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手表的通信方法及通信手表技术

技术编号:3833692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2 09: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通信领域,更具体地涉及通信手表的通信方法及通信手表;针对现有手表不具备通信功能的不足,改进方案包括:基于防丢检测应用,接收开启防丢检测请求、调用API、创建定位线程和姿态检测线程;基于定位线程,持续记录手表用户的活动地点和活动时间、生成手表用户的日常活动规律;基于姿态检测线程,启动姿态检测;基于防丢检测进程的第一主线程,判断是否触发防丢呼叫;若是,向通信类进程组发送呼叫手表用户所持手机的请求;基于通信类进程组,生成第一通话命令、调用操作系统接口;基于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向外发送第一通话命令;改进后的方案,手表可以独立通信,灵活性好,同时,通过防丢检测可以避免用户遗失手表。通过防丢检测可以避免用户遗失手表。通过防丢检测可以避免用户遗失手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信手表的通信方法及通信手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领域,更具体地涉及通信手表的通信方法及通信手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的蓝牙手表普遍采用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具备功耗低、系统响应快、对硬件主控芯片配置和内存要求低、功能多样等优点,因此深受终端用户喜爱。
[0003]但是,蓝牙手表的嵌入式操作系统是为蓝牙功能设计,不考虑通信功能(如通话、短信、上网),造成蓝牙手表必须和手机绑定使用,才能满足用户的日常通信需求,用户在使用仅具备蓝牙功能的手表时,会受到很大限制。
[0004]因此,需要在蓝牙手表的嵌入式操作系统上增设通信系统,使蓝牙手表具备通信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为提供可以独立通信以及避免遗失的通信手表的通信方法,还提供与通信方法对应的通信手表。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通信手表的通信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基于防丢检测应用,接收开启防丢检测请求、调用链接库提供的与开启防丢检测请求对应的API、创建防丢检测进程的定位线程和姿态检测线程;基于所述定位线程,持续记录手表用户的活动地点和活动时间直至记录内容的时间跨度达到预设的第一时长、根据所记录的活动地点和活动时间生成手表用户的日常活动规律;基于所述姿态检测线程,根据手表用户的日常活动规律以及预设的姿态检测启动规则启动姿态检测并得到姿态检测结果;基于所述防丢检测进程的第一主线程,根据所述姿态检测线程的姿态检测结果以及预设的触发防丢呼叫规则判断是否触发防丢呼叫;若是,向通信类进程组发送呼叫手表用户所持手机的请求;其中,呼叫方式为传统电话呼叫或网络电话呼叫;基于所述通信类进程组,根据呼叫手表用户所持手机的请求生成第一通话命令、调用与发送第一通话命令对应的操作系统接口;基于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控制带定位功能的通讯模块向外发送第一通话命令。
[000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通信手表,其中,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带定位功能的通信模块、姿态检测模块;所述存储器、所述带定位功能的通信模块和所述姿态检测模块均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的指令、实现对应功能,对应功能包括:定位功能、通信功能以及姿态检测功能;指令对应的功能架构包括:
应用层,包括通信类应用、防丢检测应用;以及框架层,包括链接库、通信类进程组、防丢检测进程;以及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其中,所述链接库包括与所述通信类进程组对应的收发线程组;所述防丢检测进程,包括第一主线程、定位线程、姿态检测线程;所述链接库向所述应用层提供API;所述应用层、所述通信类进程组以及所述防丢检测进程,均通过进程间通信机制与所述收发线程组通信;所述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向所述框架层提供操作系统接口。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防丢检测应用,接收开启防丢检测请求、调用链接库提供的与开启防丢检测请求对应的API、创建防丢检测进程的定位线程和姿态检测线程;基于定位线程,持续记录手表用户的活动地点和活动时间直至记录内容的时间跨度达到预设的第一时长、根据所记录的活动地点和活动时间生成手表用户的日常活动规律;基于姿态检测线程,根据手表用户的日常活动规律以及预设的姿态检测启动规则启动姿态检测并得到姿态检测结果;基于防丢检测进程的第一主线程,根据姿态检测线程的姿态检测结果以及预设的触发防丢呼叫规则判断是否触发防丢呼叫;若是,向通信类进程组发送呼叫手表用户所持手机的请求;其中,呼叫方式为传统电话呼叫或网络电话呼叫;基于通信类进程组,根据呼叫手表用户所持手机的请求生成第一通话命令、调用与发送第一通话命令对应的操作系统接口;基于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控制带定位功能的通讯模块向外发送第一通话命令,通过该通信方法,手表可以独立通信,实现通信功能时无须再借助手机,使用的灵活性得到了很大提升,同时,通过防丢检测,可以避免用户遗失手表,进一步优化了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一种通信手表的通信方法的步骤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一种通信手表的结构组成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一种通信手表的功能架构图。
[0010]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1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手表的通信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基于防丢检测应用,接收开启防丢检测请求、调用链接库提供的与开启防丢检测请求对应的API、创建防丢检测进程的定位线程和姿态检测线程。
