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维设计成果的变电站施工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88040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变电站施工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三维设计成果的变电站施工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移动端、服务端和电脑端,移动端包括全站三维展示、分部工程展示、剖切工具、测量工具和用户登录,服务端包括模型数据、用户管理、权限管理、标准工艺数据和施工图纸,电脑端包括工程管理、标准工艺、全站三维展示、漫游工具、图纸查看、分部工程查看、角色管理、分部工程展示、测量工具和剖切工具,这样可以实现在移动端上查看施工不同阶段的施工现场三维工况,在施工现场对模拟的进度状态和实际工况进行对比,能有效分析施工进度情况,也能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问题和疏漏,辅助开展质量检查和验收工作,实现施工进度和质量管理的数字化。实现施工进度和质量管理的数字化。实现施工进度和质量管理的数字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维设计成果的变电站施工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变电站施工
,具体为一种三维设计成果的变电站施工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利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和BIM技术对变电站的施工进行全方位的展示和把控,正在逐渐的成为当今在变电站的设计施工过程中主流的设计思路。
[0003]但是传统的三维可视化技术和BIM技术对变电站的施工进行全方位展示和把控的过程中,三维变电站模型设备杂,曲面多,形成的三维数据比常规的民用建筑三维设计成果数据量更大,而移动端没有专业的显卡,所以在移动端上运行三维变电站模型需要更强的轻量化技术对数据进行分解和拆分,以便更好的在移动端上进行展示,节省设计施工的成本投入,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三维设计成果的变电站施工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维设计成果的变电站施工系统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传统的三维可视化技术和BIM技术对变电站的施工进行全方位展示和把控的过程中,三维变电站模型设备杂,曲面多,形成的三维数据比常规的民用建筑三维设计成果数据量更大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三维设计成果的变电站施工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移动端、服务端和电脑端,所述移动端包括全站三维展示、分部工程展示、剖切工具、测量工具和用户登录,所述服务端包括模型数据、用户管理、权限管理、标准工艺数据和施工图纸,所述电脑端包括工程管理、标准工艺、全站三维展示、漫游工具、图纸查看、分部工程查看、角色管理、分部工程展示、测量工具和剖切工具。
[0006]优选的:所述移动端、服务端和电脑端内均通过国网GIM概念梳理同一的模型框架和描述方式,所述移动端、服务端和电脑端内均通过国网GIM模式生成的三维设计成果,包括了三维模型和数字化参数,所述移动端、服务端和电脑端内通过国网GIM模式生成的GIM格式文件中,土建部分以IFC格式存储在GIM文件中。
[0007]优选的:所述移动端、服务端和电脑端的图形平台中植入了基于“树杈场景分割方式”的“三维瓦片处理技术”的程序,在移动端、服务端和电脑端,将一个大场景切割成不同等级不同范围的瓦片,客户端根据当前屏幕显示的区域和视角距离进行动态按需获取,并且在客户端进行加密缓存和同步更新。
[0008]优选的:所述移动端用户登录后的界面中,包括交底文件、三维批注、交底流程、交底纪要、和其它交底内容,所述交底流程包括工程概况、强制性条文执行情况、执行标准工艺设计、质量通病防治设计措施、主要卷册设计要点和其他,所述交底纪要包括电气设备及材料、防雷接地设施、二次系统设备、建筑物、构支架及设备基础、水工暖通设施和场地及周
边设施。
[0009]优选的:所述主要卷册设计要点中包括总平面及竖向设置、站区围墙,大门及边坡挡墙、站区沟道布置及详图、进站通道挡墙、配电装置室建筑、配电装置室结构、警卫室建筑、主变架构,主变基础及防火墙和220KV构支架安装图。
[0010]优选的:所述三维批注中包括配电装置室问题、警卫室问题、预制舱问题、主变问题和电容器问题。
[0011]优选的:所述移动端用户登录后的界面右侧设置有隐藏、ALL显示、尺寸、测距、批注、剖切、属性、飞行、步行和巡检功能图标。
[0012]优选的:所述电脑端的工程管理包括进度管理和三维操作,所述进度管理包括施工布置、临建布置、地形设置和其他设置等。
[0013]优选的:步骤一、获取三维模型: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收集扫描现有变电站工程,通过高速激光扫描测量的方法,大面积、高分辨率地快速获取变电站工程中部件各个点的坐标、反射率、颜色信息,将实物的立体信息转换为计算机可处理的数字信号,由这些大量、密集的点信息快速复建出1:1的三维模型,然后将设计模型到施工模型转换的过程,遍历、分析和提取施工模拟所提取的范围、所需的信息,以及三维模型的精细程度,最后根据提取的三维变电站设计成果模型数据进行解析,形成适用于施工交底的三维模型。
[0014]步骤二、根据建模标准建立的土建、钢构、机电等变电站各个专业的三维模型,通过国网GIM技术设计标准、IFC标准、GFC标准、IGMS标准等格式导入到三维项目管理系统中进行集成;将三维模型与进度信息进行关联,获取项目各部位的进度信息。
[0015]步骤三、利用“树杈场景分割方式”的“三维瓦片处理技术”,在本项目中研究把一个三维设计成果,合理分割成多个小模型,通过对小模型的分批加载查看,实现移动端整站快速加载和浏览,同时系统自动生成低面模型,通过距离实现高模与低模的自动转换加载,从而实现轻量化的整体和局部的三维详细展示。
