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层建筑地基防沉降排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31974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9:01
本申请涉及地基排水的技术领域,改善了采用传感器的控制系统容易产生故障的问题,公开了一种高层建筑地基防沉降排水系统,包括水泵、排水沟和集水井,水泵连接有伸入集水井的抽水管,集水井内设置有防水箱和驱动机构,防水箱内设有与水泵电连的开关;驱动机构包括调控件和浮力件,浮力件下端穿出防水箱底部并与防水箱竖向活动连接,调控件两端分别与防水箱铰接和与浮力件活动连接,调控件连接有抵紧于浮力件的弹性件;浮力件往上浮并带动调控件转动朝向防水箱顶部时,浮力件抵压并启动开关,弹性件对浮力件提供下压力;浮力件下降并带动调控件转动朝向防水箱底部时,浮力件脱离并关闭开关,弹性件对浮力件提供上支撑力。弹性件对浮力件提供上支撑力。弹性件对浮力件提供上支撑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层建筑地基防沉降排水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地基排水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层建筑地基防沉降排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楼层建筑施工的时候,都需要挖地基以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尤其是针对高层建筑,地基需要较大的深度,此时地下水容易渗透出而且地表水雨水等也容易汇集入地基内。若不能做好排水防护工作,地基会有坍塌的风险,之后的高层建筑也容易发生沉降。
[0003]明排水是地基排水中常见的方法,即在地基坑的周围或中央开挖排水沟、在四角设置集水井,使基坑内的水经排水沟流向集水井内,然后用水泵抽出。但是简单的集水井并水位不能起到监测作用,需要工作人员不定时去查看积水状况以便于及时排除,给工作人员带来了不便,增加了工作量;且人工监测不及时会导致水溢出,进而影响施工进度。
[0004]现有能够监测水位以自动启动水泵的排水系统一般都是采用液位传感器对两个水位进行监控,高水位时通过控制器启动水泵,低水位时再关闭水泵。但是上述接触式的传感器不仅成本高,还容易受到空气、压力、密封性、电磁干扰等影响,从而影响使用效果,甚至容易损坏从而降低检测设备的使用寿命,反而还会影响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采用传感器的控制系统容易产生故障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高层建筑地基防沉降排水系统。
[0006]本申请提供一种高层建筑地基防沉降排水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高层建筑地基防沉降排水系统,包括水泵、设置于地基内四周的排水沟以及位于地基边角处的集水井,所述水泵连接有伸入所述集水井底部的抽水管,所述集水井内设置有防水箱和驱动机构,所述防水箱内设置有与所述水泵电性连接的开关;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调控件和浮力件,所述浮力件竖向活动连接在所述防水箱上,且下端穿出所述防水箱底部,所述调控件一端与所述防水箱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浮力件活动连接,并随着所述浮力件的竖向移动进行转动;所述调控件上连接有抵紧于所述浮力件的弹性件,当所述调控件转动朝向所述防水箱底部时,所述弹性件对所述浮力件提供下压力,当所述调控件转动朝向所述防水箱顶部时,所述弹性件对所述浮力件提供上支撑力;所述浮力件上设置有触控部,当所述浮力件往上浮并带动所述调控件转动朝向所述防水箱顶部时,所述触控部与所述开关并相抵启动所述开关,当所述浮力件下降并带动所述调控件转动朝向所述防水箱底部时,所述触控部脱离所述开关并关闭所述开关。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集水箱内水量较少时,浮力件位于集水井的底部,调控件受重力作用转动向下,此时弹性件对浮力件的弹力倾斜向下从而限制浮力件上浮;随着水量增大,浮力件被水浸没的体积变多从而使浮力逐渐增大,直到浮力超过驱动机构的重力、摩擦力以及弹力沿竖向的分力之和,浮力件受力不平衡开始往上浮并会达到最高位置,
调控件受浮力件带动转动向上,此时弹性件对浮力件的弹力转变为倾斜向上。浮力件上浮至触控部达到开关的位置时开始抵压开关,从而启动水泵通过抽水管开始抽水,此时因弹力和浮力较大,浮力件仍处于最高处;随着水位下降,浮力逐渐变小,浮力件开始具有向下的运动趋势,摩擦力也转变为反向,此时水量已经较少;直到浮力、摩擦力以及弹力沿竖向的分力之和小于重力,浮力件开始下降、触控部逐渐脱离开关使水泵关闭,调控件也转动向下,弹性件对浮力件的弹力又转变为倾斜向下。实现自动开启和关闭水泵,无需人工监测,且通过弹力、水的浮力、机构本身重力等进行控制,结构稳定不易损坏;开关本身设置在集水井较高的位置,不会被水浸没,还有防水箱密封防水,进一步延长使用寿命。
[0008]可选的,所述浮力件包括穿设连接于所述防水箱的连杆和连接于所述连杆下端的浮块,所述触控部设置于所述连杆靠近所述开关的一侧面。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浮力件具体分为下端的浮块和硬度较大的连杆,触控部设置在连杆朝向开关的一侧,当连杆往上浮动至越过开关的高度时,触控部能够持续触压开关以开启水泵。
