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艺术教育展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2234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9: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艺术教育展示装置,涉及到展览技术领域,其包括艺术教育展示板和艺术教育展示板侧面铰接的支架,所述支架底部的两侧均栓接有支撑柱,支撑柱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支撑筒,两个支撑筒的底部之间栓接有底框;底框内部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大锥齿轮,大锥齿轮的顶部啮合有小锥齿轮,小锥齿轮顶部的轴心处栓接有丝杆,丝杆的顶端与支撑柱的螺孔螺纹连接;底框底部两侧的孔洞均转动套接有齿轮轴,通过结构传动可以带动艺术教育展示板向上移动,调节艺术教育展示板的高度,满足不同人群的艺术教育需要,可以带动稳定架转动,利用稳定架可以对底框进行支撑稳定,对装置形成新的支撑点,避免装置倾斜。避免装置倾斜。避免装置倾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艺术教育展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展览
,尤其涉及一种艺术教育展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申请号为201810476082.5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教育展示装置,主要涉及教育用具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一侧设有T型穿出槽,所述穿出槽内滑动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能沿穿出槽移动并伸出穿出槽,所述支撑板的位于穿出槽内的一端设有限位板,所述穿出槽的开口处设有与限位板相配合的辅助限位板,所述辅助限位板能阻挡支撑板继续向远离底座的方向移动,所述底座上方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沿固定座长度方向设有展示槽,所述展示槽开口处设有透明隔离板,所述固定座的靠近隔离板的一侧设有托板。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能够方便学生使用记录本对展示的内容进行记录。
[0003]但是该教育展示装置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装置的高度固定,早艺术教育中教育对象是有区别的,例如针对男性或女性,针对成人和未成年人,这些区别导致观看对象的身高存在差异,而固定高度的装置难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同时装置底部的支撑范围有限,这会影响装置的稳定性,导致装置容易晃动乃至倾倒。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艺术教育展示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艺术教育展示装置,包括艺术教育展示板和艺术教育展示板侧面铰接的支架,所述支架底部的两侧均栓接有支撑柱,支撑柱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支撑筒,两个支撑筒的底部之间栓接有底框;
[0006]底框内部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大锥齿轮,大锥齿轮的顶部啮合有小锥齿轮,小锥齿轮顶部的轴心处栓接有丝杆,丝杆的顶端与支撑柱的螺孔螺纹连接;
[0007]底框底部两侧的孔洞均转动套接有齿轮轴,齿轮轴的底端栓接有稳定架,底框顶部的孔洞转动套接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与大锥齿轮栓接,齿轮轴的齿牙啮合有传动机构,大锥齿轮与传动机构栓接。
[0008]借由上述结构,通过结构传动可以带动艺术教育展示板向上移动,调节艺术教育展示板的高度,满足不同人群的艺术教育需要,可以带动稳定架转动,利用稳定架可以对底框进行支撑稳定,对装置形成新的支撑点,避免装置倾斜。
[0009]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转杆、大斜齿轮、小斜齿轮、转轴和链轮组件;
[0010]转杆的表面与底框顶部中端的孔洞转动套接,转杆的底端延伸到底框的内部并与大斜齿轮顶部的轴心处栓接,大斜齿轮的表面与小斜齿轮的后侧啮合,小斜齿轮的轴心处与转轴表面的中端栓接,转轴的两端均与底框的内部转动套接,链轮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链轮组件的轴心处分别与转轴表面的两端栓接,链轮组件与大锥齿轮栓接。
[0011]进一步地,转杆的顶端延伸到底框的顶部并栓接有手轮,手轮可以带动转杆转动,
转杆通过轴承与底框转动设置,保障转杆转动的平稳性,方便提供转动的动力,转杆可以带动大斜齿轮转动,大斜齿轮和小斜齿轮均为斜齿齿轮,让大斜齿轮可以与小斜齿轮交错啮合,方便大斜齿轮带动小斜齿轮转动,小斜齿轮可以带动转轴转动,转轴通过轴承与底框转动设置,保障转轴转动的平稳性,转轴可以带动链轮组件转动。
[0012]优选的,所述链轮组件包括大链轮、链条和小链轮;
[0013]转轴的表面与大链轮的轴心处栓接,大链轮的齿牙与链条的内部啮合,链条内部的顶端与小链轮的齿牙啮合,小链轮的侧面与大锥齿轮的侧面栓接,小链轮与传动机构栓接。
[0014]进一步地,转轴可以带动大链轮转动,大链轮可以带动链条转动,链条可以带动小链轮转动,大链轮的尺寸大于小链轮的尺寸,让大链轮可以对小链轮产生加速效果,增加小链轮的转速,小链轮可以带动大锥齿轮转动。
[0015]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蜗杆、蜗轮、主动轮和轮带组件;
