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面变形缝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34389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2 0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屋面变形缝结构,包括:设在两屋面墙体之间变形缝;对称设在两屋面墙体上的一对挡水返梁;防水装置,其包括:一对分别设在一对挡水返梁上的支座,其包括:设在挡水返梁上面的固定板,其靠近变形缝的一端设有一对位于变形缝内的竖直第一限位滑槽,第一限位滑槽内移动设有齿条,一对齿条之间固定板上方设有与各齿条均连接的支撑板,固定板上设有一对支架,一对支架上转动设有水平转轴,转轴上套设有一对分别与一对齿条啮合的齿轮;铺设在变形缝上面并将变形缝遮挡的主止水带,其两端分别夹设在同侧的固定板和支撑板之间;盖板,其下面与一支撑板的顶端铰接,与另一支撑板的顶端活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可靠,对变形缝的防护效果好。的防护效果好。的防护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屋面变形缝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屋面变形缝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变形缝是考虑建筑物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常会产生变形,导致开裂甚至破坏而在建筑物位于顶部的屋面上预留设置的构造缝,屋面变形缝的设置是为了减少由于温度变化、不均匀沉降、地震等原因在建筑结构内部产生的附加应力。为了防止变形缝中雨水流淌对建筑的楼体产生影响,通常会在变形缝上设置防水设备,对外界的雨水以及杂物进行遮挡。传统的,用于防水的止水带在使用一定时间后会出现老化,若不能及时对其进行更换可能会影响变形缝的防水效果,但传统的防水设备对止水带的安装使得止水带进行更替时操作起来较为复杂,可能需要将整个防水设备拆除,不方便快速地将止水带取出更换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屋面变形缝结构,其将主止水带两端夹设在对应侧固定板和支撑板之间,并使支撑板可上下移动来改变支撑板与固定板对主止水带的夹持状态,实现在不拆除整个防水装置的前提现下对主止水带进行便捷的拆装更换。
[0004]为了实现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屋面变形缝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变形缝,其设置在分离的两屋面墙体之间;一对挡水返梁,其对称设置在两屋面墙体上所述变形缝的两侧;防水装置,其包括:一对支座,其分别设置在一对挡水返梁上,所述支座包括:固定板,其水平设置在所述挡水返梁上面,所述固定板靠近所述变形缝的一端设置有一对位于所述变形缝内的竖直第一限位滑槽,所述第一限位滑槽内移动设置有齿条,一对齿条之间所述固定板上方设置有与各齿条上部均连接的竖直支撑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一对支架,一对支架上转动设置有水平转轴,所述转轴上套设有一对分别与一对齿条啮合的齿轮;主止水带,其铺设在所述变形缝上面并将所述变形缝遮挡,且其两端分别夹设在同侧的固定板和支撑板之间;盖板,其下面与一支撑板的顶端铰接,与另一支撑板的顶端活动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变形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上设置有与其同轴的第一限位孔,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多个位于所述限位孔转动轨迹上的限位凹槽,所述第一限位孔内移动插设有第一限位杆。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变形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多个定位杆,所述主止水带靠近其两侧边缘设置有多个定位孔,所述定位杆插设在其对应的定位孔内。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变形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下面设置有与所述变形缝延伸方向垂直的一对第一移动滑槽,所述第一移动滑槽的两端均设置有挡板,一对第一移动滑槽内移动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移动滑槽垂直的一对第二移动滑槽,一对第二移动滑槽内移动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另一支撑板的顶端铰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变形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装置还包括:一对侧止水带,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他维斌史志强钟春花石吉林刘环宇卢兆新黄漫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