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更换门座式起重机平衡梁铰点轴承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0699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更换门座式起重机平衡梁铰点轴承的装置,包括千斤顶、支架和检修平台,所述支架固定在门座式起重机的上转柱上端的一侧,所述千斤顶竖直放置在支架上部,千斤顶的顶杆与门座式起重机的平衡梁的下表面相对应,所述检修平台位于千斤顶和支架的下方并与门座式起重机的上转柱的侧部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千斤顶将平衡梁和与上转柱断开的衡梁支座顶起,使水平铰接轴和铰点轴承卸载后将其拆除,从而在不拆除平衡的前提下,实现平衡梁铰点轴承及相关配件的更换,不仅大大简化了操作,减少了维修工作量,而且可节省使用浮吊的高额费用,降低了设备的维修成本。降低了设备的维修成本。降低了设备的维修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更换门座式起重机平衡梁铰点轴承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可在不将门座式起重机的平衡梁全部拆除的情况下更换平衡梁铰点轴承的装置,属于起重机


技术介绍

[0002]门座式起重机的平衡梁系统包括平衡梁1、平衡梁支座2和小拉杆9(参看图1和

图3),平衡梁1设置左右两个,二者相互平行,它们的一端通过平衡梁圆筒10固定连接在一起,每个平衡梁1的中部通过一个水平铰接轴6和铰点轴承与安装在门座式起重机的上转柱12上的平衡梁支座2铰接,铰点轴承安装在平衡梁1上的轴承孔中,平衡梁1的另一端的通过小拉杆9与门座式起重机的变幅机构13连接,平衡梁圆筒10起配重作用,门座式起重机运行时,变幅机构13通过小拉杆9带动平衡梁1绕水平铰接轴6转动。平衡梁1作为门座式起重机的重要部件,其铰点轴承在使用过程中会由于冲击、保养不当等原因而出现损坏的情况,影响整个平衡梁系统的正常运行,一旦铰点轴承损坏,必须进行更换。
[0003]平衡梁铰点轴承损坏后,传统的更换方法是将两个平衡梁全部拆除,利用浮吊吊装至地面,待轴承更换后进行回装。这种更换方法的缺点是需要使用浮吊,不仅操作十分复杂,维修成本过于昂贵,而且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因此如何方便、安全地更换平衡梁铰点轴承就成为有关技术人员面临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之弊端,提供一种用于更换门座式起重机平衡梁铰点轴承的装置,以方便、安全地更换平衡梁铰点轴承,降低设备的维修成本。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用于更换门座式起重机平衡梁铰点轴承的装置,包括千斤顶、支架和检修平台,所述支架固定在门座式起重机的上转柱上端的一侧,所述千斤顶竖直放置在支架上部,千斤顶的顶杆与门座式起重机的平衡梁的下表面相对应,所述检修平台位于千斤顶和支架的下方并与门座式起重机的上转柱的侧部固定连接。
[0007]上述用于更换门座式起重机平衡梁铰点轴承的装置,所述千斤顶与支架之间设有垫块。
[0008]上述用于更换门座式起重机平衡梁铰点轴承的装置,所述支架位于门座式起重机的上转柱上端远离小拉杆的一侧。
[0009]上述用于更换门座式起重机平衡梁铰点轴承的装置,还包括手拉葫芦,所述手拉葫芦位于门座式起重机的平衡梁支座与小拉杆之间并吊挂在平衡梁上,手拉葫芦的吊钩与平衡梁支座连接。
[0010]上述用于更换门座式起重机平衡梁铰点轴承的装置,还包括支杠,所述支杠的一端与平衡梁圆筒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销轴与门座式起重机的上转柱上的支杠连接座转动连接,所述支杠连接座上的与销轴相匹配的销孔为长圆孔或直径大于销轴直径的圆孔。
[0011]本技术利用千斤顶将平衡梁和与上转柱断开的衡梁支座顶起,使水平铰接轴和铰点轴承卸载后将其拆除,从而在不拆除平衡的前提下,实现平衡梁铰点轴承及相关配件的更换,不仅大大简化了操作,减少了维修工作量,而且可节省使用浮吊的高额费用,降低了设备的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3]图1为门座式起重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平衡梁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a)是主视图,图2(b)是左视图;
