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局部房间地震加速度的模块化布置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3971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2 09: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降低局部房间地震加速度的模块化布置的结构,包括:主体结构和隔震结构,隔震结构包括隔震支座、边框梁、柔性填充件、预制叠合隔震板和隔音柔性填充件,隔震支座和隔音柔性填充件通过主体结构支承,预制叠合隔震板用于支承所述边框梁,边框梁被支承在隔震支座上,柔性填充件设置在主体结构和隔震结构之间,用于封堵主体结构的侧面和隔震结构侧面的空隙,隔震支座减低了预制叠合隔震板的竖直方向的地震加速度,隔震支座加上柔性填充件的缓冲作用减低了预制叠合隔震板的水平方向的地震加速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主体结构受到地震作用,隔震结构及隔震结构上的设备所受到的地震加速度减少。受到的地震加速度减少。受到的地震加速度减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低局部房间地震加速度的模块化布置的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工程抗震结构体系的
,具体涉及一种降低局部房间地震加速度的模块化布置的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除了传统抗震设计,各类耗能减振装置和新型结构体系日益受到学术和工程界的关注,如采用阻尼器的耗能减震技术、采用隔震支座的隔震技术、采用吸振器的调频减震以及自复位结构、摇摆结构等,积极应对这些地震灾害是构建城乡防震减灾体系的重要工作。在土木工程领域,应对地震灾害的抗震理念经历了从增大截面的“抗震”、到附加耗散能量的“减震”和隔离地面振动的“隔震”的发展,近年来,又朝着“可恢复功能”的方向发展。
[0003]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结构抗震技术的持续进步,人们对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当前结构振动控制技术在建筑结构中的工程应用越来越多。实践中较为常用的振动控制技术主要是被动控制技术,主要包括隔震、消能减震和调谐减震等。
[0004]地震过程中的建筑结构会受到地震力的作用,地震对建筑结构的作用力有竖直方向的力和水平方向的力,使建筑结构具有地震加速度,目前国家《基于保持建筑正常使用功能的抗震技术导则》针对“两区八类”重点建筑特别是应急指挥中心,医院的主要建筑,应急避难场所建筑,广播电视建筑等提出了楼面水平加速度控制,如I类建筑在设防地震下的加速度不宜大于0.2g,而高烈度区尤其9度区的医院高层建筑,很难满足该要求。而医疗建筑中手术室、治疗室等模块化房间在地震下的使用功能不能中断。因此,亟待需要在加速度敏感的房间通过引入隔震技术,通过局部房间的结构模块化布置以及构造来降低房间的地震加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土木建筑在受到地震时很难降低其内部房间所受到的地震加速度,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局部房间地震加速度的模块化布置的结构,本专利技术在主体结构不变的情况下,隔震结构可拆卸的安装在主体结构上,主体结构在到受地震的作用时,隔震结构以及隔震结构上的设备所受到的地震加速度减小。
[0006]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降低局部房间地震加速度的模块化布置的结构,包括:主体结构和隔震结构;
[0008]所述隔震结构包括隔震支座、边框梁、柔性填充件、预制叠合隔震板和隔音柔性填充件;
[0009]所述隔震支座和隔音柔性填充件通过主体结构支承,预制叠合隔震板用于支承所述边框梁,边框梁被支承在所述隔震支座上;
[0010]所述柔性填充件设置在主体结构和隔震结构之间,用于封堵主体结构的侧面和隔震结构侧面的空隙。
[0011]所述主体结构包括:牛腿、预制防水板、支撑梁、框架柱和隔墙;
[0012]所述支撑梁插接设置在所述框架柱的内侧,支撑梁的一端连接设置有所述牛腿,牛腿用于支承部分所述隔震支座和所述预制防水板的前后左右四侧;
[0013]预制防水板支承隔震支座剩下的部分,预制防水板支承所述隔音柔性填充件;
[0014]所述隔墙设置在框架柱的内侧面上,隔墙与框架柱一体成形设置,隔墙与柔性填充件紧贴,柔性填充件用于封堵隔墙与所述预制叠合隔震板,柔性填充件用于封堵框架柱与预制叠合隔震板,柔性填充件还用于封堵隔震支座和支撑梁,柔性填充件可缓冲隔震支座受到的水平地震力。
[0015]所述边框梁在所述预制叠合隔震板前后左右四侧的下端面向下延伸设置,边框梁的内侧面包围所述隔音柔性填充件的四周外侧面,隔震板的下端面与隔音柔性填充件的上端面接触,隔音柔性填充件为海绵材料,隔音柔性填充件内开设一柔性管道,柔性管道开设到隔震支座处和预制叠合隔震板的内部,边框梁的外侧面与所述柔性填充件贴合。
[0016]所述隔震支座用于支撑所述边框梁,边框梁的内部设置有用于连接边框梁与隔震支座的锚固件,或所述牛腿的上侧设置所述锚固件,锚固件连接隔震支座,隔震支座起到降低了边框梁和预制叠合隔震板的水平及竖直方向的地震加速度的作用,隔音柔性填充件起到填充边框梁、预制叠合隔震板和预制防水板之间形成的空腔的作用,隔音并减低隔震结构与主体结构碰撞。
