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碳排放时空分布监测建模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4140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2 09:21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碳排放时空分布监测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基于后悔理论对用户的充电需求决策进行模拟,构建充电需求决策模型;基于出行链理论对用户的出行随机特性进行分析,构建用户出行行为模型;基于所述充电需求决策模型和所述用户出行行为模型,采用蒙特卡洛方法进行随机抽样,获取单辆电动汽车的充电负荷时空分布,叠加所有电动汽车充电负荷,获取某时间空间范围内的电动汽车总充电负荷,结合电动汽车总充电负荷与该地区电力行业平均碳排放因子,计算电动汽车碳排放时空分布及排放总量。碳排放时空分布及排放总量。碳排放时空分布及排放总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汽车碳排放时空分布监测建模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件涉及计算机
,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碳排放时空分布监测建模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数据报告显示,2018至2020年这三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数量以及销售数额均居于世界第一。EV具有灵活性以及集群后的储能特性,在电网中既可以作为用户侧的柔性负荷,也可作为分布式电源设备,EV合理充电策略不仅可帮助缓解电网用电负荷及削峰填谷,还可为电网提供调频和备用等辅助服务。然而,如何进行合理的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及碳排放监测有效建模,是当前EV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前提。
[0003]在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的时间分布建模方面,根据EV的不同使用方式将EV进行分类分析产生不同的充电功率,利用蒙特卡洛方法抽取EV的起始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SOC)、起始充电时间,从时间尺度上实现电动汽车的充电负荷计算。现有技术则利用蒙特卡洛方法在时间尺度上计算充电负荷,通过引入用户的出行特性将用户的充电时间细分为三类,使得EV充电负荷模型更贴近实际。电动汽车出行数据较少的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碳排放时空分布监测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基于后悔理论对用户的充电需求决策进行模拟,构建充电需求决策模型;步骤2,基于出行链理论对用户的出行随机特性进行分析,构建用户出行行为模型;步骤3,基于所述充电需求决策模型和所述用户出行行为模型,采用蒙特卡洛方法进行随机抽样,获取单辆电动汽车的充电负荷时空分布,叠加所有电动汽车充电负荷,获取某时间空间范围内的电动汽车总充电负荷,结合电动汽车总充电负荷与该地区电力行业平均碳排放因子,计算电动汽车碳排放时空分布及排放总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具体包括:步骤11,抽取当前辆电动汽车的出行链,获取该辆电动汽车的基本出行信息,根据所述基本出行信息计算该辆电动汽车的起始荷电状态SOC,其中,所述基本出行信息具体包括:电动汽车起始出发点,起始出发时间,出行链停驻点信息,终点位置,包括终点在内的停驻点个数N;步骤12,设置后悔度初始值;步骤13,计算该辆电动汽车当前时刻的SOC,读取当前时刻的电价,计算该辆电动汽车充电至充满所需的充电时间,以及该辆电动汽车充电至满足用户心理预期电量所需的充电时间,读取该辆电动汽车在该停驻点的停驻时间,根据后悔度函数,计算电动汽车在t时刻在驻点n进行充电决策的后悔度值RU(n,t);步骤14,如果电动汽车在t时刻在驻点n进行充电决策的后悔度值小于RUmin,则使用该后悔度值替换RUmin,否则转到下一个驻点,并执行步骤13,其中,RUmin表示当前的最小后悔度值。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基本出行信息计算该辆电动汽车的起始荷电状态SOC具体包括:基于公式1,根据所述基本出行信息计算该辆电动汽车的起始荷电状态SOC:其中,μ为起始SOC的平均值;σ为标准差;计算该辆电动汽车当前时刻的SOC具体包括:根据公式2计算电动汽车抵达当前停驻点的SOC:其中,为从上一个停驻点出发的时间;为到达当前停驻点的时间;ω
d
为从停驻点S

1到停驻点S之间路段的每公里耗量;l
d
为从停驻点S

1到停驻点S之间路段的行驶距离;E
b
为电池的荷电总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具体包括:步骤31,设定电动汽车总量;步骤32,读取第j辆电动汽车的数据信息,其中,所述数据信息包括该辆电动汽车所处
的地块位置以及行程开始的时刻;步骤33,基于所述用户出行行为模型,通过蒙特卡洛方法抽取第j辆电动汽车的出行链,读取出行链信息;步骤34,当电动汽车达到第h个停驻点时,基于所述充电需求决策模型判断当前停驻点是否需要充电,如果决策信息为需要充电,则更新车辆的剩余SOC信息以及更新车辆充电时所属地块的充电负荷信息,如果决策信息为不需要充电,则该辆电动汽车的剩余SOC信息不变,车辆停驻点所在地块充电负荷信息保持不变;步骤35,在车辆去往下一个停驻点时,重复步骤34,直至车辆行程结束回到出行链的终点所在地块,整个出行行为结束后,根据用户最后基于所设定的SOC阈值进行是否需要充电决策判断,更新车辆荷电状态信息SOC,更新该地块充电负荷信息;步骤36,读取下一辆电动汽车的信息,重复步骤32到步骤35,直至模拟完所有电动汽车的充电行为;步骤37,统计各地块的电动汽车总充电负荷;步骤38,将所述电动汽车总充电负荷乘以各地区电力行业碳排放因子,得到各地块的电动汽车碳排放量。5.一种电动汽车碳排放时空分布监测建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需求决策模块,用于基于后悔理论对用户的充电需求决策进行模拟,构建充电需求决策模型;用户出行行为模块,用于基于出行链理论对用户的出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德香傅成程周春雷吕干云刘键烨尹莞婷宣东海张贻红陈建黄宇腾何东张澄心严家祥王嘉琦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