[0010]可选的,所述调控件设置在所述防水箱内,所述调控件上开设有沿长度方向的联动槽,所述连杆的顶端固定设置有联动部,所述联动部配合滑动于所述联动槽内,所述弹性件一端连接于所述调控件上、另一端抵紧于所述联动部。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杆的联动部在调控件的联动槽内滑动从而实现连杆带动调控件的转动,进而实现弹性件对浮力件施加弹力方向的转变;调控件设置在防水箱内避免浸没在水中,减少转动时所受到的阻力,便于控制浮力件从而控制启闭开关。
[0012]可选的,所述联动槽远离所述调控件与所述防水箱铰接的一端设有第一缓冲件,所述连杆处于最高位置时所述联动部与所述第一缓冲件抵接。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浮力件浮力增大至最大临界点时会快速往上浮动,在最高点时由于速度较快,联动部会撞击联动槽的槽底,第一缓冲件起到缓冲吸收的作用,能够减少浮力件上下振动的可能性,还能减少联动部的磨损,进一步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0014]可选的,所述水箱的顶部设有所述连杆处于最高位置时与所述连杆远离所述浮块一端抵接的第二缓冲件。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杆的长度设置为浮力件在最高处时能够与水箱顶部的第二缓冲件抵接,进一步起到缓冲吸收冲击力的作用,对连杆起到缓冲作用,使结构更加稳定。
[0016]可选的,所述集水井包括连通的过滤区和抽水区,所述抽水区嵌置有蓄水箱,所述蓄水箱朝向所述过滤区一侧设置有过滤部,所述防水箱和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蓄水箱内。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入集水井内的水先通过过滤部过滤后再进入蓄水箱内被水泵抽吸,减少水泵堵塞损坏的可能性,延长使用寿命。
[0018]可选的,所述过滤区内设置有可拆卸的滤篮。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通过滤篮和过滤部二次过滤减少了水中杂质进入蓄水箱内的可能性,且杂质被拦截在滤篮内,便于清理。
[0020]可选的,所述蓄水箱底部铰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铰接端远离所述防水箱,所述转动板和所述浮力件之间连接有牵引绳。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长时间使用后蓄水箱的底部仍会沉积一些杂质或沙石,当浮力件往上浮动时,牵引绳拉起转动板的一端能够使杂质往铰接端的方向滑动,能够便于清理;在水量较少的时候,转动板还能将水汇聚以便于抽水管抽吸。
[0022]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1.通过弹力的转向和浮力大小的变化实现自动开启和关闭水泵,无需人工监测,减少工作量,提高施工效率;2.通过机械结构对水泵的启闭进行控制,相比较于传感器控制,结构更加稳定、不易损坏;3.通过弹性件的转向能够使浮力件更长久得维持在最高处、下落得更加缓慢,从而能够将水抽吸得更多,而且转动板还能够将水汇聚以便于抽水管抽吸4.开关本身设置在集水井较高的位置,不会被水浸没,还有防水箱密封防水,进一步延长使用寿命;5.通过转动板能够使杂质尽量堆积在一侧且不在防水箱下方,便于清理;6.转动板可以将浮块下方的杂质推移,减少长期使用后,杂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层建筑地基防沉降排水系统,包括水泵(3)、设置于地基内四周的排水沟(1)以及位于地基边角处的集水井(2),所述水泵(3)连接有伸入所述集水井(2)底部的抽水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井(2)内设置有防水箱(6)和驱动机构(8),所述防水箱(6)内设置有与所述水泵(3)电性连接的开关(7);所述驱动机构(8)包括调控件(9)和浮力件(10),所述浮力件(10)竖向活动连接在所述防水箱(6)上,且下端穿出所述防水箱(6)底部,所述调控件(9)一端与所述防水箱(6)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浮力件(10)活动连接,并随着所述浮力件(10)的竖向移动进行转动;所述调控件(9)上连接有抵紧于所述浮力件(10)的弹性件(11),当所述调控件(9)转动朝向所述防水箱(6)底部时,所述弹性件(11)对所述浮力件(10)提供下压力,当所述调控件(9)转动朝向所述防水箱(6)顶部时,所述弹性件(11)对所述浮力件(10)提供上支撑力;所述浮力件(10)上设置有触控部(103),当所述浮力件(10)往上浮并带动所述调控件(9)转动朝向所述防水箱(6)顶部时,所述触控部(103)与所述开关(7)并相抵启动所述开关(7),当所述浮力件(10)下降并带动所述调控件(9)转动朝向所述防水箱(6)底部时,所述触控部(103)脱离所述开关(7)并关闭所述开关(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地基防沉降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件(10)包括穿设连接于所述防水箱(6)的连杆(101)和连接于所述连杆(101)下端的浮块(102),所述触控部(103)设置于所述连杆(101)靠近所述开关(7)的一侧面。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忠栋陈坤黄赛敬叶昭然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九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