模块,用于对管网进行模拟改造,验证改造方案的可行性;所述统计报表模块,用于展示管网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历史数据;所述系统设置模块,用于对管网的基础参数和水司进行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网模型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网地图基础信息展示模块包括切换模型以及切换模拟时间单元;所述切换模型单元用于根据水司名切换不同的管网模型;所述切换模拟时间单元用于切换管网模拟的地图和信息的时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网模型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态信息展示模块包括展示组件信息单元、图例设置单元和点面切换单元;所述展示组件信息单元用于展示所选组件的管网分布图;图例设置单元用于对图例的每级上下限范围、绘画颜色、管网地图点半径或管道粗细修改;所述点面切换单元用于将点坐标切换为等值线图。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管网模型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网运行状态展示模块包括24小时动态播放单元、管网组件ID搜索单元、模拟运行时间选择单元和运行状态各专题图展示单元;所述24小时动态播放单元用于动态播放管网地图;所述管网组件ID搜索单元用于通过搜索框来搜索键入的组件;模拟运行时间选择单元用于选择相应的模拟时间段;运行状态各专题图展示单元用于展示水压分布、水压标高、水量分布、水龄分析、流量流速、管道流速、输配负荷、供水边界的专题图。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管网模型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警预报信息展示模块包括历史报警单元、瓶颈评估单元、严重超负荷单元、低压评估单元、高压评估单元;所述历史报警单元用于展示前7天的报警信息,包括警报类型、组件类型、组件ID、当时值、警报值、发生时间、模型名称;所述瓶颈评估单元用于展示管道超负荷信息汇总表;所述严重超负荷单元用于展示严重超负荷信息,包括组件ID、次数、管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菁马晓虎杨涛张昭君纪在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科荣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