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液缓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3058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9: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车钩缓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液缓冲器;该气液缓冲器包括缸体、柱塞组件、节流件;缸体的封闭端的外周侧轴向连接有测量组件,所述测量组件包括测量管,所述测量管内部形成有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内设置有能够测量所述气液缓冲器位移的位移传感器、以及能够测量所述第一液腔内油液压力的压力传感器;气液缓冲器受压时,所述柱塞组件向所述封闭端移动,所述第一液腔体积减小,所述第一液腔内的油液进入所述第二液腔,所述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测所述第一液腔内的油液的压力,所述位移传感器实时监测所述柱塞组件在压缩过程中的位移;可在不拆解气液缓冲器的情况下,判断气液缓冲器是否存在故障。判断气液缓冲器是否存在故障。判断气液缓冲器是否存在故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液缓冲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车钩缓冲
,尤其涉及一种气液缓冲器。

技术介绍

[0002]车钩缓冲装置是用于使车辆与车辆,机车或动车相互连挂,传递牵引力,制动力并缓和纵向冲击力的车辆部件。
[0003]车钩缓冲器用来缓和列车在运行中由于机车牵引力的变化或在起动、制动及调车作业时车辆相互碰撞而引起的纵向冲击和振动。缓冲器有耗散车辆之间冲击和振动的功能,从而减轻对车体结构和装载货物的破坏作用。缓冲器的工作原理是借助于压缩弹性元件来缓和冲击作用力,同时在弹性元件变形过程中利用摩擦和阻尼吸收冲击能量,目前缓冲器种类有摩擦式缓冲器、胶泥式缓冲器和气液式缓冲器。
[0004]气液缓冲器的失效常见的故障有:当缓冲器外面金属结构损坏时,会造成油或气泄露,从而明显降低缓冲器性能。缓冲器损坏会对人员和车辆造成安全问题,因此缓冲器处于良好状态非常重要。
[0005]检测缓冲器状态常用的物理量是缓冲器的位移和力,通过检测缓冲器的位移和力可以检测出缓冲器的状态,目前对气液缓冲器的检测通常是将其拆下后,安装到大型压力机上,通过压力机去读取缓冲器力和位移的数据。这种方式操作复杂,造成人力和物力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在不拆解气液缓冲器的前提下、对缓冲器状态进行实时监控的气液缓冲器。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气液缓冲器,包括,
[0008]缸体,沿轴向包括封闭端和开口端;
[0009]柱塞组件,所述柱塞组件内部被分隔为气腔和第二液腔,所述柱塞组件的部分结构从所述开口端伸入所述缸体内部,所述柱塞组件与所述封闭端之间形成第一液腔,所述第二液腔与所述第一液腔相邻设置且相互连通;
[0010]节流件,其一端固定在所述缸体的所述封闭端,另一端沿所述缸体的轴线方向延伸至所述缸体的内部;
[0011]其中,
[0012]所述封闭端的外周侧轴向连接有测量组件,所述测量组件包括测量管,所述测量管内部形成有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内设置有能够测量所述气液缓冲器位移的位移传感器、以及能够测量所述第一液腔压力的压力传感器;
[0013]气液缓冲器受压时,所述柱塞组件向所述封闭端移动,所述第一液腔体积减小,所述第一液腔内的油液进入所述第二液腔,所述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测所述第一液腔内的油液的压力,所述位移传感器实时监测所述柱塞组件在压缩过程中的位移。
[0014]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气液缓冲器内部集成压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可在气液缓冲器工作过程中实时输出压力数据和位移数据,可在不拆解气液缓冲器的情况下,判断气液缓冲器是否存在故障。
[0015]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位移传感器为磁致位移伸缩传感器,包括安装座、测量杆和位置磁环,所述测量杆固定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位置磁环能够套设在所述测量杆的外周侧,并可沿所述测量杆来回移动,所述位置磁环与所述测量杆产生脉冲信号,获得所述位置磁环的位移;
[0016]所述位置磁环固定在位于所述缸体内的所述柱塞组件的端部,所述柱塞组件移动,所述位置磁环同步移动,所述位置磁环与所述测量杆的相对位置随之变化,测得所述柱塞组件的位移。
[0017]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位移传感器的安装座固定在靠近所述测量管的所述节流件的一端,所述节流件为中空管状结构,其内部形成有能够封闭所述测量杆的第二容纳腔。
[0018]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柱塞组件包括柱塞、以及设置在所述柱塞一端的端盖组件,所述端盖组件及部分所述柱塞位于所述缸体内,且受压时可沿所述缸体内部移动,所述端盖组件与所述缸体的所述封闭端之间形成第一液腔。
[0019]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端盖组件包括用于封堵所述柱塞的端盖座,所述端盖座上设置有增压阀,所述第一液腔内的油液经所述增压阀进入所述第二液腔;
[0020]所述增压阀具有向所述第二液腔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为中空管状结构,其长度与所述节流件的长度适配;气液缓冲器受压时,所述节流件能够进入所述延伸部,并与所述延伸部形成环形节流间隙,为气液缓冲器压缩提供动态阻尼力,油液流通通道受到限制,阻力进一步增加,气液缓冲器的阻尼力进一步增大。
