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内墙板和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31795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9: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化内墙板,包括瓷砖、龙骨架、背板和填充层;多块所述瓷砖整齐排列,所述龙骨架粘接在排列的所述瓷砖背面,所述背板覆盖在所述龙骨架的顶面上;所述填充层填充粘接在所述瓷砖、所述龙骨架和所述背板之间的空腔内。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制造上述一体化内墙板的制造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为预制化的房屋卫生间和厨房内墙板,安装模块化,节省了现场安装时间和人工成本,防水保温性能好,提高了装修质量。量。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化内墙板和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预制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化内墙板和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厨房、卫生间的传统建造方式为墙体采用砖砌砂浆罩面的方式,厨房和卫生间的结构需要进行降板处理,管线需要在墙体进行开槽埋设,同时需要进行2~3遍的防水处理工序,现场施工工序复杂,加上作业人员工艺水平参差不齐,存在施工周期长、质量难以保证且成本高、污染大的问题。厨房及卫生间内部的配套洁具等需待装修阶段再进行安装,在安装的过程中会对建造时的防水产生破坏,成品质量很难保障。而且,这种建筑方式与国家倡导的装配式建筑发展路线相违背。
[0003]现在,各个地方政府推出大量的廉租房和保障房满足人民群众的住房需求,往往是这些房屋简装后再提供给租户或者房主。大量的房屋的厨房卫生间如果采用传统的人工粘砖方式进行装修,存在工期长、人工成本高、装修质量无法保证的问题。
[0004]因此,需要开发一种一体化内墙板和制造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体化内墙板,为预制化的房屋卫生间和厨房内墙板,安装模块化,节省了现场安装时间和人工成本,防水保温性能好,提高了装修质量。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一种一体化内墙板,包括瓷砖、龙骨架、背板和填充层;多块所述瓷砖整齐排列,所述龙骨架粘接在排列的所述瓷砖背面,所述背板覆盖在所述龙骨架的顶面上;所述填充层填充粘接在所述瓷砖、所述龙骨架和所述背板之间的空腔内。
[0008]进一步的,所述龙骨架的方形边框采用镀锌方管焊接或者拉铆成型,所述龙骨架边框内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条。
[0009]进一步的,所述龙骨架的底端设置有用于注入所述填充层的注料口,所述龙骨架顶端另一侧设置有观察孔。
[0010]进一步的,所述注料口和所述观察孔上均设置有塞堵。
[0011]进一步的,相邻两个所述瓷砖之间的砖缝背面粘贴有密封带。
[0012]进一步的,所述龙骨架边框底面和所述瓷砖背面之间设置有双面胶。
[0013]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一体化内墙板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14]S1、切砖,将大面积的瓷砖切割成需要规格的瓷砖;
[0015]S2、龙骨架制作,激光切割镀锌钢管,焊接或者锚接成边框,边框长边之间焊接C型或者U型支撑条,在边框上加工出注料口和观察孔;
[0016]S3、装模,将多块S1切好的瓷砖排布在模具规则布置的凹槽中,所述凹槽与瓷砖形状相配合,相邻瓷砖之间的砖缝使用密封带封闭;S2步骤中的龙骨架边框底部粘接双面胶并放置到瓷砖背面;将背板覆盖到龙骨架的顶面上形成封闭注料腔体;
[0017]S4、注料层压,将上述S3中装好的墙板壳体和模具一同移位到多层加热压机上,逐层叠放,每层之间放置加热板;装好后预加压,从注料口注入聚氨酯发泡剂,加热保压设定时间;
[0018]S5、出模,将注料层压完成墙板连同模具一起从压机处取出,将墙板从模具上取下,清理毛边;
[0019]S6、检验入库,观察有无裂纹,是否尺寸超差,合格产品进入成品库。
[0020]进一步的,在步骤S2龙骨架制作过程中,还会在边框内壁上加工出多个贯通孔,聚氨酯发泡剂发泡固化过程中会挤入到边框内腔中。
[0021]进一步的,在步骤S3装模过程中,在放入切好的瓷砖前,在模具上敷设一层塑料薄膜;盖好背板后,在背板顶面上再敷设一层塑料薄膜。
[0022]进一步的,在步骤S4注料层压过程中,通过观察孔查看聚氨酯发泡层是否填充满,观察孔出料后使用塞堵封闭观察孔,加压保持设定固化时间。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
[0024]本专利技术一体化内墙板,通过填充层直接将龙骨架和背板粘接到整齐排列的瓷砖背面,成型一体化内墙板材,相对于传统的粘砖方式,通过龙骨架直接装配式安装即可,大幅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聚氨酯填充层具有较好的防水、隔音和隔热性能,满足了使用要求。本专利技术一体化内墙板,为预制化的房屋卫生间和厨房内墙板,安装模块化,节省了现场安装时间和人工成本,防水保温性能好,提高了装修质量。