[0017]所述牛腿的内上侧紧固设置有角钢,所述角钢支撑于所述预制防水板的下端面。
[0018]所述预制防水板的厚度至少大于80mm。
[0019]所述柔性填充件的厚度至少大于100mm,起到缓冲或减少边框梁和预制叠合隔震板的水平方向移动速度,避免与支撑梁、框架柱和隔墙碰撞。
[0020]所述隔震支座的直径在200~300mm的范围内,可采用成熟的叠成的橡胶支座,支承隔震结构的隔震支座的直径及数量取决于隔震结构的重量、承载力及位移需求要满足现行的规范要求。
[0021]所述主体结构具有支撑梁、框架柱和隔墙,所述隔墙位于所述支撑梁的上端,支撑梁与隔墙通过所述框架柱隔开。
[0022]所述主体结构具有牛腿和支撑梁,所述牛腿和支撑梁一体成型设置成“L”字型的结构,支撑梁的横截面积大于牛腿的横截面积。
[0023]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0024]本专利技术的隔震结构可拆卸的安装在主体结构上,在不改变主体结构形式的情况下,通过设置隔震结构减小了因主体结构受地震产生的加速度,房间内的隔震结构上的重要设备或功能设备受到的地震加速度减小,房间内的重要设备或功能设备可以不间断,具体是隔震结构的隔震支座(弹性件)和隔音柔性填充件通过主体结构的连接、支承,隔震支座用于支承边框梁和预制叠合隔震板,在地震的作用下由于主体结构受到水平及竖向作用力的震动,隔震支座本身的水平弹性作用和隔音柔性填充件对隔震支座的水平缓冲作用降低了边框梁和预制叠合隔震板及其上端房间内的设备所受到的水平地震加速度,隔震支座本身的竖向弹性作用以及隔震支座连接边框梁、主体结构,隔震支座本身降低了边框梁和预制叠合隔震板及其上端房间内的设备所受到的竖向地震加速度,柔性填充件设置在主体结构和隔震结构之间,在水平作用力的作用下,主体结构受到水平作用力的震动,柔性填充
件的缓冲作用降低了隔震支座、边框梁和预制叠合隔震板与主体结构的碰撞,边框梁和预制叠合隔震板上端的设备受到的竖直和水平的地震加速度减小,因此,本专利技术的隔震结构减小了边框梁和预制叠合隔震板及其上端房间内的设备所受到的地震加速度。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在附图中: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结构主视方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结构俯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结构主视方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9]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结构俯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0030]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局部房间地震加速度的模块化布置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结构和隔震结构;所述隔震结构包括隔震支座(1)、边框梁(3)、柔性填充件(4)、预制叠合隔震板(5)和隔音柔性填充件(6);所述隔震支座(1)和隔音柔性填充件(6)通过主体结构支承,预制叠合隔震板(5)用于支承所述边框梁(3),边框梁(3)被支承在所述隔震支座(1)上;所述柔性填充件(4)设置在主体结构和隔震结构之间,用于封堵主体结构的侧面和隔震结构侧面的空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局部房间地震加速度的模块化布置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结构包括:牛腿(7)、预制防水板(9)、支撑梁(10)、框架柱(11)和隔墙(12);所述支撑梁(10)插接设置在所述框架柱(11)的内侧,支撑梁(10)的一端连接设置有所述牛腿(7),牛腿(7)用于支承部分所述隔震支座(1)和所述预制防水板(9)的前后左右四侧;预制防水板(9)支承隔震支座(1)剩下的部分,预制防水板(9)支承所述隔音柔性填充件(6);所述隔墙(12)设置在框架柱(11)的内侧面上,隔墙(12)与框架柱(11)一体成形设置,隔墙(12)与柔性填充件(4)紧贴,柔性填充件(4)用于封堵隔墙(12)与所述预制叠合隔震板(5),柔性填充件(4)用于封堵框架柱(11)与预制叠合隔震板(5),柔性填充件(4)还用于封堵隔震支座(1)和支撑梁(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降低局部房间地震加速度的模块化布置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梁(3)在所述预制叠合隔震板(5)前后左右四侧的下端面向下延伸设置,边框梁(3)的内侧面包围所述隔音柔性填充件(6)的四周外侧面,隔震板(5)的下端面与隔音柔性填充件(6)的上端面接触,隔音柔性填充件(6)为海绵材料,隔音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志桢吴小宾周定松熊耀清秦攀涂雨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