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落石冲击棚洞结构及其锚固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4018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2 09: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落石冲击棚洞结构及其锚固组件,包括:支撑扩展机构;支撑扩展机构包括由若干钢构件拼接而成的架体;顶部防护机构;顶部防护机构一端和架体位于道路临边侧的一端铰接;顶部防护机构另一端通过顶棚角度调节机构和架体另一端连接;顶棚角度调节机构;顶棚角度调节机构的两端分别和顶部防护机构与架体另一端铰接,并用于带动顶部防护机构另一端绕自身一端转动;锚固支护机构;锚固支护机构包括设置于支撑扩展机构上的框架,框架上连接有锚固组件,锚固组件锚固于边坡。采用本方案,能将抗落石冲击棚洞结构设置在小型非标准道路上具有落石和塌方风险的路段,可有效降低或者避免小型非标准道路上的飞石或坍塌造成的危害。成的危害。成的危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落石冲击棚洞结构及其锚固组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安全防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落石冲击棚洞结构及其锚固组件。

技术介绍

[0002]棚洞是棚子式的洞子,一般是修建在落石多发或可能塌方的路段,用以保护行车或行人的安全,设置棚洞的路段多有飞石和塌方的危险和趋势,施工时难以一次开挖到位和形成整体施工场地,或内外墙底基础软硬差别较大,不适宜修建明洞的地段,也多用于基岩埋深大,有条件进行桩基施工的路段,尤其是在地质为膨胀性粘土和膨胀性强分化岩的路段,由于土体内夹杂大小不一的坚硬沙岩石块,土体内裂隙水丰富,路基大面积开挖时,极易造成塌方和滑坡,大面积开挖极其困难,且施工隐患很大,如使用明洞施工则难以实施,造价高、工期长,需采用棚洞方式缩短工期、降低工程造价。
[0003]目前,棚洞多设置在大型标准路段,在广大山区、丘陵、高原甚至峡谷地区,除大型标准公路外,还自然形成或修建了大量的山路、便道等小型非标准道路以满足当地居民的交通需求,小型道路在自然形成或修建、维护过程中,也常需削山造坡、挖堑高填,因此也存在为数不少的具有落石和塌方危险的边坡或路段,且由于小型道路上步行或乘用非机动交通工具的行人更多,反而具有更大的人员伤亡风险,因此也需要设置相应的防护设施,小型非标准道路所在地区的交通条件多不便,施工材料难以运输,大型施工机械也难以进场和展开,建设较为标准的砼工结构棚洞的难度较大、造价较高且工期较长,因此施工简易性和扩展性较好的钢结构棚洞成为特殊地形小型非标准道路防护设施的较好选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落石冲击棚洞结构及其锚固组件,采用本方案,能将抗落石冲击棚洞结构设置在小型非标准道路上具有落石和塌方风险的路段,由于使用钢结构,施工较为便利,工期短、成本低,可有效降低或者避免小型非标准道路上的飞石或坍塌造成的危害,保障居民的安全通行,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0005]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抗落石冲击棚洞结构,包括:
[0007]支撑扩展机构;所述支撑扩展机构包括由若干钢构件拼接而成的架体;
[0008]顶部防护机构;所述顶部防护机构一端和所述架体位于道路临边侧的一端铰接;所述顶部防护机构另一端通过顶棚角度调节机构和所述架体另一端连接;
[0009]顶棚角度调节机构;所述顶棚角度调节机构的两端分别和所述顶部防护机构与架体另一端铰接,并用于带动所述顶部防护机构另一端绕自身一端转动;
[0010]锚固支护机构;所述锚固支护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扩展机构上的框架,所述框架上连接有锚固组件,所述锚固组件锚固于边坡。
[0011]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由于小型道路上步行或乘用非机动交通工具的行人更多,反
而具有更大的人员伤亡风险,因此也需要设置相应的防护设施,小型非标准道路所在地区的交通条件多不便,施工材料难以运输,大型施工机械也难以进场和展开,建设较为标准的砼工结构棚洞的难度较大、造价较高且工期较长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落石冲击棚洞结构,采用本方案,能将抗落石冲击棚洞结构设置在小型非标准道路上具有落石和塌方风险的路段,由于使用钢结构,施工较为便利,工期短、成本低,可有效降低或者避免小型非标准道路上的飞石或坍塌造成的危害,保障居民的安全通行,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0012]具体方案中,包括支撑扩展机构、顶部防护机构、顶棚角度调节机构和锚固支护机构,使用时,适当开挖路边外山体或高地的坡脚,尽量将待施工路段取直,如果实在难以取直,则要适当改变顶部防护板的形状,使整个棚洞顶部齐平并大致拼接;随后根据实际情况以一定的密度或远近规律设置若干个桩基,将若干钢构件相互拼接形成支撑扩展机构,其多采用各方向上抗拉抗压抗弯能力都较强的H型钢构建,可有效降低施工难度和成本,随后再埋入相应的桩基内即可,从而实现了在小型非标准道路上搭建棚洞结构的可能;随后安装顶部防护机构和顶棚角度调节机构,其中顶棚角度调节机构能根据现场的实际支护情况,有效挡落飞石或塌方土石,保障道路畅通和行人安全,最后再通过锚固支护机构对整个支撑扩展机构进行锚固和支护;锚固支护机构可以有效地对棚洞外的边坡实施支护,进一步避免塌方,保持边坡稳定和棚洞稳固。
