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轻型井点降水组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9206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8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式轻型井点降水组合装置,由真空降水泵、过滤管组、连接管、连通总管、集水管、排水管和止水丝堵构成;过滤管组由若干根过滤管构成,其以相同的间隔距离沿基坑的长度或宽度方向排布,并竖直插入至基坑的土层中;每根过滤管均由管体、外过滤层、固定箍组件和过滤管丝堵构成;连通总管为由呈交替设置的若干根连通管和若干根T形连接管构成的管体;集水管为一根由长横管和长竖管依次连接并一体成型的直角弯管,其一端与真空降水泵的进水口相连接,排水管的一端与真空降水泵的排水口连接;该装置对土层的适用性广泛,便于拆卸、可移动性强、布置方式可调,且对基坑原始形状具有很强的保留性,为暂时性工程提供极大的便利性。的便利性。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式轻型井点降水组合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移动式轻型井点降水组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基坑开挖时为了避免流沙、管涌,防止坑壁土体的坍塌,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一般尽量避免在水下作业。当地下水位高于基坑面时,应及时进行基坑降水。
[0003]传统的集水井排水方式为明沟加集水井降水,是较为常见的降水方式;然而,采用传统的集水井排水方式只能对局部小范围的基坑进行排水,且对排水部位的土体质量影响较大,制作的排水点位体积比较大,容易破坏,对边坡和基底稳定产生不利影响。如果安放点位不当,很容易造成周围地下水影响施工作业面积,可移动性较差,排水完毕拆除困难,对工期以及施工的质量都存在较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移动式轻型井点降水组合装置。
[0005]为此,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移动式轻型井点降水组合装置,由真空降水泵、过滤管组、连接管、连通总管、集水管、排水管和止水丝堵构成;其中,
[0007]过滤管组由若干根过滤管构成,其以相同的间隔距离沿基坑的长度或宽度方向排布,并竖直插入至基坑的土层中;每根过滤管均由管体、外过滤层、固定箍组件和过滤管丝堵构成;管体的侧壁上自上而下均布开设有多排梅花孔组;外过滤层由包覆在管体外壁上的两层土工布构成;固定箍组件由若干个自上而下间隔环绕并固定在外过滤层的外壁上的固定箍构成;过滤管丝堵插装固定并封堵在管体的底端开口处;
[0008]连通总管为由呈交替设置的若干根连通管和若干根T形连接管构成的管体;T形连接管的数量与过滤管的数量相同,各T形连接管一一对应地将其竖管管端连接固定在过滤管顶端,其横管管端连接固定在相邻侧连通管的管端;止水丝堵插装固定并封堵在连通总管的一个末端开口处;
[0009]集水管为一根由长横管和长竖管依次连接并一体成型的直角弯管;集水管的长横管管端与真空降水泵的进水口相连接,集水管的长竖管管端竖直朝下设置,并通过连接管与连通总管的另一末端连接并形成连通;连接管为橡胶管;排水管的一端与真空降水泵的排水口连接。
[0010]进一步地,真空降水泵采用干式真空泵。
[0011]进一步地,连通管的管径与过滤管中管体的管径相同、长度与相邻两根过滤管的间距相适应;T形连接管的横管与竖管的管径相同,且大于管体的管径,使二者能够分别插
装在过滤管和连通管的管端。
[0012]进一步地,在管体上,相邻两排梅花孔组之间的间距为4cm~5cm,每排梅花孔组由沿管体的圆周方向均布开设的四个尺寸相同的梅花孔构成;每个梅花孔的最大孔径为3~5mm。
[0013]进一步地,构成外过滤层的土工布采用等效孔径为o95~o98、规格为300~600g/m2的土工布。
[0014]进一步地,每个固定箍由紧固缠绕在外过滤层外壁上的多层止水胶带构成;相邻两个固定箍之间的间距为20cm。
[0015]进一步地,过滤管丝堵和止水丝堵为橡胶丝堵或PVC丝堵。
[0016]进一步地,排水管为波纹管。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移动式轻型井点降水组合装置可广泛适用于渗透系数为1
×
10
‑2cm/s~2
×
10
‑4cm/s的含薄层粉沙的粉质黏土,黏质粉土,沙质粉土和粉细沙的土层,通过对地下水施加作用力来促使地下水的排出,从而达到降低地下水位的目的;该装置便于拆卸、可移动性强、可根据基坑情况布置为不同井点形状的降水结构,且对基坑原始形状具有很强的保留性,为暂时性的工程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性,省时省力省成本,便于就地取材,具有很好的应用和推广前景。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移动式轻型井点降水组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移动式轻型井点降水组合装置的过滤管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但下述实施例绝非对本技术有任何限制。
