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形缝系统及其变形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9741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形缝系统及其变形缝装置,包括混凝土层、钢筋层、第一防水层、角钢层、泡沫组件和预埋件,混凝土层开设有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和第三容纳腔,钢筋层和角钢层与第一容纳腔的内壁贴合,角钢层和钢筋层之间通过第一防水层填充。使用时,通过钢筋层、角钢层层和预埋件为变形缝提供强度,通过泡沫组件和第三容纳腔为变形缝提供受力发生形变的空间,既保证了减振效果,也避免出现混凝土层塌方的情况,当出现下雨或其他积水情况时,通过第一延伸部防止水流进入角钢层或预埋件,在第一容纳部的作用下防止水流进入第三容纳腔内,从而确保了变形缝内防水性,达到了在低成本的结构中兼顾变形效果和防水性的效果。和防水性的效果。和防水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形缝系统及其变形缝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形缝系统及其变形缝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为了更好的集约利用土地,拓展提升城市功能,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优化城市界面,增强轨道交通事业自身造血机能,全国近年结合轨道交通车辆基地上盖和周边土地进行综合开发利用项目方兴未艾。而在车辆段上盖房屋的过程中,而车辆段上行驶的汽车、消防车等各种车辆容易产生地面的振动,因此建造房屋的地面需要设置变形缝,变形缝将地面产生的形变吸收从而提高地面的稳定性,而变形缝当中容易发生漏水情况,从而影响轨道交通和房屋的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兼顾变形效果和防水性的变形缝系统及其变形缝装置。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变形缝系统及其变形缝装置,包括混凝土层、钢筋层、第一防水层、角钢层、泡沫组件和预埋件,所述混凝土层开设有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和第三容纳腔,所述钢筋层和所述角钢层与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内壁贴合,所述角钢层和所述钢筋层之间通过所述第一防水层填充;
[0005]所述第一防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形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层、钢筋层、第一防水层、角钢层、泡沫组件和预埋件,所述混凝土层开设有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和第三容纳腔,所述钢筋层和所述角钢层与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内壁贴合,所述角钢层和所述钢筋层之间通过所述第一防水层填充;所述第一防水层包括第一延伸部和第一容纳部,所述第一延伸部固定于所述钢筋层和所述角钢层之间,所述第一容纳部为弧形,且所述第二容纳腔和所述第三容纳腔之间通过所述第一容纳部阻隔,所述泡沫组件填充于所述第二容纳腔,所述预埋件埋设于所述混凝土层且焊接于所述角钢层远离所述钢筋层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缝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防水层,所述第二防水层包括第二延伸部和第二容纳部,所述第二防水层埋设于所述混凝土层内,所述第二容纳部连接于所述第二延伸部的一端,所述第二容纳部设于所述第三容纳腔内且与所述第一容纳部的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层和所述角钢层之间开设有间隙,所述间隙与所述第一容纳腔相连,所述间隙采用密封胶填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惠菁钟献荣陈杰超王维俊邓韵言郭进军陈祥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