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体放电管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9968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气体放电管功能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气体放电管测试装置,包括电控盒,所述电控盒的前侧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前面板模块,电控盒和前面板模块的顶部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底板模块,所述底板模块的底部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微动开关模块,底板模块的顶部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弹性模块,弹性模块上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产品固定模块,所述电控盒的后侧安装有保护罩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浮动式导电铜排与产品气体放电管导电片的接触的方式,气体放电管的两边导电片与导电铜排充分接触,既保证了产品与导电铜排没有虚接触,同时实现了代替操作人员的手工接线上下电。了代替操作人员的手工接线上下电。了代替操作人员的手工接线上下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体放电管测试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气体放电管功能测试
,尤其涉及一种气体放电管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气体放电管指作过电压保护用的避雷管或天线开关管一类,管内有二个或多个电极,充有一定量的惰性气体。气体放电管是一种间隙式的防雷保护元件,它用在通信系统的防雷保护。其主要特点是通流能量大,可达数十至数百KA,绝缘电阻极高,无漏流,无老化失效,无极性双向保护,静态电容极小,特别适用于高速网络通讯设备的粗保护。可广泛用于各种电源及信号线的第一级雷击浪涌保护。
[0003]气体放电管作为一种电子电气元件,在制作完成后要在实验室进行一系列的功能性实验测试。
[0004]现有的技术方案中,通常不会制作专门的测试装置,有专门的实验技术人员手工对每个产品进行接插线,上电加压,测试时可以开启测试设备,缺乏安全性,操作繁琐,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气体放电管测试装置。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气体放电管测试装置,包括电控盒,所述电控盒的前侧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前面板模块,电控盒和前面板模块的顶部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底板模块,所述底板模块的底部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微动开关模块,底板模块的顶部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弹性模块,弹性模块上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产品固定模块,所述电控盒的后侧安装有保护罩模块。
[0008]优选的,所述电控盒包括底盖板、左侧板、后板、右侧板、DC插座和船型开关,左侧板和右侧板分别固定安装在底盖板的左右两侧,后板安装在底盖板的后侧,且左侧板、后板和右侧板依次拼接,右侧板的一侧上开设有两个安装孔,DC插座螺纹安装在对应的安装孔内,且船型开关通过卡扣固定在对应的安装孔内。
[0009]优选的,所述前面板模块包括前面板、按钮和香蕉插头,按钮和香蕉插头均安装在前面板上。
[0010]优选的,所述微动开关模块包括开关安装板、微动开关和沉头螺丝,开关安装板安装在底板模块上,且开关安装板上开设有固定孔,微动开关通过沉头螺丝固定在开关安装板上。
[0011]优选的,所述底板模块包括底板和护线套,底板上开设有孔,护线套嵌入在孔中。
[0012]优选的,所述弹性模块包括底座、高等螺栓、浮动板、导电铜排和弹簧,底座通过螺丝固定在底板上,浮动板上开设有两个活动孔,高等螺栓贯穿活动孔螺纹安装在底座上,浮
动板上设置有沉槽,导电铜排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沉槽内,底座和浮动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沉孔,弹簧安装在底座和浮动板的沉孔内
[0013]优选的,所述产品固定模块包括固定座、气体放电管和肘夹,固定座通过螺丝固定在底座上,肘夹通过螺丝固定在固定座的上表面,且气体放电管位于固定座和肘夹之间。
[0014]优选的,所述保护罩模块包括有机玻璃罩、拉手和合页,拉手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有机玻璃罩上,合页的两端分别通过螺丝固定在有机玻璃罩和后板上。
[0015]本技术中,所述一种气体放电管测试装置,通过浮动式导电铜排与产品气体放电管导电片的接触的方式,气体放电管的两边导电片与导电铜排充分接触,既保证了产品与导电铜排没有虚接触,同时实现了代替操作人员的手工接线上下电。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气体放电管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气体放电管测试装置的电控盒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气体放电管测试装置的前面板模块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气体放电管测试装置的微动开关模块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气体放电管测试装置的底板模块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气体放电管测试装置的弹性模块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气体放电管测试装置的产品固定模块结构示意图;
