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信线缆的防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0129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信线缆的防护结构,包括线缆本体和支板,所述线缆本体的一端连接有接头,所述线缆本体的一端通过接头与另一线缆本体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在通过接头将线缆本体对接后,将支板置于线缆本体的上方,并使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套接在线缆本体的外壁,且通过连接组件将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对接,且通过防滑垫起防滑效果,即可将第一套环、第二套环稳固在线缆本体的外壁,随后通过调节机构带动两个第一套环相向移动,即可达到稳固线缆本体对接位置的作用,使线缆本体的对接位置更加稳定,同时可对接头起保护作用,且避免接头位置出现松动、脱落等情况而影响线缆本体的正常使用。响线缆本体的正常使用。响线缆本体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信线缆的防护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通信线缆配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信线缆的防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通信线缆是传输电信号或光信号的各种导线的总称,又可分为音频电缆、数字电缆和载频电缆,音频电缆主要用于市内或近距离通信,数字电缆专供数字通信使用,载频电缆主要用于长途多路载波通信,通信电缆与架空明线相比,具有通信容量大、传输稳定性高、保密性好、少受自然条件和外部干扰影响等优点。通信线缆外部具有密封护套,有的在护套外面还装有外护层。
[0003]但是在现有技术中,通信线缆的接头部分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通信线缆的接头部分缺乏防护结构,容易出现破损、松动、脱落等情况,从而容易导致通信线缆在连接部分发生故障,从而影响通信线缆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信线缆的防护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通信线缆接头部分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通信线缆的接头部分缺乏防护结构,容易出现破损、松动、脱落等情况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6]一种通信线缆的防护结构,包括线缆本体和支板,所述线缆本体的一端连接有接头,所述线缆本体的一端通过接头与另一线缆本体相连接,所述支板的下端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支板的下端外侧通过调节机构滑动连接有第一套环,所述第一套环的上端外侧设置有滑动组件,所述第一套环的下端后侧设置有转动组件,所述第一套环的下端后侧通过转动组件转动连接有第二套环,所述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均套接在线缆本体的外壁,所述第一套环的正面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第一套环的前端通过连接组件与第二套环对接。
[0007]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移动槽、移动块、螺杆与定位组件,所述移动槽开设在支板的下端,所述移动块安装在第一套环的上端,所述移动块滑动连接在移动槽的内部,所述螺杆转动连接在支板的右侧壁,所述螺杆的一端伸入移动槽的内部,所述螺杆的一端贯穿移动块,所述螺杆的外壁与移动块螺纹连接,所述螺杆外壁两侧的螺纹相反,所述定位组件设置在螺杆的一端。
[0008]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块与定位槽,所述定位块连接在螺杆的一端,所述定位槽开设在移动槽的左侧,所述定位块转动连接在定位槽的内部。
[0009]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块、滑槽与限位组件,所述滑块安装在第一套环的上端外侧,所述滑槽开设在支板的下端外侧,所述滑块的上端滑动连接在滑槽的内部,所述限位组件设置在滑块外壁的上端。
[0010]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块与限位槽,所述限位块安装在滑块外壁的上端,所述限位槽开设在滑槽的内壁,所述限位块滑动连接在限位槽的内
部。
[0011]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槽与转块,所述转槽开设在第一套环的下端后侧,所述转块安装在第二套环的上端后侧,所述转块转动连接在转槽的内部。
[0012]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螺栓与螺帽,所述螺栓转动连接在第一套环的前端,所述螺栓的下端贯穿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所述螺帽螺纹连接在螺栓外壁的下端,所述螺帽的上端与第二套环贴合。
[0013]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的内壁均安装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的内壁与线缆本体的外壁贴合。
