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弹性抗挤压复合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9674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弹性抗挤压复合电缆,属于电缆的技术领域,包括中心高弹性机构,中心高弹性机构包括中心弹性套管和内套管,内套管的内腔设置有非金属加强件,中心弹性套管外壁设置有两个注塑成型的弧形限位套管,每个弧形限位套管内均设置有三个铜芯导体和三个弹性分隔实心管,两个弧形限位套管外共同设置有挤包成型的复合抗压机构,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从电缆的中心轴线和外包裹层两个位置来提高电缆本身的抗挤压能力,使得电缆内的铜芯导体在受到挤压后,可以迅速弹性复位,并且内部的铜芯导体不易异位,有效的避免了在受到外力的时候,铜芯导体之间出现挤压损坏的情况。情况。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弹性抗挤压复合电缆


[0001]本技术主要涉及电缆的
,具体为一种高弹性抗挤压复合电缆。

技术介绍

[0002]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类似绳索,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电缆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征,电缆有电力电缆、控制电缆、补偿电缆、屏蔽电缆、高温电缆、计算机电缆、信号电缆、同轴电缆、耐火电缆、船用电缆、矿用电缆、铝合金电缆等等。
[0003]随着人们对电缆抗压能力要求的提高,抗挤压电缆得到广泛的运用,并起到了明显的效果,近年来,建筑和交通等部门要求对地铁、轻轨、铁路、大型广场等地区采用要求更高的抗压电缆。
[0004]就目前现有的电缆而言,例如申请号为201720964708.8申请文案的技术结构中,包括线芯本体,所述线芯本体外部从内到外依次设有填充层、包带层、聚乙烯结构层、隔热层和聚氯乙烯结构层,所述线芯本体之间设有支撑条,所述支撑条上设有和线芯本体相对应的卡槽,所述线芯本体卡接在卡槽中,该结构虽然通过位于电缆中心架设的支撑条来提高电缆的抗压缓冲能力,但是在地铁、轻轨、铁路、大型广场等地区,随着当下建筑结构的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多样化,这种抗压类的电缆已经无法满足,在受到外界较强压力的时候,仅靠支撑条形变带来的抗压缓冲能力较弱,电缆内的线性本体容易异位,造成相互挤压损坏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技术方案针对现有技术解决方案过于单一的技术问题,提供了显著不同于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具体地本技术主要提供了一种高弹性抗挤压复合电缆,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在受到外界较强压力的时候,内部的导体会出现异位,造成相互挤压损坏的技术问题。
[0006]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高弹性抗挤压复合电缆,包括中心高弹性机构,所述中心高弹性机构包括中心弹性套管和位于中心弹性套管的中轴线位置的内套管,且所述内套管外壁上等间距环绕设置有注塑成型的多个弹性支架,所述内套管的内腔设置有非金属加强件,所述中心弹性套管外壁设置有两个注塑成型的弧形限位套管,每个所述弧形限位套管内均设置有三个铜芯导体和三个弹性分隔实心管,且每个所述弧形限位套管内的铜芯导体和弹性分隔实心管之间相互交错排列,两个所述弧形限位套管外共同设置有挤包成型的复合抗压机构;
[0008]所述复合抗压机构包括聚酯薄膜层,且所述聚酯薄膜层包裹住两个弧形限位套管,所述聚酯薄膜层上设置有绕包成型的耐火云母带,所述耐火云母带上设置有挤包成型的丁腈弹性抗压层,且所述丁腈弹性抗压层上设置有钢带铠装,所述钢带铠装外壁设置有挤包成型的无卤低烟阻燃防护套。
[0009]优选的,所述聚酯薄膜层和耐火云母带厚度相同,且聚酯薄膜层和耐火云母带的厚度为1cm