[0013]在该步骤中,链接库提供的API调用为同步调用或异步调用,在指定Timeout后,没有收到回复,则取消当前调用,并返回Timeout结果给对应应用。优选的,API的调用为异步调用,链接库为动态链接库,当多个应用同时调用时,保护链接库内的共享资源。
[0014]步骤S2,基于定位线程,持续记录手表用户的活动地点和活动时间直至记录内容的时间跨度达到预设的第一时长、根据所记录的活动地点和活动时间生成手表用户的日常活动规律。
[0015]由于手表用户的活动地点和活动时间常常会有周期性变化,为了完整地记录手表用户的活动,记录内容的时间跨度应足够长;同时,由于很多手表用户每天的活动地点和活动时间可能较为固定,为了降低记录功耗,在前段记录内容变动不大的情况下,后段记录可以只在关键时段进行。因此,持续记录手表用户的活动地点和活动时间直至记录内容的时间跨度达到预设的第一时长的步骤,具体的实现过程是:第一时长不少于5天;将第一时长等分为多段记录时段,每段记录时段为24h;根据记录时段的时段顺序、记录时段的记录内容以及预设的记录模式设置规则,设置每段记录时段的记录模式。更具体的,记录时段的记录模式包括:时段顺序不大于第一预设值的记录时段,为24h不间断记录,其中,第一预设值为不小于第一时长的50%的最小整数;时段顺序大于第一预设值的记录时段,若时段顺序不大于第一预设值的各记录时段所记录的上班时段重合度高于第二预设值,则在以往记录中时间最长的居家时段、时间最长的通勤时段、时间最长的上班时段每隔第五时长记录一次;若时段顺序不大于第一预设值的各记录时段所记录的上班时段重合度低于第二预设值,则为24h不间断记录。
[0016]作为示例的,第一时长为5天,分为5段记录时段,第一预设值为3,则时段顺序不大于3的记录时段,也即第1天至第3天均为24h不间断记录:第1天至第3天所记录的上班时段依次为8:50
‑‑
18:10、8:47
‑‑
18:13、8:55
‑‑
18:07,则3天重合的上班总时长为552min(也即8:55
‑‑
18:07),重合的上班总时长与第1天上班时长(560min)、第2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信手表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基于防丢检测应用,接收开启防丢检测请求、调用链接库提供的与开启防丢检测请求对应的API、创建防丢检测进程的定位线程和姿态检测线程;基于所述定位线程,持续记录手表用户的活动地点和活动时间直至记录内容的时间跨度达到预设的第一时长、根据所记录的活动地点和活动时间生成手表用户的日常活动规律;基于所述姿态检测线程,根据手表用户的日常活动规律以及预设的姿态检测启动规则启动姿态检测并得到姿态检测结果;基于所述防丢检测进程的第一主线程,根据所述姿态检测线程的姿态检测结果以及预设的触发防丢呼叫规则判断是否触发防丢呼叫;若是,向通信类进程组发送呼叫手表用户所持手机的请求;其中,呼叫方式为传统电话呼叫或网络电话呼叫;基于所述通信类进程组,根据呼叫手表用户所持手机的请求生成第一通话命令、调用与发送第一通话命令对应的操作系统接口;基于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控制带定位功能的通讯模块向外发送第一通话命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信手表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与所述通信类进程组对应的通信类应用包括电话通信类应用、网络通信类应用,所述电话通信类应用包括电话通话应用;所述通信类进程组包括电话通信类进程组、网络通信类进程组,所述电话通信类进程组包括电话通话进程;与所述通信类进程组对应的收发线程组包括电话通信类收发线程组、网络通信类收发线程组,所述电话通信类收发线程组包括电话通话收发线程组;向通信类进程组发送呼叫手表用户所持手机的请求的步骤中,呼叫方式为传统电话呼叫;所述电话通话进程包括第二主线程、第一接收线程;创建防丢检测进程的定位线程和姿态检测线程的步骤中,还包括:创建所述电话通话进程的所述第一接收线程;所述电话通话收发线程组包括第二接收线程、第一发送线程;创建防丢检测进程的定位线程和姿态检测线程的步骤中,还包括:创建所述电话通话收发线程组的所述第二接收线程、所述第一发送线程;控制带定位功能的通讯模块向外发送第一通话命令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基于所述带定位功能的通讯模块,接收来自外界的第一呼叫回复信息以及第一新消息、调用与回发消息对应的操作系统接口、向所述电话通话进程的所述第一接收线程发送第一呼叫回复信息以及第一新消息;基于所述电话通话进程的所述第二主线程,根据预设的消息转换规则处理第一呼叫回复信息以及第一新消息、得到第一处理后的消息,将第一处理后的消息发送给所述电话通话收发线程组的所述第二接收线程;基于所述电话通话收发线程组的所述第一发送线程,将第一处理后的消息发送给所述电话通话应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信手表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基于所述电话通话应用,接收用户输入的电话通话请求、调用所述链接库提供的与电话通话请求对应的API、创建所述电话通话进程的所述第一接收线程、创建所述电话通话收发线程组的所述第二接收线程、创建所述电话通话收发线程组的所述第一发送线程、向所述电话通话进程的所述第二主线程发送与电话通话请求对应的通话消息;基于所述电话通话进程的所述第二主线程,根据与电话通话请求对应的通话消息生成第二通话命令、调用与发送第二通话命令对应的操作系统接口、控制所述带定位功能的通讯模块向外发送第二通话命令;基于所述带定位功能的通讯模块,接收来自外界的第二呼叫回复信息以及第二新消息、调用与回发消息对应的操作系统接口、向所述电话通话进程的所述第一接收线程发送第二呼叫回复信息以及第二新消息;基于所述电话通话进程的所述第二主线程,根据预设的消息转换规则处理第二呼叫回复信息以及第二新消息、得到第二处理后的消息,将第二处理后的消息发送给所述电话通话收发线程组的所述第二接收线程;基于所述电话通话收发线程组的所述第一发送线程,将第二处理后的消息发送给所述电话通话应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通信手表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与电话通话请求对应的通话消息生成第二通话命令的步骤,包括:根据通话消息的类型以及预设的消息处理顺序规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艳锋简胜奇陈国平鲍亮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易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