[0014]综上所述,本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第一、在通过接头将线缆本体对接后,将支板置于线缆本体的上方,并使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套接在线缆本体的外壁,且通过连接组件将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对接,且通过防滑垫起防滑效果,即可将第一套环、第二套环稳固在线缆本体的外壁,随后通过调节机构带动两个第一套环相向移动,即可达到稳固线缆本体对接位置的作用,使线缆本体的对接位置更加稳定,同时可对接头起保护作用,且避免接头位置出现松动、脱落等情况而影响线缆本体的正常使用;
[0016]第二、通过转动螺杆,并通过定位组件稳固螺杆的位置,即可使螺杆带动移动块在移动槽的内部滑动,从而使移动块可带动第一套环同时移动,而通过螺杆外壁两侧的螺纹相反,即可使两个第一套环相向移动,从而使调节机构达到紧固线缆本体对接位置的作用,避免出现接头位置松动、脱落等情况,保证线缆本体对接处的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的后视图;
[0019]图3是本技术的剖视图;
[0020]图4是本技术图3的A部放大图。
[0021]附图标记:1、线缆本体,11、接头,2、支板,3、调节机构,31、移动槽,32、移动块,33、螺杆,34、定位组件,341、定位块,342、定位槽,4、第一套环,5、滑动组件,51、滑块,52、滑槽,53、限位组件,531、限位块,532、限位槽,6、转动组件,61、转槽,62、转块,7、第二套环,8、连接组件,81、螺栓,82、螺帽,9、防滑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实施例1
[0024]参考图1

4,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通信线缆的防护结构,包括线缆本体1和支板2,线缆本体1的一端连接有接头11,线缆本体1的一端通过接头11与另一线缆本体1相连接,支
板2的下端设置有调节机构3,支板2的下端外侧通过调节机构3滑动连接有第一套环4,第一套环4的上端外侧设置有滑动组件5,第一套环4的下端后侧设置有转动组件6,第一套环4的下端后侧通过转动组件6转动连接有第二套环7,第一套环4和第二套环7均套接在线缆本体1的外壁,第一套环4的正面设置有连接组件8,第一套环4的前端通过连接组件8与第二套环7对接;
[0025]在通过接头11将线缆本体1对接后,将支板2置于线缆本体1的上方,并通过转动组件6使第二套环7转动连接在第一套环4的下端后侧,使第一套环4和第二套环7套接在线缆本体1的外壁,且通过连接组件8将第一套环4和第二套环7对接,通过防滑垫9起防滑效果,即可将第一套环4、第二套环7稳固在线缆本体1的外壁,随后通过调节机构3带动两个第一套环4相向移动,并通过滑动组件5稳固第一套环4的位置,避免第一套环4出现倾斜、偏移等情况,即可达到稳固线缆本体1对接位置的作用,使线缆本体1的对接位置更加稳定,同时可对接头11起保护作用,且避免接头11位置出现松动、脱落等情况而影响线缆本体1的正常使用。
[0026]实施例2
[0027]参考图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为了达到使两个第一套环4相向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信线缆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线缆本体(1)和支板(2),所述线缆本体(1)的一端连接有接头(11),所述线缆本体(1)的一端通过接头(11)与另一线缆本体(1)相连接,所述支板(2)的下端设置有调节机构(3),所述支板(2)的下端外侧通过调节机构(3)滑动连接有第一套环(4),所述第一套环(4)的上端外侧设置有滑动组件(5),所述第一套环(4)的下端后侧设置有转动组件(6),所述第一套环(4)的下端后侧通过转动组件(6)转动连接有第二套环(7),所述第一套环(4)和第二套环(7)均套接在线缆本体(1)的外壁,所述第一套环(4)的正面设置有连接组件(8),所述第一套环(4)的前端通过连接组件(8)与第二套环(7)对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信线缆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3)包括移动槽(31)、移动块(32)、螺杆(33)与定位组件(34),所述移动槽(31)开设在支板(2)的下端,所述移动块(32)安装在第一套环(4)的上端,所述移动块(32)滑动连接在移动槽(31)的内部,所述螺杆(33)转动连接在支板(2)的右侧壁,所述螺杆(33)的一端伸入移动槽(31)的内部,所述螺杆(33)的一端贯穿移动块(32),所述螺杆(33)的外壁与移动块(32)螺纹连接,所述螺杆(33)外壁两侧的螺纹相反,所述定位组件(34)设置在螺杆(33)的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信线缆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34)包括定位块(341)与定位槽(342),所述定位块(341)连接在螺杆(33)的一端,所述定位槽(342)开设在移动槽(3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连清赵程程李曙蕾刘刚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宇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