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对多高效快速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4369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2 0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一对多高效快速充电桩,包括底座、充电桩壳体以及冷却装置,所述充电桩壳体沿阵列分部设置在底座上,充电桩壳体两侧的侧壁上设有固定套,固定套的周围设有均匀分部的出气孔,冷却装置包括连接套、驱动套、第一电机、传动机构以及锁紧架,所述冷却装置能够对充电桩壳体内部进行充分冷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同时为多辆汽车进行充电,使用更加方便,同时具有高效冷却机构,提高对充电桩的冷却效果,避免充电桩损坏,提高充电效率。提高充电效率。提高充电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对多高效快速充电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充电桩
,具体涉及的是一种一对多高效快速充电桩。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传统汽车所需石油资源的消耗,以及即将面临的匮乏问题,大力发推动和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进程,实现节能减排的技术革新,同时保护自然环境,带动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除石油、汽油以外的能源来作为汽车发动机动力源的汽车,在新能源汽车中以绝大多数是采用电力作为汽车的动力源,因此,在我国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在大环境下,作为以电力为动力源的新能源汽车,以及与其配套必备的辅助供电用的充电桩,在我国也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充电桩类似于加油站的加油机,主要作为汽车的充电使用。
[0003]现有的充电桩一般分为立式充电桩或者挂式充电桩,现有的充电桩主要为一对二的形式,最多只能同时对两辆新能源汽车进行充电。然而现有的充电站停车位较多,传统的充电桩无法满足多辆汽车同时充电的需求,使用较为不便。并且现有的充电站大多设置在户外,在高温天气太阳照射下或者在长期充电过程中,充电桩内部的充电组件容易发热,若温度过高,充电桩会开启保险停机功能,从而中断充电过程,这样就大大降低了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效率。
[0004]有鉴于此,本申请人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对多高效快速充电桩,能够同时为多辆汽车进行充电,使用更加方便,同时具有高效冷却机构,提高对充电桩的冷却效果,避免充电桩损坏,提高充电效率。
[0006]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是:
[0007]一种一对多高效快速充电桩,包括底座、充电桩壳体以及冷却装置,所述充电桩壳体沿阵列分部设置在底座上,充电桩壳体两侧的侧壁上设有固定套,固定套的周围设有均匀分部的出气孔,冷却装置包括连接套、驱动套、第一电机、传动机构以及锁紧架,连接套固定安装在固定套内,驱动套套设在连接套的后端,锁紧机架安装在充电桩壳体上对连接套和驱动套进行固定,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在连接套内,第一电机包括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第一输出轴伸出连接套的前端并安装有若干个第一叶片,所述传动机构安装在第二输出轴上,第二输出轴通过传动机构带动驱动套转动,所述驱动套上设有若干个第二叶片。
[0008]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套设有安装槽,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设在安装槽内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套设在第二输出轴上,第二齿轮设在安装槽内转动连接,所述驱动套上设有内齿圈,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传动,第二齿轮与内齿圈啮合传动,所述连接套的外侧壁还设有为内齿圈提供让位的让位槽。
[0009]进一步的,所述锁紧架包括锁紧螺钉和压板,所述压板通过锁紧螺钉锁固在充电
桩壳体上,所述压板与驱动套的后端转动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驱动套设有微型泵和储液腔,所述压板上设有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第二叶片内设有导液流道,所述微型泵安装在驱动套的后端,微型泵的进水端与进液管连接,微型泵的出液端与储液腔连通,所述储液腔与各导液流道通过进液孔连通,驱动套的后侧壁设有与导液流道连通的出液孔,所述压板内设有环形流道,所述环形流道与出液孔连通,所述出液管与环形流道连通。
[0011]进一步的,所述驱动套于第二叶片的下端设有嵌槽,所述嵌槽内嵌设有冷却片。
[0012]进一步的,相邻的所述第二叶片之间设有若干个刮板,所述刮板沿驱动套的中轴线方向排列设置,刮板之间通过连接柱连接,刮板的两侧设有与第二叶片侧壁贴合的橡胶板,所述固定套上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驱动各刮板进行水平移动。