[0013]进一步优化,所述架体包括竖向支架,所述竖向支架包括若干位于道路临坡侧的第一支架,和若干位于道路临边侧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通过横架连接;所述横架包括第一横架和第二横架,所述第一横架和第二横架相向远离的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所述第一横架和第二横架相向靠近的一端之间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横架和第二横架之间的距离可调;通过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进行支撑,并通过横架进行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的稳固;其中第一横架和第二横架之间的间距可调,通过拉开第一横架和第二横架的连接端的距离,以适当根据施工道路的具体情形扩大棚洞结构的跨度。
[0014]进一步优化,所述架体还包括第一斜架和第二斜架,所述第一斜架设于所述第一支架远离道路的一侧,所述第二斜架设于所述第二支架远离道路的一侧;所述第一斜架和第一支架下端之间、所述第二斜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下端之间均构成三角支撑结构;所述第一斜架下端、第二斜架的下端分别和所述第一支架下端、第二支架下端均埋固于桩基;第一斜架下端、第二斜架的下端分别和第一支架下端、第二支架下端一并埋固入桩基中,第一斜架和第二斜架可进一步为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提供支撑力,使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更加稳固。
[0015]进一步优化,所述架体还包括第三斜架和加固横杠,所述第三斜架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架和所述第二横架之间;所述加固横杠连接于相邻所述第二支架之间,所述加固横杠横向、纵向或斜向设置;其中第三斜架可以使第二支架和第一横架的连接更加稳固;视具体情况需要,加固横杠可设置横向、纵向或者斜向,多角度加固若干个第二支架之间的连接稳固度,提高棚洞结构整体的结构稳定性。
[0016]进一步优化,所述架体还包括第一连接板,所述横架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前侧;所述第一连接板内侧带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上侧贴合于所述横架下侧,所述
定位块的远离道路的一侧贴合于所述第一支架或第二支架靠近道路的一侧;其中第一连接板配合螺栓螺母或铆钉可以牢固地连接第一支架上端和第一横架一端、第二横架一端和第二支架上端,定位块可以限制确定连接角度,使棚洞整体结构更加稳固。
[0017]进一步优化,所述架体还包括挡板,相邻所述第一支架之间均设有挡板;挡板可以有效防止路边外的边坡上的泥石滑落到路面上,影响通行。
[0018]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横架和第二横架均采用H型钢,所述第一横架和第二横架两侧的翼缘板之间均可拆卸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横架和第二横架的腹板两侧之间均可拆卸连接有第三连接板;视具体情况需要,可通过适当延长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的方式,适当拉开第一横架和第二横架的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落石冲击棚洞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扩展机构(100);所述支撑扩展机构(100)包括由若干钢构件拼接而成的架体;顶部防护机构(200);所述顶部防护机构(200)一端和所述架体位于道路临边侧的一端铰接;所述顶部防护机构(200)另一端通过顶棚角度调节机构(300)和所述架体另一端连接;顶棚角度调节机构(300);所述顶棚角度调节机构(300)的两端分别和所述顶部防护机构(200)与架体另一端铰接,并用于带动所述顶部防护机构(200)另一端绕自身一端转动;锚固支护机构(400);所述锚固支护机构(400)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扩展机构(100)上的框架(430),所述框架(430)上连接有锚固组件,所述锚固组件锚固于边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落石冲击棚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