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维设计成果标准数字化及多端应用研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34152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2 09: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设计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三维设计成果标准数字化及多端应用研究方法,包括服务器和智能多端,所述智能多端为手机端和PC端,所述服务器内部功能包含专家知识库收集整理、云计算、大数据收集整理、物联网通讯、人工智能和标准数字化三维设计成果,所述标准化数字三维设计成果包括:图纸交底、施工措施交底和安全三维交底;本发明专利技术中,三维设计成果标准数字化可以将交底内容直观、精准的在手机端和PC端进行展示,同时便于通过交底流程进行指导和规范,可以辅助三维设计成果在现场施工的过程中进行应用,有效地提高了智能电网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水平和效率,同时可以引领电网工程建设施工向数字化应用方向发展。程建设施工向数字化应用方向发展。程建设施工向数字化应用方向发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维设计成果标准数字化及多端应用研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设计
,具体为一种三维设计成果标准数字化及多端应用研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电网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使用交底图纸进行施工,但是在实际的交底过程中普遍存在传统平面施工交底不够直观、难以精确表达复杂的构件搭接关系、交底人与交底内容理解有偏差等问题,还有按照国网公司相关要求,具有施工图精度的三维设计成果虽然相对成熟,但是如何有效发挥三维设计优势,规避传统二维交底普遍存在的问题还不完善;电网工程三维设计成果交底的技术依据:1.《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通用设备(2018版)》2.《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变电工程土建分册)(2022年) 》3.《基建技术〔2019〕9号 国网基建部关于深化电网工程三维设计及电网工程数字化管理应用的意见》4.《基建技术〔2017〕37号 国网基建部关于印发变电站(换流站)三维设计指导意见(暂行)的通知》5.《国家电网企管〔2019〕63号关于《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模型交互规范》等7项技术标准的通知》。
[0003]基于上述规定结合现有的三维设计成果不能全面的提高交底内容的直观性和精确度,这样会导致施工效率较低,不便于对交底流程进行指导和规范,不便于提高智能电网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水平和效率的问题提出一种三维设计成果标准数字化及多端应用研究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维设计成果标准数字化及多端应用研究方法,以解决电网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交底内容不便于直观性的进行展示和精确度较低导致智能电网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水平和效率低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三维设计成果标准数字化及多端应用研究方法,包括服务器和智能多端,所述智能多端为手机端和PC端,所述服务器内部功能包含专家知识库收集整理、云计算、大数据收集整理、物联网通讯、人工智能和标准数字化三维设计成果,所述标准化数字三维设计成果包括:图纸交底、施工措施交底和安全三维交底;所述标准数字化三维设计成果内部结构可以进行测量、批注、标注和剖切,且标准化三维设计成果可以通过服务器与智能多端互联,所述智能多端批注功能具体为三维批注、间距批注、角度批注和剖切。
[000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化的,所述标准数字化三维设计成果通过技术人员从用户处获取用户需求、业务资料后经过需求分析、技术研究、辅助应用和轻量化后获得,所述需求分析是对客户需求和业务资料进行分析,所述技术研究为模型设计和设计模型到施工模型转换,所述辅助应用为选取变电站试点工程并开展试点工程应用,所述轻量化为将三维设计成果合理分割成多个小模型。
[000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化的,所述设计模型到施工模型转换包括遍历、分析和提取施工模拟所提取的范围、所需的信息,以及三维模型的精细程度,所述设计模型到施工模型转换是根据提取的三维变电站设计成果模型数据进行解析,形成适用于设计交底的三维模型。
[000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化的,所述轻量化可以通过对小模型的分批加载查看,实现移动端整站快速加载和浏览,同时系统自动生成低面模型,通过距离实现高模与低模的自动转换加载,可以实现整体和局部的三维详细展示。
[000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化的,所述专家数据库的建立依赖国家电网公司工艺标准库,依据《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库》,开展研究标准工艺条文与三维设计成果关联机制和三维数字化模型的工艺标准挂接。
[001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化的,所述服务器和手机端、PC端通过物联网进行数据的传输,且服务器、手机端和PC端间协同资源共享,所述服务器接收工程交底的过程数据,所述PC端和移动端均可从服务端进行工程交底数据同步和交底查看。