[0016]步骤四、提前将关键尺寸、角度、材质等信息在三维场景中标注并作必要施工要点批注,为交底过程中问题精确定位提供依据,剖切工具实现模型内部的查看,测量工具实现模型内尺寸的测量。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的移动端,实现在移动端上查看施工不同阶段的施工现场三维工况,通过设置PC端上不同的时间条件,控制不同时间要显示出的三维设计模型,实现在不同时间段,模拟出施工当日进度的功能,在施工现场对模拟的进度状态和实际工况进行对比,能有效分析施工进度情况,通过移动端对不同阶段的施工效果与现场效果对比,也能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问题和疏漏,辅助开展质量检查和验收工作,通过进度模拟,实现施工进度和质量管理的数字化。
[0018]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的移动端和本项目研发的变电施工交底系统,可以在电脑和手机上查看整站或局部的三维设计成果,可以通过系统的测量、批注、标注、剖切等工具方便的开展施工交底工作,实现施工管理的数字化、可视化,提高施工管理方式和效率。
[0019]3、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的服务端和电脑端,实现利用三维设计成果,实现三维场景的施工交底,研究移动端三维展示设计成果,并通过三维批注、测距、角度测量、剖切等功能,实现问题的直观三维施工交底。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系统架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交底流程中工程概况的操作界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三维批注的操作界面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工程管理的操作界面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交底流程中主要卷册设计要点的操作界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
[0021]请参阅图1

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三维设计成果的变电站施工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移动端、服务端和电脑端,移动端包括全站三维展示、分部工程展示、剖切工具、测量工具和用户登录,服务端包括模型数据、用户管理、权限管理、标准工艺数据和施工图纸,电脑端包括工程管理、标准工艺、全站三维展示、漫游工具、图纸查看、分部工程查看、角色管理、分部工程展示、测量工具和剖切工具,移动端、服务端和电脑端内均通过国网GIM概念梳理同一的模型框架和描述方式,移动端、服务端和电脑端内均通过国网GIM模式生成的三维设计成果,包括了三维模型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维设计成果的变电站施工系统,包括移动端、服务端和电脑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端包括全站三维展示、分部工程展示、剖切工具、测量工具和用户登录,所述服务端包括模型数据、用户管理、权限管理、标准工艺数据和施工图纸,所述电脑端包括工程管理、标准工艺、全站三维展示、漫游工具、图纸查看、分部工程查看、角色管理、分部工程展示、测量工具和剖切工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设计成果的变电站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端、服务端和电脑端内均通过国网GIM概念梳理同一的模型框架和描述方式,所述移动端、服务端和电脑端内均通过国网GIM模式生成的三维设计成果,包括了三维模型和数字化参数,所述移动端、服务端和电脑端内通过国网GIM模式生成的GIM格式文件中,土建部分以IFC格式存储在GIM文件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设计成果的变电站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端、服务端和电脑端的图形平台中植入了基于“树杈场景分割方式”的“三维瓦片处理技术”的程序,在移动端、服务端和电脑端,将一个大场景切割成不同等级不同范围的瓦片,客户端根据当前屏幕显示的区域和视角距离进行动态按需获取,并且在客户端进行加密缓存和同步更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设计成果的变电站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端用户登录后的界面中,包括交底文件、三维批注、交底流程、交底纪要、和其它交底内容,所述交底流程包括工程概况、强制性条文执行情况、执行标准工艺设计、质量通病防治设计措施、主要卷册设计要点和其他,所述交底纪要包括电气设备及材料、防雷接地设施、二次系统设备、建筑物、构支架及设备基础、水工暖通设施和场地及周边设施。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三维设计成果的变电站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要卷册设计要点中包括总平面及竖向设置、站区围墙,大门及边坡挡墙、站区沟道布置及详图、进站通道挡墙、配电装置室建筑、配电装置室结构、警卫室建筑、主变架构,主变基础及防火墙和220KV构支架安装图。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召环谢丹王志鹏陈庆伟李彩红王德祥刘博郭笑晨于翰芬张鑫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智源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