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体征检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9342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8 2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体征检测设备,包括:检测外壳、第一制动机构、底板、第二制动机构;检测外壳上具有连接部;支撑架,支撑架具有供连接部插入的筒体,且连接部与筒体转动连接;第一制动机构与筒体固定连接,且第一制动机构具有第一伸缩部;第一伸缩部可伸缩移动与连接部抵接;底板与支撑架转动连接;第二制动机构与底板固定连接,且第二制动机构具有第二伸缩部;第二伸缩部可伸缩移动与支撑架抵接。能灵活调整扫描方向。能灵活调整扫描方向。能灵活调整扫描方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体征检测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医用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体征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人体生命体征检测设备大部分都是采用接触式检测,比如心电监护仪、脉搏血氧仪等,但也有一些生命体征检测设备是通过非接触式方式来检测人体的生命体征,如通过雷达发射电磁波对人体进行扫描,接收器接收到的反射电磁波在处理器的计算下得出人体的生命体征状况,如呼吸频率和心跳频率等生命体征。
[0003]现有的非接触式人体生命体征检测设备,往往只能对其正前方的对象进行检测,而对于不处于正前方的对象其检测结果的误差较大;因此,在使用该设备时需要保证人体位于检测设备扫描方向的正前方,以提高检测的结构的准确性。
[0004]而现有的检测设备一般是固定在相应的物体上,其扫描的方向和位置不能灵活的改变,不便于用户根据实际实用情况调整设备扫描的方向,以适应不同的环境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灵活调整扫描方向的体征检测设备。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体征检测设备,包括:检测外壳、第一制动机构、底板、第二制动机构;
[0007]所述检测外壳上具有连接部;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具有供所述连接部插入的筒体,且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筒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制动机构与所述筒体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制动机构具有第一伸缩部;所述第一伸缩部可伸缩移动与所述连接部抵接;所述底板与所述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制动机构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制动机构具有第二伸缩部;所述第二伸缩部可伸缩移动与所述支撑架抵接。
[0008]其中,检测外壳内部设有用于扫描人体的雷达,接收雷达反射波的接收器,以及用于处理反射波信号的处理器,检测外壳上还开设有接线端口;接线端口与处理器电性连接,接线端上插设有信号收发模块,该信号收发模块可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接收用户输入的相应指令信号,和输出处理器处理完成的检测数据,用户的终端上设置有与该信号收发模块相配合的信号收发装置,用于接收和发送相应信号;具体的,该传输方式为WiFi或者GPRS等移动网络传输数据。采用无线传输的方式能减少电缆线的连接,避免转动检测外壳或者支撑架时导致电缆线缠绕在检测外壳和/或支撑架上的可能。
[0009]检测外壳的内部还设有蓄电池为雷达和接收器等设备工作提供电源,检测外壳上还开设有电源接口,电源接口上可插拔式连接有电源线,主要用于为蓄电池充电;在转动检测外壳时,用户可以拔出电源线,避免转动过程中造成电源线缠绕在检测外壳和/或支撑架上的可能。而蓄电池能一直保持雷达和接收器等设备不断电。
[0010]其中,检测外壳的转动轴线与支撑架的转动轴线相垂直。
[0011]本技术实施例一种体征检测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连
接部和筒体转动连接,再通过第一制动机构能对连接部的转动进行控制,能有效的保证检测外壳的扫描方向固定在相应的位置上,实现调整检测外壳的扫描方向。
[0012]底板用于固定连接在一些相应的物体上,而支撑架与底板转动连接,通过第二制动结构来控制支撑架与底板的相对转动,进而控制了支撑架的转动,由于检测外壳设置在支撑架上,因此支撑的转动带动了检测外壳一起转动,最终实现调整检测外壳的扫描方向。通过两次调整扫描方向的相互配合,实现检测外壳的两轴转动,增加了雷达扫描的方向。能大大满足用户对扫描的方向的要求,能更好的适应不同的环境要求。
[0013]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制动盘,所述第一伸缩部可伸缩移动与所述第一制动盘抵接。具体的,第一制动盘具有较粗糙的表面。设置制动盘能提高第一伸缩部与第一制动盘抵接时的摩擦力。提高制动能力,避免在制动时出现相对转动的可能。
[00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制动盘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卡槽,且多个所述第一卡槽绕所述第一制动盘的中心圆周阵列分布。设置卡槽且第一伸缩部卡入卡槽内能有效的限制第一伸缩部和第一制动盘的相对转动,有效提高制动能力。
[00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制动机构包括:具有第一凹腔的第一壳体、固定设于所述第一凹腔底部的第一自锁件、与所述第一自锁件固定连接的第一推杆、开设有第一限位孔的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滑动设于所述第一凹腔内,且所述第一限位板与所述筒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杆穿过所述第一限位孔与所述第一制动盘抵接。通过推动第一壳体,进而推动第一自锁件,最终带动推杆卡入第一卡槽中,而第一推杆会被第一限位孔限位,阻止了第一推杆随第一制动盘一起转动。该结构简单,实用可靠。
