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手表的防脱检测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68086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19:38
一种智能手表的防脱检测方法及系统,第一步,通过红外距离传感器检测距离感应是否靠近,若未靠近则智能手表脱落;第二步,若靠近,则通过心率传感器检测靠近物表面的心率数据是否有输出值,若无输出值则智能手表脱落;第三步,若有输出值,再通过重力传感器检测并记录智能手表的重力坐标数据,并与最近n次历史坐标记录值的平均值进行比较得出绝对值,当绝对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则智能手表脱落,否则为正常佩戴;第四步,将上述检测结果发送消息给监护人端,使监护人及时了解佩戴情况。本发明专利技术结合红外距离感应、心率检测及重力传感器,进行逐步排查检测,提高检测精准度,有效改善智能手表的脱落检测功能。善智能手表的脱落检测功能。善智能手表的脱落检测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手表的防脱检测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终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手表的防脱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智能手表目前使用越来越广泛,一般智能手表都具备定位、微聊、通话、视频通话等功能。但智能手表佩戴在一些特定人群中,还需要具备防脱功能,如儿童、老人等,需要知道手表是否戴上/未戴,这样远程可以准确监控佩戴者使用智能手表状态,如果未佩戴,需要及时通过监护人,提醒佩戴者佩戴好手表。
[0003]市场上的智能手表使用的防脱检测功能,主要采用红外距离感应检测物体是否靠近,或者在表带上面布置导线检测是否形成回路来检查防脱,或者还有用心率检测是否在正常范围之内来判断防脱。以上方法在实际使用中发现要做到100%准确的防脱检测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0004]红外距离感应检测,当脱下手表时,如果先用物体挡住距离感应端口,红外距离感应因为被物体挡住,那还会认为没有脱下手表,导致误判。
[0005]表带上面布置导线检测,当导线断开时主控GPIO状态发生改变,可以检测到时脱下还是戴上,此方法最有效。但就普通的智能手表而言,考虑到结构设计、防水设计、成本控制及外观美观等因素,通常采用最常规的表带,而不是带导线的表带,所以此方法除特殊的定制客户外,一般的老人手表、儿童手表都不会使用。
[0006]用心率来检测时,其原理是光电反射原理,如果对着桌面等物体,也可能会有测量输出值,所以此方法如果用于防脱,只有当对准空气,才能准确的检测防脱,所以综上所述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专利技术内容
[0007]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手表的防脱检测方法及系统。
[0008]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9]一种智能手表的防脱检测方法,包括:
[0010]第一步,通过红外距离传感器检测距离感应是否靠近,若未靠近则智能手表脱落;
[0011]第二步,若靠近,则通过心率传感器检测靠近物表面的心率数据是否有输出值,若无输出值则智能手表脱落;
[0012]第三步,若有输出值,再通过重力传感器检测并记录智能手表的重力坐标数据,并与最近n次历史坐标记录值的平均值进行比较得出绝对值,当绝对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则智能手表脱落,否则为正常佩戴;其中n≥1;
[0013]第四步,将上述检测结果发送消息给监护人端,使监护人及时了解佩戴情况。
[0014]所述第一步中,通过定时时钟来定期循环启动防脱检测。
[0015]所述第三步中,预设阈值设置为0.05

0.5m/s2。
[0016]所述第四步中,检测结果当为脱落状态时,通信模块发送脱落报警消息给后台服务器,后台服务器把消息报警推送给监护人端;或者当为正常佩戴时,通信模块发送佩戴消息给后台服务器,后台服务器也把消息推送给监护人端。
[0017]一种智能手表的防脱检测系统,包括:
[0018]红外距离传感器,检测距离感应是否靠近,若未靠近则智能手表脱落;
[0019]心率传感器,检测靠近物表面的心率数据是否有输出值,若无输出值则智能手表脱落;
[0020]重力传感器,检测并记录智能手表的重力坐标数据,并与最近n次历史坐标记录值的平均值进行比较得出绝对值,当绝对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则智能手表脱落,否则为正常佩戴;其中n≥1;
[0021]主控CPU,控制红外距离传感器、心率传感器及重力传感器按序进行防脱检测;
[0022]以及通信模块,将检测结果发送消息给监护人端,使监护人及时了解佩戴情况。
[0023]本系统还包括:定时时钟,通过设定间隔时间来定期循环启动本系统。
[0024]本系统还包括:后台服务器,通信模块发送脱落报警消息或佩戴消息给后台服务器,后台服务器再把消息推送给监护人端。
[0025]所述主控CPU采用展锐SL8521E芯片。
[0026]所述重力传感器采用博世BMA250型号传感器。
