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旋转一体式独立储舱鞍座及止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2911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9: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旋转一体式独立储舱鞍座及止浮装置,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包括随舱鞍座和随船鞍座;随舱鞍座包括与独立储舱外侧壁贴合的弧形底板,弧形底板支撑于随舱鞍座上;随舱鞍座上还支撑设置有加强端止浮结构,独立储舱的侧壁还固定有限位于加强端止浮结构下方的舱端止浮结构;弧形底板两侧焊接的底板围板、弧形底板以及独立储舱的外侧壁围成一个区域,在区域内设置有相间的三段环形绝缘木块、两段直边型绝缘木块;环形绝缘木块与直边型绝缘木块的内侧壁均为圆环面;环形绝缘木块的外侧壁为圆环面;直边型绝缘木块的外侧壁为平面。本发明专利技术大幅减轻了鞍座及止浮装置的结构重量且具备止旋功能。重量且具备止旋功能。重量且具备止旋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旋转一体式独立储舱鞍座及止浮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防旋转一体式独立储舱鞍座及止浮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碳排放控制的日益严格,LOC2(液态二氧化碳)运输船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当下的热点。采用C型独立储舱的LCO2运输船,由于LCO2密度大、压力高,独立储舱直径通常受限;同时为了保证船舶载重量及总体性能,结构主尺度通常较大,从而在独立储舱与船体结构间会留有较大的间隙。若采用工程上常用的鞍座及止浮装置设计方式,非但结构受力不好,且会导致过大的结构重量。
[0003]除此之外,独立储舱无论是布置在船舶舱室内部的液货舱还是布置在甲板上的燃料舱,在海上航行过程中,由于船舶运动的影响,罐体均会产生绕着其自身轴线的旋转运动或趋势。为保证罐体及船舶结构的安全,需要设计一种能够限制其旋转运动的结构。目前常用的方式为在储舱正下方将绝缘木块断开,在敞开的空间内设置钢质结构并与储舱及下方的鞍座相连,从而实现止旋目的。此种设计方式,在间断区域的绝缘木块附近会产生较小的施工空间,造成施工困难;此外,钢质结构会在储舱与鞍座间构件热量传输通道,破坏了绝热系统的完整性和气密性,不利于结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旋转一体式独立储舱鞍座及止浮装置,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包括随船鞍座、随舱鞍座、止浮装置、连接螺栓。
>[0007]随舱鞍座与独立储舱安装在一起,包括随舱鞍座腹板、第一支撑肘板、第一连接面板、弧形底板、底板围板;
[0008]随舱鞍座腹板布置在垂向平面内,第一支撑肘板及第一连接面板均与腹板垂直;
[0009]弧形底板为圆环形,与独立舱舱壁圆心相同;弧形底板两侧焊接有底板围板,底板围板位于垂向平面内,优选的底板围板高度为绝缘木块厚度的1/5~2/3;
[0010]弧形底板、底板围板与独立储舱舱壁形成的空间内布置有绝缘木块,绝缘木块与弧形底板、底板围板与独立储舱舱壁间通过胶水粘结;
[0011]随舱鞍座的设计要满足独立储舱对于鞍座的包角要求,优选的角度α为150~160
°
,从而保证独立储舱与鞍座间的载荷传递和结构安全;
[0012]随船鞍座与船体结构焊接在一起,包括随船鞍座腹板、第二支撑肘板、第二连接面板;
[0013]随船鞍座腹板与随舱鞍座腹板布置在同一个垂向平面内,第二支撑肘板及第二连接面板均与随船鞍座腹板垂直;第二支撑肘板与随舱鞍座腹板相互对位布置;
[0014]随船的第二连接面板与随舱的第一连接面板上下对位布置,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
[0015]船舶运输过程中,独立储舱产生的惯性载荷通过随舱鞍座传递至随船鞍座,从而传至船体结构;
[0016]止浮装置直接焊接在随舱鞍座及独立储舱壳体上,用于传递上浮载荷,包括舱端止浮结构、加强端止浮结构、绝缘木块;
[0017]舱端止浮结构及加强端止浮结构均为钢质板架焊接结构,两者之间布置有绝缘木块;
[0018]舱端止浮结构与加强且在绝缘木块上下端布置有水平面板,且在端止浮结构的水平面板处焊接有钢质围板,用于限制绝缘木块的运动;绝缘木块用于温度隔离;
[0019]进水工况下,独立储舱所受的浮力通过舱端止浮结构经绝缘木块传递至加强端止浮结构,并进一步传递至随舱鞍座,由随船鞍座最终传递至船体结构。
[0020]随船鞍座及随舱鞍座的设计特点,充分考虑了LCO2运输船的空间布置特征,大大减轻了鞍座结构重量,优化了结构受力,进而简化了结构加强方案;
[0021]止浮装置的设计特点,取消了甲板处额外增加的对位加强结构,在满足进水工况下独立储舱止浮要求的同时,大大减轻了结构重量,简化了船体结构和施工;
[0022]随船鞍座可作为常规船体结构件进行建造施工,随舱鞍座及止浮装置可作为独立部分进行建造施工;两者同时进行,大大缩短了建造周期;