[0025]此外,通过采用镀锌钢管制作的龙骨架具有较好的防腐蚀性能,通过支撑条的设置,能够增加龙骨架整体强度,填充层包覆整个支撑条也能够增加龙骨架和填充层的结合强度;通过注料口和观察孔的设置,便于填充层注入工艺的实施。通过密封带的设置,能够对砖缝进行防护,避免填充层物料进入到砖缝中引起填充物料泄漏,这样有利于后期的美缝作业。通过双面胶的设置,能够在制备工艺过程中临时固定龙骨架到瓷砖背面,避免二者在加工过程中错位;同时,通过双面胶垫起的缝隙,能够保证填充层部分物料进入到龙骨架和瓷砖之间增大粘接力。
[0026]本专利技术一体化内墙板制造方法,通过模具定位瓷砖进行摆放,能够使得瓷砖摆放规则统一,做到缝隙一致美观;通过采用层压加热固化的工艺,整摞同时加压发泡固化,能够显著提高注入发泡剂和固化效率,增加发泡剂的固化强度和粘接强度。通过在边框内壁上加工出多个贯通孔,能够使得聚氨酯发泡剂发泡过程中进入到龙骨架边框内腔中,增加二者之间的连接强度,同时也增加了边框方管的自身强度,避免后期水汽进入。通过底膜和顶膜的设置,便于在注入聚氨酯发泡剂过程中,发泡剂四处逸散;同时在出模过程中避免瓷砖和模具之间发生粘连,有利于顺畅出模。通过对角设置的注料口和观察孔,能够保证聚氨酯固化剂充分填充饱满避免出现空鼓情况;通过设置塞堵,能够避免聚氨酯发泡材料从该孔洞溢出,提高填充层的密实度。
附图说明
[0027]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体化内墙板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体化内墙板左视结构示意图;
[0030]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体化内墙板右视结构示意图;
[0031]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体化内墙板的剖视图;
[0032]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体化内墙板制造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0033]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体化内墙板制造方法中模具装配示意图;
[0034]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体化内墙板制造方法中注料层压示意图。
[0035]附图标记说明:1、瓷砖;101、砖缝;2、双面胶;3、龙骨架;301、注料口;302、观察孔;303、支撑条;304、贯通孔;4、背板;5、密封带;6、填充层;7、模具;701、定位条;8、压机;9、加热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6]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一体化内墙板,为预制化的房屋卫生间和厨房内墙板,安装模块化,节省了现场安装时间和人工成本,防水保温性能好,提高了装修质量。
[003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内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瓷砖(1)、龙骨架(3)、背板(4)和填充层(6);多块所述瓷砖(1)整齐排列,所述龙骨架(3)粘接在排列的所述瓷砖(1)背面,所述背板(4)覆盖在所述龙骨架(3)的顶面上;所述填充层(6)填充粘接在所述瓷砖(1)、所述龙骨架(3)和所述背板(4)之间的空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内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架(3)的方形边框采用镀锌方管焊接或者拉铆成型,所述龙骨架(3)边框内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内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架(3)的底端设置有用于注入所述填充层(6)的注料口(301),所述龙骨架(3)顶端另一侧设置有观察孔(30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化内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料口(301)和所述观察孔(302)上均设置有塞堵。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内墙板,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瓷砖(1)之间的砖缝(101)背面粘贴有密封带(5)。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内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架(3)边框底面和所述瓷砖(1)背面之间设置有双面胶(2)。7.一种一体化内墙板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切砖,将大面积的瓷砖切割成需要规格的瓷砖;S2、龙骨架制作,激光切割镀锌钢管,焊接或者锚接成边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润龙曹宏伟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好新装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