[0011]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化的,所述云计算用于数据计算和分析,所述大数据收集整理用于收集传统变电站常用数据并进行整理,所述人工智能用于服务器内部资源共享。
[001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化的,步骤一:服务器端数据修改研究:通过服务器端发出数字信号对三维设计成果进行读取、传输和使用,传输的内容具体为:对三维设计成果进行测量、批注、标注和剖切,其中批注包括三维批注、间距批注和角度批注;步骤二:手机端和PC端数据修改研究:通过手机端和PC端发出数字信号分别对三维设计成果进行读取、传输和使用,传输的内容具体为:对三维设计成果进行测量、批注、标注和剖切,其中批注包括三维批注、间距批注和角度批注;步骤三:服务器端和手机端、PC端数据修改对比:对更改后的三维设计成果进行读取对比,需要从服务器、手机端和PC端分别进行读取对比,查看读取内容是否相同,是否符合客户需求和施工需求;步骤四:服务器端、手机端和PC端数据同步:将服务器端、手机端和PC端的数据进行同步,同步的内容主要为:工程交底数据和交底,并分别从服务器端、手机端和PC端中产看同步数据是否相同。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中,三维设计成果标准数字化可以将交底内容直观、精准的在手机端和PC端进行展示,同时便于通过交底流程进行指导和规范,可以辅助三维设计成果在现场施工的过程中进行应用,有效地提高了智能电网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水平和效率,同时可以引领电网工程建设施工向数字化应用方向发展;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标准化、智能化三维交底,可以实现业主、管理、施工者对交底可视化,而且可以通过手机端和PC端的三维批注、间距批注、角度批注和剖切功能可以实现问题的直观批注解答,并且可以现实交底在手机端进行显示。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三维设计成果标准数字化系统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三维设计成果标准数字化设计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三维设计成果标准数字化功能图。
实施方式实施例
[0015]请参阅图1

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三维设计成果标准数字化及多端应用研究方法,包括服务器和智能多端,智能多端为手机端和PC端,服务器内部功能包含专家知识库收集整理、云计算、大数据收集整理、物联网通讯、人工智能和标准数字化三维设计成果,标准化数字三维设计成果包括:图纸交底、施工措施交底和安全三维交底;标准数字化三维设计成果内部结构可以进行测量、批注、标注和剖切,且标准化三维设计成果可以通过服务器与智能多端互联,智能多端批注功能具体为三维批注、间距批注、角度批注和剖切。
[0016]标准数字化三维设计成果通过技术人员从用户处获取用户需求、业务资料后经过需求分析、技术研究、辅助应用和轻量化后获得,需求分析是对客户需求和业务资料进行分析,这样便于对客户的需求进行全面详细的了解,技术研究为模型设计和设计模型到施工模型转换,辅助应用为选取变电站试点工程并开展试点工程应用,轻量化为将三维设计成果合理分割成多个小模型,可以对三维设计成果局部和整体进行查看;设计模型到施工模型转换包括遍历、分析和提取施工模拟所提取的范围、所需的信息,以及三维模型的精细程度,设计模型到施工模型转换是根据提取的三维变电站设计成果模型数据进行解析,形成适用于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维设计成果标准数字化,其特征在于:包括服务器和智能多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多端为手机端和PC端,所述服务器内部功能包含专家知识库收集整理、云计算、大数据收集整理、物联网通讯、人工智能和标准数字化三维设计成果,所述标准化数字三维设计成果包括:图纸交底、施工措施交底和安全三维交底;所述标准数字化三维设计成果内部结构可以进行测量、批注、标注和剖切,且标准化三维设计成果可以通过服务器与智能多端互联,所述智能多端批注功能具体为三维批注、间距批注、角度批注和剖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设计成果标准数字化,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数字化三维设计成果通过技术人员从用户处获取用户需求、业务资料后经过需求分析、技术研究、辅助应用和轻量化后获得,所述需求分析是对客户需求和业务资料进行分析,所述技术研究为模型设计和设计模型到施工模型转换,所述辅助应用为选取变电站试点工程并开展试点工程应用,所述轻量化为将三维设计成果合理分割成多个小模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设计成果标准数字化,其特征在于:所述设计模型到施工模型转换包括遍历、分析和提取施工模拟所提取的范围、所需的信息,以及三维模型的精细程度,所述设计模型到施工模型转换是根据提取的三维变电站设计成果模型数据进行解析,形成适用于设计交底的三维模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设计成果标准数字化,其特征在于:所述轻量化可以通过对小模型的分批加载查看,实现移动端整站快速加载和浏览,同时系统自动生成低面模型,通过距离实现高模与低模的自动转换加载,可以实现整体和局部的三维详细展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设计成果标准数字化,其特征在于:所述专家数据库的建立依赖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丹王志鹏张召环陈庆伟胥金坤赵志鹏王文洋朱元吉滕驰郭靖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智源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