包括竖向支架,所述竖向支架包括若干位于道路临坡侧的第一支架(110),和若干位于道路临边侧的第二支架(120),所述第一支架(110)和第二支架(120)之间通过横架连接;所述横架包括第一横架(130)和第二横架(140),所述第一横架(130)和第二横架(140)相向远离的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110)和第二支架(120)上,所述第一横架(130)和第二横架(140)相向靠近的一端之间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横架(130)和第二横架(140)之间的距离可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落石冲击棚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还包括第一斜架(111)和第二斜架(121),所述第一斜架(111)设于所述第一支架(110)远离道路的一侧,所述第二斜架(121)设于所述第二支架(120)远离道路的一侧;所述第一斜架(111)和第一支架(110)下端之间、所述第二斜架(121)和所述第二支架(120)下端之间均构成三角支撑结构;所述第一斜架(111)下端、第二斜架(121)的下端分别和所述第一支架(110)下端、第二支架(120)下端均埋固于桩基。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落石冲击棚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还包括第三斜架(122)和加固横杠(123),所述第三斜架(122)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架(120)和所述第二横架(140)之间;所述加固横杠(123)连接于相邻所述第二支架(120)之间,所述加固横杠(123)横向、纵向或斜向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落石冲击棚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还包括第一连接板(150),所述横架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连接板(150)和所述第一支架(110)和第二支架(120)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150)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110)和第二支架(120)前侧;所述第一连接板(150)内侧带有定位块(151),所述定位块(151)的上侧贴合于所述横架下侧,所述定位块(151)的远离道路的一侧贴合于所述第一支架(110)或第二支架(120)靠近道路的一侧。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落石冲击棚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还包括挡板(160),相邻所述第一支架(110)之间均设有挡板(160)。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落石冲击棚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架(130)和第二横架(140)均采用H型钢,所述第一横架(130)和第二横架(140)两侧的翼缘板之间均可拆卸连接有第二连接板(170);所述第一横架(130)和第二横架(140)的腹板两侧之间均可拆卸连接有第三连接板(180)。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落石冲击棚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棚角度调节机构(300)包括挡块(310)、滑块(320)、第一弹簧(330)和弹性支撑组件(350),所述架体上带
有横跨道路的横杆,所述挡块(310)设于所述横杆靠近临坡侧的端部上侧,所述挡块(310)内侧设有固定板(311),所述固定板(311)通过所述第一弹簧(330)和滑块(320)连接;所述滑块(320)能沿所述横杆长度方向移动;所述横杆上侧带有沿自身长度方向设置的槽孔(131),所述滑块(320)通过槽孔(131)和所述锚固支护机构(400)连接;所述弹性支撑组件(350)下端和所述滑块(320)铰接,所述弹性支撑组件(350)上端和所述顶部防护机构(200)另一端铰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抗落石冲击棚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320)远离所述第一弹簧(330)的一端带有两个第一定位板(321),两个所述第一定位板(321)分设于所述槽孔(131)两侧,沿所述第一定位板(3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潇翔肖华波张一希蔡斌任华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