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洛索洛芬钠口服溶液中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采用的三元流动相体系解决了辅料在低吸收波段,对已知杂质检测的干扰,从而避免了杂质的漏检及少检的问题,有效解决有关物质测定时,辅料羟苯甲酯对杂质检测的干扰,监测的杂质种类及个数多,各杂质间及杂质与主成分间、杂质与辅料间分离度良好,可以快速准确的监控洛索洛芬钠口服溶液中的有关物质,对洛索洛芬钠口服溶液的质量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意义。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洛索洛芬钠口服溶液中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学药物分析
,具体涉及一种洛索洛芬钠口服溶液中有关物质检测的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洛索洛芬钠口服溶液是日医工株式会社开发的非甾体抗炎药镇痛药,于2012年12月在日本上市,每包含68.1mg洛索洛芬钠水合物(60mg无水物),生产商是日医工株式会社。
[0003]洛索洛芬钠,化学名为2
‑
[4
‑
(2
‑
氧代环戊基甲基)苯基]丙酸钠二水合物,结构式如下:
[0004][0005]目前,关于洛索洛芬钠口服溶液中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鲜有文献报道,且对辅料和关键的及重要的降解产物未进行分析和检测,部分杂质易受辅料峰干扰,对药品质量的评估存在一定的风险。或虽有报道,例如,专利CN 115236255 A公开一种洛索洛芬钠有关物质检测方法,其检测的对象为洛索洛芬钠原料药,但由于洛索洛芬钠口服溶液中含有多种辅料,采用该专利的检测方法,以磷酸水溶液(用磷酸调节pH至2.3~2.7)
‑
乙腈为混合流动相,无论如何调整梯度洗脱程序,均不能解决在检测的过程中特定辅料与某些杂质之间分离度偏低的问题,无法排除辅料对某些杂质的干扰,故不适用于洛索洛芬钠口服溶液中有关物质检测。
[0006]为了保证洛索洛芬钠口服溶液制剂的安全有效,需要对原料药的工艺副产物、降解产物、制剂中的工艺产物和所用的辅料进行梳理,对于洛索洛芬钠口服溶液制剂的质量对比研究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提供一种洛索洛芬钠口服溶液中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检测出的杂质多、灵敏度高、专属性好,各杂质峰之间、主峰及其相邻杂质峰之间的分离度好,有效解决有关物质测定时,辅料羟苯甲酯对杂质检测的干扰,可以快速、有效、准确的监控洛索洛芬钠口服溶液中的有关物质。
[0008]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9]一种洛索洛芬钠口服溶液中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对洛索洛芬钠口服溶液中有关物质进行定量检测,其高效液相色谱条件包括:
[0010]色谱柱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以流动相A、流动相B和流动相C为混合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其中,流动相A为0.05~0.15%磷酸水溶液,以三乙胺调pH值至2.0
‑
4.0;流动相B为乙腈,流动相C为甲醇,在梯度洗脱过程中流动相A、流动相B和流动相C的初始比例为78~82:7~3:15,具体梯度洗脱过程如下:(1)在0
‑
10分钟,流动相A、流动相B和流动相C的
体积比由78~82:7~3:15匀速渐变至70:15:15;(2)在10
‑
40分钟内,流动相A、流动相B和流动相C的体积比由70:15:15匀速渐变至60:25:15;(3)在40
‑
60分钟内,流动相A、流动相B和流动相C的体积比由60:25:15匀速渐变至10:75:15;(4)在60
‑
70分钟内,流动相A、流动相B和流动相C的体积比由10:75:15匀速渐变至78~82:7~3:15;(5)在70
‑
80分钟内,流动相A、流动相B和流动相C的体积比保持78~82:7~3:15不变。
[0011]目前针对洛索洛芬钠原料药中有关物质的检测时,一般选择无甲醇的二元流动相体系,可以实现原料药中大多数有关物质的测定,但是针对含其他辅料的洛索洛芬钠口服溶液,例如,抑菌剂羟苯甲酯干扰本申请中杂质1和杂质6的检测,导致出现杂质漏检的问题,而本申请中采用以流动相A、流动相B和流动相C为混合流动相三元流动相体系,优化梯度洗脱过程中时间和流动相的比例,使得检出的杂质多,主成分及各杂质在该检测方法中保留能力较强,响应较高,各成分间分离良好,有效解决有关物质测定时,辅料对杂质检测的干扰,可以快速准确的监控洛索洛芬钠口服溶液中的有关物质,对洛索洛芬钠口服溶液的质量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001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检测方法,以流动相A、流动相B和流动相C为混合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色谱分析时,选择色谱柱和流动相后,需要确定洗脱过程是等度洗脱或是梯度洗脱,并在洗脱过程中,流动相A、流动相B和流动相C的比例,都会影响分析物在色谱柱上的响应,以及主峰后杂质峰会不会干扰主峰的分析。