[001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推杆固定连接用于卡入所述第一卡槽的横杆。采用横杆卡入第一卡槽,能提高横杆对第一制动盘的制动能力。
[001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自锁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凹腔底部固定连接的压块、抵接在所述压块和所述第一限位板之间的弹簧、固定设于所述压块上的第一限位块、与所述第一限位块间隔设置的第二限位块、具有钩部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与所述第一限位板固定连接,所述钩部可与所述第一限位块或者所述第二限位块抵接;所述第二限位块与所述压块固定连接。具体的,所述压块用于推动推杆伸缩移动,且推杆与压块固定连接。
[0018]第一限位块在推杆的延伸方向上间隔分布,且第二限位块更靠近推杆。
[0019]自锁件的结构简单,且设计合理。当给第一壳体施加外力时,第一壳体沿筒体的延伸方向移动,压块推动推杆向靠近卡槽方向移动,压块挤压弹簧,当限位杆钩在第一限位块上时推杆的一端卡入到第一卡槽内,使得检测外壳与第一制动机构不能发生相对转动,此时撤去外力后,限位杆受拉与弹簧的弹力形成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第一壳体位置固定不动,推杆的一端保持卡在第一卡槽内。当再次给第一壳体施加一定的外力后,移动杆与第一限位块分离,并在弹簧推力的作用下,第一壳体向反方向移动,最终限位杆钩在第二限位块上,此时的推杆与卡槽分离,使得检测外壳与第一制动机构能发生相对转动。
[0020]具体的,第一限位块呈弯曲状(呈V型或者勾状),第二限位块具有倾斜面,该弯曲状形成一个限位槽,用于供限位杆的钩部卡入;压块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限位杆在不受到外力作用时,钩部靠近第二端。
[0021]起始状态为,钩部抵接在倾斜面上,压块压缩弹簧时,钩部沿第一限位块的表面移动,且向靠近第一端移动,并滑入限位槽中,没有足够的外力作用,限位杆无法离开限位槽,
此时的第一推杆卡入第一卡槽中,当施加一定外力后钩部离开限位槽,并向第二端靠近,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钩部沿第二端滑入并抵接在倾斜面上,弹簧的弹力与限位杆的拉力形成平衡,与钩部不会滑出倾斜面。
[0022]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制动盘;所述第二制动盘上具有通孔,所述通孔穿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且所述转轴与所述通孔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制动盘用于与所述第二伸缩部抵接。支撑架通过转轴与底板转动连接,且通过第二制动盘能提高第二伸缩部的制动效果。
[0023]进一步的,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体征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外壳,所述检测外壳上具有连接部;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具有供所述连接部插入的筒体,且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筒体转动连接;第一制动机构,所述第一制动机构与所述筒体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制动机构具有第一伸缩部;所述第一伸缩部可伸缩移动与所述连接部抵接;底板,所述底板与所述支撑架转动连接;第二制动机构,所述第二制动机构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制动机构具有第二伸缩部;所述第二伸缩部可伸缩移动与所述支撑架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征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制动盘,所述第一伸缩部可伸缩移动与所述第一制动盘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体征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动盘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卡槽,且多个所述第一卡槽绕所述第一制动盘的中心圆周阵列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体征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动机构包括:具有第一凹腔的第一壳体、固定设于所述第一凹腔底部的第一自锁件、与所述第一自锁件固定连接的第一推杆、开设有第一限位孔的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滑动设于所述第一凹腔内,且所述第一限位板与所述筒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杆穿过所述第一限位孔与所述第一制动盘抵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体征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杆固定连接用于卡入所述第一卡槽的横杆。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卓明王云峰廖曦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大湾区集成电路与系统应用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