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线机构及应用其的绕线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34772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2 0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绕线机构及应用其的绕线方法,其中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表面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旋转台,且旋转台顶端横向设置有治具,并且治具与旋转台之间进行同向转动,所述旋转台的侧边竖直设置有电机支撑架,且电机支撑架顶端的左侧处横向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侧边驱动连接有翻转板,且翻转板横向位于电机支撑架顶端的右侧处,并且翻转板表面的侧边设置有真空吸头,所述旋转台的侧边设置有第二驱动缸,且第二驱动缸顶端驱动设置有第一驱动缸,所述第一驱动缸顶端驱动设置移动台,且移动台表面的右侧处设置有第四驱动缸,并且第四驱动缸侧边的上下两端分别驱动设置有上夹爪和下夹爪。有上夹爪和下夹爪。有上夹爪和下夹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绕线机构及应用其的绕线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绕线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绕线机构及应用其的绕线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绕线顾名思义就是把线缆或者电线绕起来的意思,把线缆或者电线缠绕起来不仅便于移动和运输,还避免了线缆或者电线打结的情况发生,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绕线机构是至关重要的。传统技术中采用人工操作方式在铁芯上进行绕线,由于人工操作时较难保持每次力度一致,因此衍生出绕线机构进行解决,但现有的绕线机构,在绕线时不具有对线缆或者电线和数据线端部固定的功能,导致在绕线时线缆或者电线和数据线端部掉落无法绕线,降低了绕线机构的实用性,为此提出绕线机构及应用其的绕线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0004]绕线机构,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表面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旋转台,且旋转台顶端横向设置有治具,并且治具与旋转台之间进行同向转动,所述旋转台的侧边竖直设置有电机支撑架,且电机支撑架顶端的左侧处横向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侧边驱动连接有翻转板,且翻转板横向位于电机支撑架顶端的右侧处,并且翻转板表面的侧边设置有真空吸头,所述旋转台的侧边设置有第二驱动缸,且第二驱动缸顶端驱动设置有第一驱动缸,并且第一驱动缸于第二驱动缸的顶端进行前后移动,所述第一驱动缸顶端驱动设置移动台,且移动台表面的右侧处设置有第四驱动缸,并且第四驱动缸侧边的上下两端分别驱动设置有上夹爪和下夹爪。
[0005]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缸与移动台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第六驱动缸,且第六驱动缸于第一驱动缸顶端进行移动,并且通过第六驱动缸驱动移动台进行移动。
[0006]优选地,所述工作台底端横向设置有电机连接座,且电机连接座的底端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顶端驱动设置有第一驱动轮,且第一驱动轮于电机连接座上进行转动,并且第一驱动轮与旋转台之间进行驱动连接,所述旋转台底端设置有与第一驱动轮之间进行驱动连接的第二驱动轮,且第二驱动轮与旋转台之间进行同向转动,并且第一驱动轮与第二驱动轮之间驱动连接设置有皮带。
[0007]优选地,所述第二驱动缸的侧边竖直设置有第三连接架,且第三连接架固定连接于工作台的底端处,并且通过第三连接架使得第二驱动缸固定于工作台的底端处。
[0008]优选地,所述上夹爪侧边竖直设置有切刀,且切刀与下夹爪之间相互对齐,并且通过切刀将铜线缠绕于铁片后进行裁剪;所述翻转板表面横向设置有第五驱动缸,且第五驱动缸顶端的左右两侧驱动设置有夹爪。
[0009]优选地,所述旋转台的侧边设置有第二连接架,且第二连接架的顶端设置有第三驱动缸,所述第三驱动缸的侧边驱动设置有驱动柱,且驱动柱位于治具的侧边处,并且通过第三驱动缸与驱动柱之间的配合将位于治具侧边的铜线推移至铁片侧边。
[0010]优选地,所述工作台表面的侧边设置有第一连接架,且第一连接架的侧边设置有铜线卷置放架,铜线卷置放架内部滚动放置有卷设有铜线的铜线卷,并且铜线卷置放架顶端的左右两侧均斜向设置有第一铜线牵引架,进而通过第一铜线牵引架将铜线卷置放架内部的铜线进行牵引传递。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架的侧边竖直设置有第二铜线牵引架,且第二铜线牵引架位于工作台上,并且第二铜线牵引架的侧边设置竖直设置有第三铜线牵引架,进而通过第二铜线牵引架与第三铜线牵引架之间的配合将第一铜线牵引架牵引传递的铜线进行牵引传递至上夹爪和下夹爪之间。
[0012]一种绕线机构的绕线方法,用于上述所述的绕线机构,其步骤包括:
[0013]S1、铜线牵引:将铜线卷置放架内部置放的铜线分别通过第一铜线牵引架、第二铜线牵引架和第三铜线牵引架进行牵引传递至移动台的侧边;
[0014]S2、铜线夹取:移动台将牵引传递至其侧边的铜线,通过第四驱动缸控制上夹爪和下夹爪将铜线进行夹取;