对于本专利技术而言,洛索洛芬钠口服溶液,辅料包括羟苯甲酯(抑菌剂)、无水乙醇(抑菌增效剂)、丙二醇(抑菌增效剂)、糖精钠(甜味剂)、枸橼酸钠(pH调节剂)、无水枸橼酸(pH调节剂)和香精(矫味剂),辅料量大且种类较多,需要检测的杂质种类多,干扰的因素特别多,梯度洗脱过程的时间和流动相的比例并不是可以随机选择的,是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和分析确定的,否则,主峰附近会出现较大辅料峰,各杂质出峰受辅料峰干扰,在实际样品检测过程中,某些杂质可能会被当成辅料峰扣除,从而产生误判本品质量的严重后果。
[0013]在一种优选方案中,梯度洗脱过程中流动相A、流动相B和流动相C的初始比例为80:5:15,具体梯度洗脱过程如下:(1)在0
‑
10分钟,流动相A、流动相B和流动相C的体积比由80:5:15匀速渐变至70:15:15;(2)在10
‑
40分钟内,流动相A、流动相B和流动相C的体积比由70:15:15匀速渐变至60:25:15;(3)在40
‑
60分钟内,流动相A、流动相B和流动相C的体积比由60:25:15匀速渐变至10:75:15;(4)在60
‑
70分钟内,流动相A、流动相B和流动相C的体积比由10:75:15匀速渐变至80:5:15;(5)在70
‑
80分钟内,流动相A、流动相B和流动相C的体积比保持80:5:15不变。
[0014]在本专利技术中,流动相A为0.05~0.15%磷酸水溶液,以三乙胺调pH值至2.0
‑
4.0;优选地,流动相A为0.1%磷酸水溶液,以三乙胺调pH值至2.3
‑
2.7;更优选地,流动相A为0.1%磷酸水溶液,以三乙胺调pH值至2.5。
[0015]对于本专利技术而言,溶解样品的溶剂是由流动相A和流动相B组成的混合溶液;优选地,在混合溶液中,流动相A和流动相B的体积比为75~85:25~15,可以但不局限于75:25、78:22、80:20、82:18或85:15;为了获得更好的效果,在混合溶液中,流动相A和流动相B的体积比为80:20。
[0016]在一种优选方案中,色谱条件包括:色谱柱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型号为Inertsil ODS
‑
3C18、InertSustain C18和Wondasil C18;优选为InertSustain C18,
色谱柱的长度为250mm,直径为4.6mm,填料粒径为5μm。
[0017]进一步的,检测器的检测波长为220~224nm;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洛索洛芬钠口服溶液中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检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对洛索洛芬钠口服溶液中有关物质进行定量检测,其高效液相色谱条件包括:色谱柱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以流动相A、流动相B和流动相C为混合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所述流动相A为0.05~0.15%磷酸水溶液,以三乙胺调pH值至2.0
‑
4.0;所述流动相B为乙腈,所述流动相C为甲醇,所述梯度洗脱过程中流动相A、流动相B和流动相C的初始比例为78~82:7~3:15,具体梯度洗脱过程如下:(1)在0
‑
10分钟,流动相A、流动相B和流动相C的体积比由78~82:7~3:15匀速渐变至70:15:15;(2)在10
‑
40分钟内,流动相A、流动相B和流动相C的体积比由70:15:15匀速渐变至60:25:15;(3)在40
‑
60分钟内,流动相A、流动相B和流动相C的体积比由60:25:15匀速渐变至10:75:15;(4)在60
‑
70分钟内,流动相A、流动相B和流动相C的体积比由10:75:15匀速渐变至78~82:7~3:15;(5)在70
‑
80分钟内,流动相A、流动相B和流动相C的体积比保持78~82:7~3:15不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洛索洛芬钠口服溶液中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度洗脱过程中流动相A、流动相B和流动相C的初始比例为80:5:15,具体梯度洗脱过程如下:(1)在0
‑
10分钟,流动相A、流动相B和流动相C的体积比由80:5:15匀速渐变至70:15:15;(2)在10
‑
40分钟内,流动相A、流动相B和流动相C的体积比由70:15:15匀速渐变至60:25:15;(3)在40
‑
60分钟内,流动相A、流动相B和流动相C的体积比由60:25:15匀速渐变至10:75:15;(4)在60
‑
70分钟内,流动相A、流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婧,辛妮,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海纳制药有限公司南京一诺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