[0021]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位置磁环固定在所述端盖座位于所述第一液腔的端面上,气液缓冲器受压时,所述端盖座带动所述位置磁环同步移动,所述节流件穿过所述端盖座上的位置磁环,并进入所述延伸部,所述位置磁环与所述节流件内的所述测量杆产生脉冲信号,获得所述位置磁环的位移。
[0022]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延伸部的端部设置有单向阀,撤去外部压缩载荷后,所述气腔内的高压气体将压迫所述第二液腔内的油液经所述单向阀回流至所述第一液腔,所述第一液腔体积增大,所述柱塞组件逐渐回复并从所述缸体内退出。
[0023]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防止缸体对测量杆和位置磁环之间产生的脉冲信号产生干扰,影响位移传感器的测量精度,所述位置磁环与所述端盖座之间设置隔磁环,气液缓冲器受压时,所述节流件依次穿过所述位置磁环、所述隔磁环后,进入所述延伸部内。
[002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封闭端沿轴向开有油液通道,所述第一液腔内的油液经所述油液通道进入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测得所述油液的压力后,将压力数据传输给所述数据采集控制器。
[0025]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容纳腔内还设置有数据采集控制器,所述数据采集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位移传感器和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数据,并进行数据的转换与处理;
[0026]所述测量管的外部设置有数据接口,所述数据采集控制器与所述数据接口连接,
所述数据接口用于将所述数据采集控制器处理的数据进行接收和再处理。
[0027]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通过在气液缓冲器内部集成压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可在气液缓冲器工作过程中实时输出压力数据和位移数据,可在不拆解气液缓冲器的情况下,判断气液缓冲器是否存在故障,节省人力物力,降低检修成本,为车钩智能化、模块化提供了新思路;
[0028]采取集成化的设计思路,将位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封装在气液缓冲器组件内部,数据采集控制器将采集到的位移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的数据处理后输出至数据接口,方便数据接收。
附图说明
[0029]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3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气液缓冲器的剖示图;
[0031]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位移传感器、节流件的剖面示意图;
[0032]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端盖组件的剖面示意图;
[0033]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增压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4]图5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气液缓冲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5]图中:...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液缓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沿轴向包括封闭端和开口端;柱塞组件,所述柱塞组件内部被分隔为气腔和第二液腔,所述柱塞组件的部分结构从所述开口端伸入所述缸体内部,所述柱塞组件与所述封闭端之间形成第一液腔,所述第二液腔与所述第一液腔相邻设置且相互连通;节流件,其一端固定在所述缸体的所述封闭端,另一端沿所述缸体的轴线方向延伸至所述缸体的内部;其中,所述封闭端的外周侧轴向连接有测量组件,所述测量组件包括测量管,所述测量管内部形成有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内设置有能够测量所述气液缓冲器位移的位移传感器、以及能够测量所述第一液腔压力的压力传感器;气液缓冲器受压时,所述柱塞组件向所述封闭端移动,所述第一液腔体积减小,所述第一液腔内的油液进入所述第二液腔,所述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测所述第一液腔内的油液的压力,所述位移传感器实时监测所述柱塞组件在压缩过程中的位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传感器为磁致位移伸缩传感器,包括安装座、测量杆和位置磁环,所述测量杆固定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位置磁环能够套设在所述测量杆的外周侧,并可沿所述测量杆来回移动,所述位置磁环与所述测量杆产生脉冲信号,获得所述位置磁环的位移;所述位置磁环固定在位于所述缸体内的所述柱塞组件的端部,所述柱塞组件移动,所述位置磁环同步移动,所述位置磁环与所述测量杆的相对位置随之变化,测得所述柱塞组件的位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液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传感器的安装座固定在靠近所述测量管的所述节流件的一端,所述节流件为中空管状结构,其内部形成有能够封闭所述测量杆的第二容纳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组件包括柱塞、以及设置在所述柱塞一端的端盖组件,所述端盖组件及部分所述柱塞位于所述缸体内,且受压时可沿所述缸体内部移动,所述端盖组件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辉孙磊刘展文齐艳华孟繁彬孙枫林张弘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