1.3cm。
[0010]优选的,所述丁腈弹性抗压层和钢带铠装厚度相同,且丁腈弹性抗压层和钢带铠装的厚度为0.9cm

1.2cm。
[0011]优选的,所述无卤低烟阻燃防护套的厚度等于聚酯薄膜层、耐火云母带、丁腈弹性抗压层和钢带铠装的厚度之和。
[0012]优选的,每个所述弧形限位套管内腔的空隙位置均设置有弹性填充绳。
[0013]优选的,每个所述铜芯导体均由铜丝束绞合而成。
[0014]优选的,每个所述铜芯导体外均设置有交联聚乙烯防护套,每个所述交联聚乙烯防护套上均设置有挤包成型的聚酰亚胺层。
[0015]优选的,每相邻两个弹性支架之间均设置有弹性复位条。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7](1)本技术通过设置的中心弹性套管、内套管、弹性支架、非金属加强件和弹性复位条,实现了在电缆的中心轴线位置提高了电缆的抗挤压能力,由复合抗压机构中的丁腈弹性抗压层和无卤低烟阻燃防护套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从电缆的外包裹层位置进一步提高了电缆本身的抗挤压能力,且在弧形限位套管、弹性填充绳和弹性分隔实心管的限定下,使得电缆内的铜芯导体在受到挤压后,可以迅速弹性复位,并且内部的铜芯导体不易异位,有效的避免了在受到外力的时候,铜芯导体之间直接接触挤压,出现损坏的情况。
[0018](2)本技术通过铜芯导体外设置的交联聚乙烯防护套和聚酰亚胺层,实现了对导体保护,且聚酰亚胺材料是综合性能最佳的有机高分子材料之一,其耐高温达400
°
C以上,长期使用温度范围

200~300
°
C,部分无明显熔点,高绝缘性能,10赫兹下介电常数4.0,介电损耗仅0.004~0.007,属F至H级绝缘,通过聚酯薄膜层,主要是捆扎作用,来包裹弧形限位管,且有一定的绝缘作用,也提高耐热性能,使电缆的结构紧凑不松散,挤出时隔热。
[0019]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电缆横截面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的中心高弹性机构截面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的复合抗压机构截面示意图。
[0024]附图说明:1、中心高弹性机构;11、中心弹性套管;12、内套管;121、弹性支架;13、非金属加强件;14、弹性复位条;15、弧形限位套管;16、铜芯导体;161、交联聚乙烯防护套;162、聚酰亚胺层;17、弹性分隔实心管;18、弹性填充绳;2、复合抗压机构;21、聚酯薄膜层;22、耐火云母带;23、丁腈弹性抗压层;24、钢带铠装;25、无卤低烟阻燃防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技术公开的内
容更加透彻全面。
[0026]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7]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8]实施例一,请着重参照附图1

4所示,一种高弹性抗挤压复合电缆,包括中心高弹性机构1,所述中心高弹性机构1包括中心弹性套管11和位于中心弹性套管11的中轴线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弹性抗挤压复合电缆,包括中心高弹性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高弹性机构(1)包括中心弹性套管(11)和位于中心弹性套管(11)的中轴线位置的内套管(12),且所述内套管(12)外壁上等间距环绕设置有注塑成型的多个弹性支架(121),所述内套管(12)的内腔设置有非金属加强件(13),所述中心弹性套管(11)外壁设置有两个注塑成型的弧形限位套管(15),每个所述弧形限位套管(15)内均设置有三个铜芯导体(16)和三个弹性分隔实心管(17),且每个所述弧形限位套管(15)内的铜芯导体(16)和弹性分隔实心管(17)之间相互交错排列,两个所述弧形限位套管(15)外共同设置有挤包成型的复合抗压机构(2);所述复合抗压机构(2)包括聚酯薄膜层(21),且所述聚酯薄膜层(21)包裹住两个弧形限位套管(15),所述聚酯薄膜层(21)上设置有绕包成型的耐火云母带(22),所述耐火云母带(22)上设置有挤包成型的丁腈弹性抗压层(23),且所述丁腈弹性抗压层(23)上设置有钢带铠装(24),所述钢带铠装(24)外壁设置有挤包成型的无卤低烟阻燃防护套(2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弹性抗挤压复合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薄膜层(21)和耐火云母带(22)厚度相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运生王学超李万松闵泽宇朱峰林李兵梁志帮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