[0023]图8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气体放电管测试装置的保护罩模块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电控盒、2.前面板模块、3.微动开关模块、4.底板模块、5.弹性模块、6.产品固定模块、7.保护罩模块、11.底盖板、12.左侧板、13.后板、14.右侧板、15.DC插座、16.船型开关、21.前面板、22.按钮、23.香蕉插头、31.开关安装板、32.微动开关、33.沉头螺丝、41.底板、42.护线套、51.底座、52.等高螺栓、53.浮动板、54.导电铜排、55.弹簧、61.固定座、62.气体放电管、63.肘夹、71.有机玻璃罩、72.拉手、73.合页。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6]参照图1

8,一种气体放电管测试装置,包括电控盒1,电控盒1的前侧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前面板模块2,电控盒1和前面板模块2的顶部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底板模块4,底板模块4的底部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微动开关模块3,底板模块4的顶部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弹性模块5,弹性模块5上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产品固定模块6,,使用弹簧压缩的方式,保证产品气体放电管的引脚与导电铜排更有效接触,电控盒1的后侧安装有保护罩模块7,放置测试时高压危害,起保护作用。
[0027]本技术中,电控盒1包括底盖板11、左侧板12、后板13、右侧板14、DC插座15和船型开关16,左侧板12和右侧板14分别固定安装在底盖板11的左右两侧,后板13安装在底盖板11的后侧,且左侧板12、后板13和右侧板14依次拼接,右侧板14的一侧上开设有两个安装孔,DC插座15螺纹安装在对应的安装孔内,且船型开关16通过卡扣固定在对应的安装孔
内。
[0028]本技术中,前面板模块2包括前面板21、按钮22和香蕉插头23,按钮22和香蕉插头23均安装在前面板21上。
[0029]本技术中,微动开关模块包括开关安装板31、微动开关32和沉头螺丝33,开关安装板31安装在底板模块4上,且开关安装板31上开设有固定孔,微动开关32通过沉头螺丝33固定在开关安装板31上,用于检测测试开始前保护罩是否已经扣合。
[0030]本技术中,底板模块4包括底板41和护线套42,底板41上开设有孔,护线套42嵌入在孔中,保护线缆。
[0031]本技术中,弹性模块5包括底座51、高等螺栓52、浮动板53、导电铜排54和弹簧55,底座51通过螺丝固定在底板41上,浮动板53上开设有两个活动孔,高等螺栓52贯穿活动孔螺纹安装在底座51上,浮动板53上设置有沉槽,导电铜排54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沉槽内,底座51和浮动板53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沉孔,弹簧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体放电管测试装置,包括电控盒(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盒(1)的前侧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前面板模块(2),电控盒(1)和前面板模块(2)的顶部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底板模块(4),所述底板模块(4)的底部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微动开关模块(3),底板模块(4)的顶部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弹性模块(5),弹性模块(5)上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产品固定模块(6),所述电控盒(1)的后侧安装有保护罩模块(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体放电管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盒(1)包括底盖板(11)、左侧板(12)、后板(13)、右侧板(14)、DC插座(15)和船型开关(16),左侧板(12)和右侧板(14)分别固定安装在底盖板(11)的左右两侧,后板(13)安装在底盖板(11)的后侧,且左侧板(12)、后板(13)和右侧板(14)依次拼接,右侧板(14)的一侧上开设有两个安装孔,DC插座(15)螺纹安装在对应的安装孔内,且船型开关(16)通过卡扣固定在对应的安装孔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体放电管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面板模块(2)包括前面板(21)、按钮(22)和香蕉插头(23),按钮(22)和香蕉插头(23)均安装在前面板(21)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体放电管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动开关模块包括开关安装板(31)、微动开关(32)和沉头螺丝(33),开关安装板(31)安装在底板模块(4)上,且开关安装板(31)上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玉华
申请(专利权)人:新拓尼克北京科技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