[0013]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导向柱、抵顶弹簧、环形波浪凸台、抵顶柱以及滚珠,所述驱动套的后端设有抵顶凸台,所述导向柱水平设在抵顶凸台上,所述抵顶凸台穿过位于最后端的刮板滑动连接,抵顶弹簧套设在导向柱上,抵顶弹簧的两侧分别与抵顶凸台和刮板抵顶,环形波浪凸台安装在固定套的后侧面,环形波浪凸台设有弧形导向面,抵顶柱设在位于最前端的刮板上,滚珠安装在抵顶柱内,所述滚珠与弧形导向面滚动连接。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在底座上设有多个充电桩,能够同时满足多辆汽车同时充电,并且本专利技术充电桩外壳上装设有冷却装置,能够对充电桩壳体进行充分冷却,提高充电桩的冷却效果,避免充电桩损坏,提高充电效率。此外,于第二叶片上设有刮板和橡胶板,通过驱动机构驱动刮板和橡胶板反复运动能够刮除第二叶片上的杂物,避免第二叶片工作时将杂物和灰尘吹入充电桩外壳内,防止充电桩外壳内的充电组件发生静电损坏。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外形结构立体图。
[0016]图2为冷却装置的外形结构立体图。
[0017]图3为冷却装置的另一外形结构立体图。
[0018]图4为冷却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图4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0020]图6为充电桩壳体的结构正视图。
[0021]图7为充电桩壳体的剖面结构侧视图。
[0022]图8为图7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0023]图9为限位套与支撑杆的连接结构剖面示意图。
[0024]图中:
[0025]底座1、充电桩壳体2、固定套21、出气孔22、滑轨23、
[0026]安装架24、限位套25、压力传感器26、压力杆27、冷却装置3、连接套31、安装槽311、驱动套32、第二叶片321、
[0027]导液流道3211、进液孔3212、出液孔3213、储液腔322、
[0028]抵顶凸台323、第一电机33、第一输出轴331、第二输出轴332、第一叶片333、锁紧架34、环形流道3423、锁紧螺钉341、
[0029]压板342、进液管3421、出液管3422、第一齿轮351、
[0030]第二齿轮352、内齿圈353、微型泵36、冷却片37、刮板41、
[0031]连接柱42、橡胶板43、导向柱44、抵顶弹簧45、
[0032]环形波浪凸台46、抵顶柱47、滚珠48、缓冲壳套5、前挡板51、导向槽511、缓冲气垫512、侧滑板52、导滑块521、支撑杆6、抵顶块61、缓冲块62、穿孔621、弧形块63、弹力绳64、
[0033]缓冲机构7、安装杆71、第一调节块72、第二调节块73、
[0034]缓冲顶杆74、锁紧螺母711、拉簧75、导向轮76、缓冲弹簧77。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为了进一步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阐述。
[0036]如图1

9所示,一种一对多高效快速充电桩,包括底座1、充电桩壳体2以及冷却装置3,所述充电桩壳体2沿阵列分部设置在底座1上,充电桩壳体2用于安装充电组件和充电枪,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充电桩壳体2两侧的侧壁上设有固定套21,固定套21的周围设有均匀分部的出气孔22,冷却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对多高效快速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充电桩壳体以及冷却装置,所述充电桩壳体沿阵列分部设置在底座上,充电桩壳体两侧的侧壁上设有固定套,固定套的周围设有均匀分部的出气孔,冷却装置包括连接套、驱动套、第一电机、传动机构以及锁紧架,连接套固定安装在固定套内,驱动套套设在连接套的后端,锁紧机架安装在充电桩壳体上对连接套和驱动套进行固定,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在连接套内,第一电机包括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第一输出轴伸出连接套的前端并安装有若干个第一叶片,所述传动机构安装在第二输出轴上,第二输出轴通过传动机构带动驱动套转动,所述驱动套上设有若干个第二叶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对多高效快速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设有安装槽,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设在安装槽内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套设在第二输出轴上,第二齿轮设在安装槽内转动连接,所述驱动套上设有内齿圈,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传动,第二齿轮与内齿圈啮合传动,所述连接套的外侧壁还设有为内齿圈提供让位的让位槽。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对多高效快速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架包括锁紧螺钉和压板,所述压板通过锁紧螺钉锁固在充电桩壳体上,所述压板与驱动套的后端转动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一对多高效快速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套设有微型泵和储液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发彬王伟艺黄江滨
申请(专利权)人:蓉中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