[0015]S3、铜线夹固传递:通过第二驱动缸驱动第六驱动缸连同第六驱动缸顶端的移动台进行移动并将夹固在移动台上的铜线进行夹固传递至旋转台的侧边;
[0016]S4、铜线二次夹固传递:通过第六驱动缸将移动台连同铜线移动至旋转台顶端治具的侧边处,且第二连接架上的第三驱动缸驱动驱动柱将位于治具侧边的铜线推移至铁片侧边;
[0017]S5、铁片微压限位:电机支撑架顶端的翻转板通过第二电机将真空吸头翻转至治具的顶端,从而对治具上铁片进行微压限位;
[0018]S6、绕线:治具上的铁片微压限位后,旋转台带动治具进行旋转,上夹爪和下夹爪松开对铜线的夹取,铜线缠绕于铁片侧边,绕线完成后,通过上夹爪侧边的切刀进行裁剪;
[0019]S7、成品夹取:通过第五驱动缸与夹爪之间的配合使得翻转板翻转覆盖于治具上时对绕线完成的铁片进行夹取,并通过翻转板再一次翻转复位,从而将绕线完成的铁片从治具上进行搬离。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旋转台带动治具进行转动使得铜线缠绕于铁片侧边,通过第二电机控制翻转板于电机支撑架顶端的右侧处进行翻转并将真空吸头翻转至治具的顶端,从而对治具上铁片进行接触限位,防止治具进行转动时铁片不会发生松动或甩出去;通过上夹爪和下夹爪之间的配合将铜线进行夹取,并通过第一驱动缸与移动台之间的配合将上夹爪和下夹爪之间夹取的铜线运输至治具的侧边,从而使得旋转台带动治具进行旋转时将铜线缠绕于治具上的铁片侧边;通过第五驱动缸与夹爪之间的配合使得翻转板翻转覆盖于治具上时对绕线完成的铁片进行夹取,并通过翻转板再一次翻转复位,从而将铁片从治具上进行搬离。
[0021]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为绕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绕线机构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绕线机构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
[0027]图5为电机连接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6为电机连接座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0029]图7为电机连接座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0030]图8为电机连接座的再一结构示意图。
[0031]图中所示:1、工作台,2、第一连接架,3、铜线卷置放架,4、第一铜线牵引架,5、第二铜线牵引架,6、第三铜线牵引架,7、第一驱动缸,8、电机支撑架,9、第二驱动缸,10、第一电机,11、旋转台,12、第二连接架,13、第三驱动缸,14、驱动柱,15、治具,16、移动台,17、第四驱动缸,18、上夹爪,19、下夹爪,20、切刀,21、第三连接架,22、电机连接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绕线机构,包括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表面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旋转台,且旋转台顶端横向设置有治具,并且治具与旋转台之间进行同向转动,所述旋转台的侧边竖直设置有电机支撑架,且电机支撑架顶端的左侧处横向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侧边驱动连接有翻转板,且翻转板横向位于电机支撑架顶端的右侧处,并且翻转板表面的侧边设置有真空吸头,所述旋转台的侧边设置有第二驱动缸,且第二驱动缸顶端驱动设置有第一驱动缸,并且第一驱动缸于第二驱动缸的顶端进行前后移动,所述第一驱动缸顶端驱动设置移动台,且移动台表面的右侧处设置有第四驱动缸,并且第四驱动缸侧边的上下两端分别驱动设置有上夹爪和下夹爪。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缸与移动台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第六驱动缸,且第六驱动缸于第一驱动缸顶端进行移动,并且通过第六驱动缸驱动移动台进行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底端横向设置有电机连接座,且电机连接座的底端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顶端驱动设置有第一驱动轮,且第一驱动轮于电机连接座上进行转动,并且第一驱动轮与旋转台之间进行驱动连接,所述旋转台底端设置有与第一驱动轮之间进行驱动连接的第二驱动轮,且第二驱动轮与旋转台之间进行同向转动,并且第一驱动轮与第二驱动轮之间驱动连接设置有皮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缸的侧边竖直设置有第三连接架,且第三连接架固定连接于工作台的底端处,并且通过第三连接架使得第二驱动缸固定于工作台的底端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爪侧边竖直设置有切刀,且切刀与下夹爪之间相互对齐,并且通过切刀将铜线缠绕于铁片后进行裁剪;所述翻转板表面横向设置有第五驱动缸,且第五驱动缸顶端的左右两侧驱动设置有夹爪。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台的侧边设置有第二连接架,且第二连接架的顶端设置有第三驱动缸,所述第三驱动缸的侧边驱动设置有驱动柱,且驱动柱位于治具的侧边处,并且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红福
申请(专利权)人:顺盈达东莞市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