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具有降解石油烃污染物能力的菌株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2371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9: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具有降解石油烃污染物能力的两株假单胞菌菌株及其应用,假单胞菌H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降解石油烃污染物能力的菌株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创造属于微生物学中假单胞菌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降解土壤中石油烃污染物能力的两株假单胞菌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石油作为重要的化工材料和化石能源,用途非常广泛,但石油在开采、储存、运输和加工过程中都会造成一定环境污染,不断发生的重大石油泄露事故更加剧了其对环境的危害。由于石油很难被消除,可以长时间留存在土壤中,所以会导致其中碳源大量富集,打破土壤原有的组成与结构;石油还会填充进土壤缝隙中,极大降低土壤的透水透气能力,影响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的生态平衡;石油进入水体中则会在水面上形成油膜,导致水中溶氧急剧减少,严重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使水体发黑变臭。同时,石油中芳香烃对生物有较大毒性,会严重危害人类及动植物健康。因此,我们需要开发简单高效的石油污染物处理方法,以减少日益增加的石油污染物对环境的危害。
[0003]物理、化学和生物法处理石油污染物是目前主要的三种石油污染物处理方法。其中,物理法只能进行稀释、聚集或将污染物迁移到其他环境而不能彻底消除污染;化学法难以彻底降解石油,且会造成二次污染。物理法和化学法都存在一些局限性,而生物法因其作用温和,且能完全降解石油污染物,对污染土壤进行原位处理,同时成本较低,克服了物理、化学方法的缺点,展现出其独特优势。
[0004]生物处理技术是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降解石油污染物中的有害物质为环境友好物质,加速污染土壤一定程度上恢复到受污染前的状态。石油污染物的降解包括需氧和厌氧两种方式,实质是在微生物胞内或细胞表面发生了一系列氧还反应,微生物摄取底物后通过夺取电子使污染物氧化成为生长所需的能源。石油化合物的最主要组成部分是烃类,主要含有正烷烃、环烷烃、支链烷烃和芳香烃四种烃类化合物。石油烃类中首先被微生物降解的一般为烯烃,而后是直链烷烃,随后支链烷烃被降解,之后单环芳烃开始降解,接下来可被降解的是环烷烃,多环芳烃最难降解。
[0005]在含有石油的环境中,许多微生物经过长期进化都具有能够利用石油烃进行生长代谢的能力,目前筛选出的石油降解微生物包括细菌、放线菌、霉菌等。假单胞菌属作为一类革兰氏阴性菌,其细胞壁外层富含多糖、类脂和脂多糖,会在细胞壁周围环境产生两亲分子层,使油滴较容易被微生物接触和吸收。已有许多研究从含有石油污染物的环境中分离得到具有降解石油烃能力的假单胞菌属菌株,但大部分对石油烃降解能力有限、修复效果较差。本专利技术中筛选出的两种菌株对石油烃降解效果较好,在实际地块的石油烃降解中也具有较高的降解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具有降解土壤中石油烃污染物能力的两株假单胞菌,以实现环境中石油烃污染的生物修复。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8]一株具有降解石油烃能力的假单胞菌HK

EPT

1,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分类为韩国假单胞菌,Pseudomonas koreensis。保藏单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CGMCCNo.24870,保藏日期:2022年5月9日。
[0009]本专利技术利用天津华勘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土壤资源,对土壤中天然菌株进行富集培养,而后通过稀释及划线方法对混菌菌落进行连续分离纯化,最终得到多种形态单一的、可在石油烃环境下生长的菌株。将分离得到的菌株分别接种到含0.5mL石油烃的无机盐培养基中,于30℃、220rpm条件下培养3

5天,期间对菌株生长情况以及石油烃降解率进行测定,最终分离出两株在石油烃环境下生长较好,且降解石油烃能力较高的假单胞菌。
[0010]菌株HK

EPT

1于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分离得到,菌落呈圆形、淡黄色,表面及边缘光滑,扫描电镜下呈杆状。将1mL OD600为3的该菌悬液接种至100mL石油烃无机盐培养基中降解3天后采用干重法计算石油烃降解率,其对液体培养基中石油烃降解率为72.60%;
[0011]一株具有降解石油烃能力的假单胞菌HK

EPT

5,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分类为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保藏单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CGMCC No.24873,保藏日期:2022年5月9日。
[0012]菌株HK

EPT

5于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分离得到,菌落呈圆形、淡黄色,表面及边缘光滑,扫描电镜下呈杆状。将1mL OD600为3的该菌悬液接种至100mL石油烃无机盐培养基中降解3天后采用干重法计算石油烃降解率,其对液体培养基中石油烃降解率为71.57%;
[0013]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降解石油烃的恶臭假单胞菌株具有以下优势:
[0014]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可高效降解土壤中石油烃污染物的假单胞菌株HK

EPT

1,在实验室条件下对无机盐培养基中的石油烃具有较好的降解能力,且在实际环境中修复效果良好,可对该菌株进行进一步工程改造,用于生物修复菌剂的开发。
[0015]所述菌株HK

EPT

5与上述菌株HK

EPT

1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0016]生物保藏说明:
[0017]HK

EPT

1,韩国假单胞菌(Pseudomonas koreensis),于2022年5月9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为CGMCC NO.24870,状态为存活。
[0018]HK

EPT

5,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于2022年5月9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为CGMCC NO.24873,状态为存活。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HK

EPT

1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生长示意图及扫描电镜图;
[0020]图2为HK

EPT

5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生长示意图及扫描电镜图;
[0021]图3为修复井、监测井结构示意图,左:修复井;右:监测井。
具体实施方式
[0022]除有定义外,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创造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普遍理解的相同含义。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试验试剂,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生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具有降解石油烃能力的假单胞菌HK

EPT

1,其特征在于: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分类为韩国假单胞菌,Pseudomonas koreensis;保藏编号为CGMCC NO.2487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降解石油烃能力的假单胞菌HK

EPT

1,其特征在于:为革兰氏阴性菌,菌落呈圆形、淡黄色,表面及边缘光滑,扫描电镜下呈杆状。3.一株具有降解石油烃能力的假单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鹤贾晓强贾新昆陈泽锋陈志国李岩刘君成刘艺芸张荣秦若琳曹文庆宋景鹏胡舒婷陈锐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