[0023]随舱鞍座及止浮装置与独立储舱安装后,整体吊装安装在随船鞍座上,两者通过螺栓连接,便于安装;且避免了常规设计中,需要在船体鞍座上进行涂胶、安装绝缘木块的过程,缩短了建造周期和施工难度。
[0024]止旋结构如下:
[0025]第二绝缘木块包括三段环形绝缘木块、两段直边型绝缘木块;每段直边型绝缘木块夹于两段环形绝缘木块之间;
[0026]环形绝缘木块与直边型绝缘木块的内侧壁均为与独立储舱外侧壁平行贴合固定的圆环面;环形绝缘木块的外侧壁为与弧形底板贴合固定的圆环面;直边型绝缘木块的外侧壁为与弧形底板贴合固定的平面。
[0027]弧形底板的内侧壁与第二绝缘木块的外侧壁通过胶水粘结固定;弧形底板的外侧壁与随船鞍座通过胶水粘结固定。
[0028]底板围板与独立储舱的外侧壁间通过胶水粘结固定。
[0029]第二绝缘木块内侧壁与独立储舱的外侧壁间通过胶水粘结固定。
[0030]每个直边型绝缘木块在独立储舱圆周方向的两端设置有嵌入于直边型绝缘木块的固定挡板,固定挡板固定于独立储舱侧壁。
[0031]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充分利用了LCO2运输船的空间布置特点,通过一体化的鞍座及止浮装置设计方案,优化了结构受力,大幅减轻了鞍座及止浮装置的结构重量,大幅缩短了建造周期和施工难度。另外,由于独立储舱重量极大,传统技术中采用较为厚重且成本较高的支撑物,但本专利技术大胆使用较薄的弧形底板配合腹板进行支撑,并经过实验发现强度足够支撑独立储舱,打破了传统中认为只能够使用厚板支撑的偏见,减低了使用成本和使用复杂度。
[0032]本专利技术还通过设置两段直边型绝缘木块,三段环形绝缘木块,既限制了绝缘层与罐体舱壁间的旋转运动,同时限制了绝缘层与随船鞍座间的旋转运动,从而限制了鞍座与罐体间的旋转运动。本专利技术保证了绝缘木块沿罐体舱壁的连续性,利于载荷传递,且结构简单,便于建造和安装,提高了工程适用性。
附图说明
[0033]图1是本专利技术总体示意图;
[0034]图2是本专利技术具体示意图;
[0035]图3是本专利技术防旋转结构示意图。
[0036]图中,1、独立储舱,2、绝缘木块,3、止浮装置,4、随舱鞍座,5、连接螺栓,6、随船鞍座,7、舱端止浮结构,8、加强端止浮结构,9、弧形底板,10、第二绝缘木块,11、第一支撑肘板,12、第二支撑肘板,13、第一连接面板,14、第二连接面板,15、随船鞍座腹板,16、随舱鞍座腹板,17、第一绝缘木块;
[0037]91、环形绝缘木块,92、直边型绝缘木块,93、固定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描述。
[0039]如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防旋转一体式独立储舱鞍座及止浮装置,包括与独立储舱1固定的随舱鞍座4以及与船体平台固定的随船鞍座6;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旋转一体式独立储舱鞍座及止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独立储舱(1)固定的随舱鞍座(4)以及与船体平台固定的随船鞍座(6);所述随舱鞍座(4)包括与所述独立储舱(1)外侧壁贴合的弧形底板(9),所述弧形底板(9)支撑于随舱鞍座腹板(16)上;所述随舱鞍座腹板(16)支撑于第一连接面板(13)上;所述随船鞍座(6)包括竖直的随船鞍座腹板(15),所述随船鞍座腹板(15)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面板(14),所述第一连接面板(13)与所述第二连接面板(14)对合后通过连接螺栓(5)连接固定;所述随舱鞍座(4)上还支撑设置有加强端止浮结构(8),所述独立储舱(1)的侧壁还固定有舱端止浮结构(7),所述舱端止浮结构(7)限位于所述加强端止浮结构(8)下方;所述弧形底板(9)两侧焊接有底板围板,所述底板围板、所述弧形底板(9)以及所述独立储舱(1)的外侧壁围成一个区域,在所述区域内设置有第二绝缘木块(10);所述第二绝缘木块(10)包括三段环形绝缘木块(91)、两段直边型绝缘木块(92);每段所述直边型绝缘木块(92)夹于两段所述环形绝缘木块(91)之间;所述环形绝缘木块(91)与所述直边型绝缘木块(92)的内侧壁均为与所述独立储舱(1)外侧壁平行贴合固定的圆环面;所述环形绝缘木块(91)的外侧壁为与所述弧形底板(9)贴合固定的圆环面;所述直边型绝缘木块(92)的外侧壁为与所述弧形底板(9)贴合固定的平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旋转一体式独立储舱鞍座及止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随舱鞍座腹板(16)与所述独立储舱(1)的外侧壁的夹角处设置有第一支撑肘板(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旋转一体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贵胜赵晓玲于世旭郭超何旭马俊常立勇仉立军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