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塑料产品颗粒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9374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8 2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塑料产品颗粒混合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之间设置有混料结构,所述框体的上端设置有导料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在混料框体的内部设置若干个菱形混料柱可以在料粒通过导料机构进入混料框体后与菱形混料柱的顶端以及侧一面和侧二面发生碰撞,使得每个粒料下路的路径朝向发生改变,实现粒料之间的混合效果,相对于传统的电机驱动混料杆,无需额外设立动力输出单元,噪音较低,另一方面通过在第一入料管的内部分别设置集料漏斗、分料倒斗可以在料粒进入混料框体前进行一波料粒的扰流,打乱粒料的混料前的排列顺,从而使得后续的混料更加彻底,提升混料效果。提升混料效果。提升混料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塑料产品颗粒混合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塑料造粒设备
,具体为一种用于塑料产品颗粒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塑料粒子,是塑料颗粒的俗称,是塑料以半成品形态进行储存、运输和加工成型的原料,塑料是一类高分子材料,以石油为原料可以制得乙烯,塑料颗粒是一种颗粒状的塑料,种类繁多,按用途来说常见的塑料颗粒有通用塑料、工程塑料、特种塑料等,在加工成各种生活用品时,先需要将不同种类的塑料颗粒进行混合。
[0003]现有技术的不足:
[0004]目前在对塑料产品进行颗粒混合时大多是以电机作为驱动输出单元通过皮带或链条传动使得设备内部混料杆进行转动来实现料粒之间的搅拌混合,此方法虽可对料粒实现混料,但需要电机提供动能,能耗较高,同时噪音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塑料产品颗粒混合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塑料产品颗粒混合装置,包括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之间设置有混料结构,所述框体的上端设置有导料机构;
[0007]所述混料结构包括有:
[0008]混料框体,所述混料框体的两侧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支撑架连接;
[0009]菱形混料柱,所述菱形混料柱错位分布在混料框体的内部。
[0010]优选的,所述导料机构包括有:
[0011]第一入料管,所述第一入料管设置在混料框体的上端,所述第一入料管的侧面连接有第二入料管,所述第一入料管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集料漏斗,所述第一入料管的内侧通过固定杆连接有分料倒斗。
[0012]优选的,所述混料框体的外形为椭圆形。
[0013]优选的,所述菱形混料柱之间的间隔距离为混合粒料长度的2

5倍。
[0014]优选的,所述混料框体的下端通过开设通孔固定连接有出料倒口。
[0015]优选的,所述第一入料管的出料端为漏斗状。
[0016]优选的,所述分料倒斗的上表面积大于第一入料管的出料口面积。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1、该一种用于塑料产品颗粒混合装置,通过设置有混料结构,混料结构包括有混料框体、支撑杆、菱形混料柱,通过在混料框体的内部设置若干个菱形混料柱可以在料粒通过导料机构进入混料框体后与菱形混料柱的顶端以及侧一面和侧二面发生碰撞,使得每个
粒料下路的路径朝向发生改变,实现粒料之间的混合效果,相对于传统的电机驱动混料杆,无需额外设立动力输出单元,噪音较低;
[0019]2、该一种用于塑料产品颗粒混合装置,通过设置有导料机构,导料机构包括有第一入料管、第二入料管、集料漏斗、分料倒斗,通过在第一入料管的内部分别设置集料漏斗、分料倒斗可以在料粒进入混料框体前进行一波料粒的扰流,打乱粒料的混料前的排列顺,从而使得后续的混料更加彻底,提升混料效果。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部分菱形混料柱分布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入料管与集料漏斗连接处内部结构剖面图;
[0023]图4为本技术的分料倒斗在第一入料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的A处放大图;
[0025]图6为本技术的部分菱形混料柱安装在混料框体内部的俯视图。
[0026]图中:1、支撑架;2、混料结构;201、混料框体;202、支撑杆;203、菱形混料柱;3、导料机构;301、第一入料管;302、第二入料管;303、集料漏斗;304、分料倒斗;4、出料倒口;5、侧一面;6、侧二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9]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的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0030]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1]实施例
[0032]请参阅图1

6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塑料产品颗粒混合装置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塑料产品颗粒混合装置,包括支撑架1,支撑架1之间设置有混料结构2,混料结构2
的上端设置有导料机构3;
[0033]混料结构2包括有混料框体201和菱形混料柱203,混料框体201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02,支撑杆202与支撑架1固定连接,菱形混料柱203的两端与混料框体201的内侧壁为固定连接状态,在分布时上、下两端菱形混料柱203少,靠近混料框体201中部菱形混料柱203多,菱形混料柱203之间距离相等,每个菱形混料柱203同大小的菱角的一端垂直向上,此时每个菱形混料柱203均具有两个迎料面(如图6所示)侧一面5和侧二面6,在下料的过程中,粒料从导料机构3的出口端导出进入混料框体201的内部,然后与其最上端的若干菱形混料柱203的顶端以及侧一面5和侧二面6发生碰撞并斜向向下的运动,与下端的菱形混料柱203的顶端、侧一面5、侧二面6发生碰撞然后再次改变运动轨迹,最后在混料框体201的底部集料,此过程中粒料不断改变运动轨迹、分离实现混料的效果,通过在混料框体201的内部设置若干个菱形混料柱203可以在料粒通过导料机构3进入混料框体201后与菱形混料柱203的顶端以及侧一面5和侧二面6发生碰撞,使得每个粒料下路的路径朝向发生改变,实现粒料之间的混合效果,相对于传统的电机驱动混料杆,无需额外设立动力输出单元,噪音较低。
[0034]导料机构3包括有第一入料管301,第一入料管301设置在混料框体201的上端,第一入料管30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塑料产品颗粒混合装置,包括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之间设置有混料结构(2),所述混料结构(2)的上端设置有导料机构(3);所述混料结构(2)包括有:混料框体(201),所述混料框体(201)的两侧设置有支撑杆(202),所述支撑杆(202)与支撑架(1)连接;菱形混料柱(203),所述菱形混料柱(203)错位分布在混料框体(201)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塑料产品颗粒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机构(3)包括有:第一入料管(301),所述第一入料管(301)设置在混料框体(201)的上端,所述第一入料管(301)的侧面连接有第二入料管(302),所述第一入料管(30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集料漏斗(303),所述第一入料管(301)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进
申请(专利权)人:斯泰克南通模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