[0021]参见图1,该移动式轻型井点降水组合装置由真空泵1、过滤管组、连接管3、连通总管、集水管5、排水管6和止水丝堵8构成。
[0022]真空泵1采用市售的干式真空泵,其配用功率为18.5KW~22KW。
[0023]过滤管组由若干根过滤管2构成,其具体数量与基坑的开挖尺寸、以及过滤管2的布设间隔相适应;在本实施例中,基坑的开挖尺寸以及过滤管的间隔布设距离为1.5m,过滤管组具体由七根过滤管2构成;七根过滤管2以相同的间隔距离沿基坑的长度或宽度方向排布,并竖直插入至基坑的土层深处;
[0024]参见图2,每根过滤管2均由管体2a、外过滤层2c、固定箍组件和过滤管丝堵2e构成;其中,管体2a采用外径为6cm、壁厚为2.5cm的PVC管,其长度为30m;管体侧壁上自上而下均布开设有多排梅花孔组,具体地,相邻两排梅花孔组之间的间距为5cm,每排梅花孔组由沿管体2a的圆周方向均布开设的4个尺寸相同的梅花孔2b构成;每个梅花孔2b的最大孔径为3~5mm;外过滤层2c为由具有空隙结构的材料通过完整包覆在管体2a的外壁上形成的两层过滤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外过滤层2c由包覆在管体2a外壁上的两层土工布构成,具体选用等效孔径为o95~o98、规格为300~600g/m2的土工布依据管体2a的尺寸裁切而成;该外过滤层2c能够满足令地下水透过外过滤层2c自管体2a上的梅花孔进入至管体2a内,并阻挡
土壤、小石子颗粒等进入其中;固定箍组件由若干个固定箍2d构成,其自上而下间隔环绕并固定在外过滤层2c的外壁上;具体地,每个固定箍2d由紧固缠绕在外过滤层2c外壁上的多层止水胶带构成,使外过滤层2c固定在管体2a的外壁上;相邻两个固定箍2d之间的间距为20cm;过滤管丝堵2e插装固定并封堵在管体2a的底端开口处,使管体2a底端封闭;过滤管丝堵2e根据土质可以采用橡胶丝堵或PVC丝堵。
[0025]连通总管为由呈交替设置的若干根连通管4和若干根T形连接管7构成的管体;其中,连通管4的数量与过滤管2的数量相同或比过滤管2的数量少一个;每根连通管4的管径与过滤管2中管体2a的管径相同、长度与相邻两根过滤管2的间距相适应;T形连接管7的数量与与过滤管2的数量相同;每根T形连接管7由横管和竖管构成,竖管的一端连接在横管的管体中部并与横管相连通,使第二连接管7呈T形;每根T形连接管7中,横管和竖管的管径均略大于管体2a的管径;使用时,各T形连接管7一一对应地将其竖管插装并固定在过滤管2顶端外侧,其横管插装并固定在相邻侧连通管4的管端;止水丝堵8插装固定并封堵在连通总管的一个末端开口处,使连通总管的一个末端呈封闭状态;止水丝堵8根据土质可以采用橡胶丝堵或PVC丝堵;
[0026]在本实施例中,基于过滤管组由七根过滤管2构成,连通管4的数量为六根,每根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轻型井点降水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由真空降水泵(1)、过滤管组、连接管(3)、连通总管、集水管(5)、排水管(6)和止水丝堵(8)构成;其中,过滤管组由若干根过滤管(2)构成,其以相同的间隔距离沿基坑的长度或宽度方向排布,并竖直插入至基坑的土层中;每根过滤管(2)均由管体(2a)、外过滤层(2c)、固定箍组件和过滤管丝堵(2e)构成;管体(2a)的侧壁上自上而下均布开设有多排梅花孔组;外过滤层(2c)由包覆在管体(2a)外壁上的两层土工布构成;固定箍组件由若干个自上而下间隔环绕并固定在外过滤层(2c)的外壁上的固定箍(2d)构成;过滤管丝堵(2e)插装固定并封堵在管体(2a)的底端开口处;连通总管为由呈交替设置的若干根连通管(4)和若干根T形连接管(7)构成的管体;T形连接管(7)的数量与过滤管(2)的数量相同,各T形连接管(7)一一对应地将其竖管管端连接固定在过滤管(2)顶端,其横管管端连接固定在相邻侧连通管(4)的管端;止水丝堵(8)插装固定并封堵在连通总管的一个末端开口处;集水管(5)为一根由长横管和长竖管依次连接并一体成型的直角弯管;集水管(5)的长横管管端与真空降水泵(1)的进水口相连接,集水管(5)的长竖管管端竖直朝下设置,并通过连接管(3)与连通总管的另一末端连接并形成连通;连接管(3)为橡胶管;排水管(6)的一端与真空降水泵(1)的排水口连接。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溅忠卢兴松阎玉涛孙玉涛张硕朱振国于军王金龙王京标郭雷曾亚军刘逸晗李佳欢余亮杰史清信汪博韬温璐蕊于静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港航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