[0027]所述红外距离传感器和心率传感器采用二合一的原相PAH8002型号传感器。
[00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手表的防脱检测方法,其结合红外距离感应、心率检测及重力传感器,三者进行逐步排查检测,从而提高检测精准度,有效的改善了智能手表的脱落检测功能;在不影响手表外观、不增加整机成本的前提下,很好的解决了智能手表佩戴与否的准确检测问题;同时,本系统如果发现佩戴者的手表脱落,会及时通知给监护人端,通过监护人端提醒佩戴者戴好手表,或者监护人端发现问题能够及时处理,利于日常监控。
附图说明
[00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其中:
[0031]图1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防脱检测方法流程图;
[0032]图2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重力传感器重力坐标系示意图;
[0033]图3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重力传感器重力坐标数据变化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较佳实施例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用语,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35]请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设计的一种智能手表的防脱检测方法,其包括:
[0036]第一步,通过红外距离传感器检测智能手表的距离感应是否靠近,若未靠近则智
能手表脱落,此时表明佩戴者未正常佩戴手表或取下了手表;为了节能功耗,智能手表可以通过定时时钟,来定期启动防脱检测,例如设定时钟每5分钟启动一次防脱检测;或者一旦红外距离传感器检测到未靠近,即感应距离中断时,便启动防脱检测;
[0037]第二步,红外距离传感器的距离感应若靠近,则通过心率传感器检测靠近物表面的心率数据是否有输出值,若无输出值则智能手表脱落;若红外距离传感器检测到靠近,也可能是其他物体遮挡了距离感应才会检测到靠近,因此需要通过其他检测手段进一步确定;但心率传感器也有一定局限性,当对准某些特定的物体表面时,例如木质表面、皮革表面等等,心率传感器采用的是光电反射原理测量方法,因此这类物体表面也可能会有心率数据输出值,因此还需要通过其他新的检测手段进一步确定;
[0038]第三步,心率传感器检测若有输出值,再通过重力传感器检测并记录智能手表的X、Y、Z轴重力坐标数据,并与最近一次的历史坐标记录值进行比较得出绝对值,当绝对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则智能手表脱落,否则为正常佩戴;请参见图2和图3,重力传感器通过分析佩戴者不同姿势,如坐、蹲、站立、躺、跑、走、睡,能得到不同的X、Y、Z轴重力坐标数据,不断变化的曲线图,再与最近一次的历史坐标记录值进行比较,如果一直处于相对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手表的防脱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步,通过红外距离传感器检测距离感应是否靠近,若未靠近则智能手表脱落;第二步,若靠近,则通过心率传感器检测靠近物表面的心率数据是否有输出值,若无输出值则智能手表脱落;第三步,若有输出值,再通过重力传感器检测并记录智能手表的重力坐标数据,并与最近n次历史坐标记录值的平均值进行比较得出绝对值,当绝对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则智能手表脱落,否则为正常佩戴;其中n≥1;第四步,将上述检测结果发送消息给监护人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手表的防脱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中,通过定时时钟来定期循环启动防脱检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手表的防脱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步中,预设阈值设置为0.05

0.5m/s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手表的防脱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步中,检测结果当为脱落状态时,通信模块发送脱落报警消息给后台服务器,后台服务器把消息报警推送给监护人端;或者当为正常佩戴时,通信模块发送佩戴消息给后台服务器,后台服务器也把消息推送给监护人端。5.一种智能手表的防脱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红外距离传感器,检测距离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艳锋曾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易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