[0015]图3为平衡梁的安装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平衡梁;2、平衡梁支座;3、千斤顶;4、垫块;5支架;6、水平铰接轴;7、操作平台;8、手拉葫芦;9、小拉杆;10、平衡梁圆筒;11、支杠;12、上转柱;13、变幅机构;14、平衡梁支座与上转柱连接焊缝;15、支杠连接座。
实施方式
[0018]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更换门座式起重机平衡梁铰点轴承的装置,利用该装置可降低施工难度,简化操作过程,在不拆除两个平衡梁的情况下即可完成铰点轴承的更换,且整个过程不需使用浮吊将平衡梁吊装至地面,大大降低了设备维修成本。
[0019]参看图3和图4,本技术主要包括支杠11、检修平台7、支架5、垫块4、千斤顶3和手拉葫芦8。门座式起重机平衡梁系统主要由平衡梁1、平衡梁支座2、小拉杆9组成,作业过程中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利用本装置每次更换一个平衡梁1的铰点轴承,如果只有一个铰点轴承损坏,则更换该铰点轴承;如果两个平衡梁的铰点轴承同时损坏,则先更换其中的一个铰点轴承,再更换另一个铰点轴承。更换一个平衡梁1的铰点轴承时,另一个平衡梁1仍安装在上转柱12上的平衡梁支座2上,保证两个平衡梁均不会坠落。使用本装置更换门座式起重机平衡梁铰点轴承的步骤如下:
[0020]步骤1、操作门坐式起重机的变幅机构13,使平衡梁底平面保持水平,便于千斤顶3顶升(参看图4)。将支杠11一端与门座式起重机的平衡梁圆筒10连接,另一端通过销轴与门座式起重机的上转柱12上的支杠连接座15相连,支杠连接座15上与销轴匹配的销孔的孔径适当放大,或者将销孔制作成长圆孔,使平衡梁可以在千斤顶3的驱动下小幅上升。支杠11的作用主要是应付突发情况,当平衡梁失去平衡时,对平衡梁圆筒起支撑作用,保证系统安全,支杠11在正常更换铰点轴承过程中不受力。两个平衡梁1为对称结构,更换一个平衡梁的铰点轴承时,另外一个平衡梁可以起到限制铰点移动大幅的作用,保证千斤顶顶升平衡梁时,平衡梁不会倾翻、坠落。
[0021]步骤2、在上转柱12上距离水平铰接轴1.5米位置焊接操作平台7。
[0022]步骤3、将支架5焊接在上转柱12上,支架5的形状为楔形,由三角形钢板焊接而成,其上表面与平衡梁支座2底平行。将垫块4置于支架5上,保持水平。将千斤顶3置于垫块4上方,操作千斤顶3,使千斤顶3与平衡梁底平面差20mm。
[0023]步骤4、刨开平衡梁支座与上转柱连接焊缝14,操作千斤顶3,将平衡梁水平顶升,此时平衡梁支座2与平衡梁1通过水平铰接轴6和铰点轴承连接,会一同起升。当平衡梁支座2离开上转柱10mm时,抽出水平铰接轴6,此时平衡梁支座2回落原来位置。
[0024]步骤5、由于另一个平衡梁1没有拆除,仍然通过水平铰接轴6和铰点轴承与安装在门座式起重机的上转柱12上的平衡梁支座2铰接,而两个平衡梁1通过平衡梁圆筒10刚性连接,因此被维修平衡梁1的顶升高度受到限制 ,不能与平衡梁支座2完全分离,导致平衡梁支座2遮挡平衡梁1上的轴承孔,此时无法对平衡梁的铰点轴承进行拆装,需要将平衡梁支座2拉出后才能更换铰点轴承。在平衡梁1上靠近小拉杆9的位置挂上手拉葫芦8,利用手拉葫芦8拉动平衡梁支座2,使平衡梁支座2横向移动,露出轴承孔,然后拆装轴承;之后将平衡梁支座2拉回原位置,穿好水平铰接轴6,最后将平衡梁支座2重新焊接到上转柱12上,完成平衡梁铰点轴承的更换。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更换门座式起重机平衡梁铰点轴承的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千斤顶(3)、支架(5)和检修平台(7),所述支架(5)固定在门座式起重机的上转柱(12)上端的一侧,所述千斤顶(3)竖直放置在支架(5)上部,千斤顶(3)的顶杆与门座式起重机的平衡梁(1)的下表面相对应,所述检修平台(7)位于千斤顶(3)和支架(5)的下方并与门座式起重机的上转柱(12)的侧部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更换门座式起重机平衡梁铰点轴承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千斤顶(3)与支架(5)之间设有垫块(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更换门座式起重机平衡梁铰点轴承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支架(5)位于门座式起重机的上转柱(12)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栾昆玉常金宝周广利王永奎秦永利杨树林宋志勇陈宏林段自强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曹妃甸钢铁物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