[0016]大锥齿轮和小链轮的轴心处均与蜗杆表面的右端栓接,蜗杆的两端均与底框的内部转动套接,蜗杆的表面与蜗轮的底部啮合,蜗轮的轴心处与底框的内部转动连接,蜗轮的表面与主动轮的后侧栓接,主动轮与轮带组件传动连接,轮带组件与齿轮轴啮合。
[0017]进一步地,小链轮可以带动蜗杆转动,蜗杆通过轴承与底框转动设置,保障蜗杆转动的平稳性,蜗杆可以带动蜗轮转动,蜗轮通过轴承与底框转动设置,保障蜗轮转动的平稳性,蜗轮可以带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可以带动轮带组件转动。
[0018]优选的,所述轮带组件包括传动带、被动轮、滑套和传动组件;
[0019]传动带的内部与主动轮的内部传动连接,传动带的内部与被动轮的内部传动连接,被动轮的轴心处与底框的内部转动连接,被动轮的表面与滑套的后侧铰接,滑套与传动组件滑动连接,传动组件与齿轮轴啮合。
[0020]进一步地,主动轮可以带动传动带转动,传动带可以带动被动轮转动,被动轮通过轴承与底框转动设置,保障被动轮转动的平稳性,被动轮的表面与滑套的后侧之间呈偏心结构,让被动轮可以带动滑套移动,滑套可以带动传动组件转动。
[0021]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传动架、铰接架和齿条;
[0022]传动架表面的顶端与滑套的内部滑动连接,传动架的底端与铰接架的后侧铰接,铰接架远离传动架的一端与齿条的表面铰接,齿条的齿牙与齿轮轴的齿牙啮合。
[0023]进一步地,滑套可以在传动架的表面滑动并带动传动架转动,传动架可以带动铰接架移动,铰接架可以带动齿条移动,齿条可以带动齿轮轴转动。
[0024]优选的,所述齿条的后侧滑动连接有限位框,限位框的后侧与底框的内部栓接,传动架的顶端与底框内部的顶端铰接,传动架位于转轴的后侧。
[0025]进一步地,齿条通过滑轨与限位框滑动设置,对齿条进行引导,方便齿条的移动,方便齿条带动齿轮轴转动,传动架通过轴承与底框转动设置,保障传动架转动的平稳性,传动架和转轴的位置可以避免结构干扰。
[0026]优选的,所述齿轮轴的顶端延伸到底框的内部并与底框内部的顶端转动套接,齿轮轴的表面并位于底框的内部设置有齿圈,齿条通过齿圈与齿轮轴啮合。
[0027]进一步地,齿轮轴通过轴承与底框转动设置,保障齿轮轴转动的平稳性,齿轮轴的齿圈方便齿条带动齿轮轴转动。
[0028]优选的,所述底框底部的四角均转动连接有万向轮,支架呈C型结构,丝杆表面的底端与底框顶部的孔洞转动套接,丝杆的顶端延伸到支撑筒的内部。
[0029]进一步地,万向轮方便移动底框,方便使用者推动底框,支架用于支撑艺术教育展示板,丝杆通过轴承与底框转动设置,保障丝杆转动的平稳性,丝杆延伸到支撑筒的内部后与支撑柱连接,方便结构的传动。
[0030]优选的,所述稳定架包括横架和稳定轮,稳定轮的数量为两个,横架的底部与稳定轮的轴心处转动连接,横架的顶部与齿轮轴的底栓接。
[0031]进一步地,稳定轮对横架进行支撑稳定,横架通过弧形滑轨与底框滑动设置,对横架进行引导,齿轮轴可以带动横架转动,横架便能带动稳定轮转动,改变稳定轮的位置,让横架通过稳定轮对底框进行支撑稳定。
[0032]综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艺术教育展示装置,包括艺术教育展示板(1)和艺术教育展示板(1)侧面铰接的支架(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4)底部的两侧均栓接有支撑柱(5),支撑柱(5)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支撑筒(6),两个支撑筒(6)的底部之间栓接有底框(7);底框(7)内部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大锥齿轮(8),大锥齿轮(8)的顶部啮合有小锥齿轮(9),小锥齿轮(9)顶部的轴心处栓接有丝杆(10),丝杆(10)的顶端与支撑柱(5)的螺孔螺纹连接;底框(7)底部两侧的孔洞均转动套接有齿轮轴(11),齿轮轴(11)的底端栓接有稳定架(12),底框(7)顶部的孔洞转动套接有调节机构(2),调节机构(2)与大锥齿轮(8)栓接,齿轮轴(11)的齿牙啮合有传动机构(3),大锥齿轮(8)与传动机构(3)栓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艺术教育展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2)包括转杆(21)、大斜齿轮(22)、小斜齿轮(23)、转轴(24)和链轮组件;转杆(21)的表面与底框(7)顶部中端的孔洞转动套接,转杆(21)的底端延伸到底框(7)的内部并与大斜齿轮(22)顶部的轴心处栓接,大斜齿轮(22)的表面与小斜齿轮(23)的后侧啮合,小斜齿轮(23)的轴心处与转轴(24)表面的中端栓接,转轴(24)的两端均与底框(7)的内部转动套接,链轮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链轮组件的轴心处分别与转轴(24)表面的两端栓接,链轮组件与大锥齿轮(8)栓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艺术教育展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轮组件包括大链轮(25)、链条(26)和小链轮(27);转轴(24)的表面与大链轮(25)的轴心处栓接,大链轮(25)的齿牙与链条(26)的内部啮合,链条(26)内部的顶端与小链轮(27)的齿牙啮合,小链轮(27)的侧面与大锥齿轮(8)的侧面栓接,小链轮(27)与传动机构(3)栓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艺术教育展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3)包括蜗杆(31)、蜗轮(32)、主动轮(33)和轮带组件;大锥齿轮(8)和小链轮(27)的轴心处均与蜗杆(31)表面的右端栓接,蜗杆(31)的两端均与底框(7)的内部转动套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文馨褚小平谈佳斌
申请(专利权)人:德清西木艺术培训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