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用线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8963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8 2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线束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耐用线束,包括:线束体,所述线束体包括外护套,外护套左右侧外壁上分别开设有第二滑槽和第一滑槽,在第二滑槽和第一滑槽的共同作用下,有效提高线束的抗拉抗压能力,降低热胀冷缩对线束造成的损伤,大大提高线束的使用寿命,在外护套与防水层之间设置有多个呈环状阵列分布的支撑条,相邻两个支撑条之间填充有第一抗压填充层,防腐蚀层与绝缘层之间设置有多个呈环状阵列分布的支撑柱,相邻两个支撑柱之间填充有第二抗压填充层,通过支撑条、第一抗压填充层、第二抗压填充层以及支撑柱的形变能够有效缓冲和抵消挤压力,对线束进行保护,大大提高线束的耐用程度。大提高线束的耐用程度。大提高线束的耐用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用线束


[0001]本技术涉及线束
,具体的,涉及一种耐用线束。

技术介绍

[0002]线束为一定负载源组提供服务设备的总体,如中继线路、交换装置、控制系统等,话务理论的基本研究内容是研究话务量、呼损和线束容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因此,线束是话务理论中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负载源是线束的服务对象,通常是指用户设备,广义地说,上一级设备就是下一级设备的负载源,在电话通信中,负载源也称为话源,线束中所含服务设备数,称为线束容量,任何一个发出呼叫的负载源,可以占用线束中的一个空闲服务设备;线束在进行使用的时候,有时因为使用者的操作不当,使得水洒在线束上,导致线束不能正常使用。
[0003]经检索,公开号为CN215600134U,名称为一种线束的技术专利中,包括线束,所述线束外表面开设有滑动槽,通过设置滑动槽,使得线束在遇到水泼洒的时候,水能够通过线束外表面开设的滑动槽流到下方,达到了防止线束一直被水沾染,导致线束失灵的目的,通过设置耐磨层,使得线束在使用的时候,磨损的速度减慢,达到了使得线束更加耐用,延长线束使用寿命的,该技术通过设置防潮层,使得线束外部的水汽不会进入线束内部,对线束的正常运行产生影响,达到了提高线束的防水性能,保证线束正常运行的目的,通过设置防腐蚀层,使得线束能够抵御酸性、碱性液体的侵蚀,达到了提高线束防腐蚀能力,延长线束使用寿命的目的。
[0004]但在上述方案中,线束的抗压、抗拉性能较差,在遭受强压或强拉时,线束本体不能对压力进行很好的缓冲和抵消,致使线束容易造成挤压损坏,大大降低线束的耐用性,使得线束的使用寿命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出一种耐用线束,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线束的抗压、抗拉性能较差,在遭受强压或强拉时,线束本体不能对压力进行很好的缓冲和抵消,致使线束容易造成挤压损坏,大大降低线束的耐用性的问题。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耐用线束,包括:线束体,所述线束体包括外护套,所述外护套的内部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内侧设置有防潮层,所述防潮层的内侧设置有防腐蚀层,所述防腐蚀层的内部设置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内部包裹有线芯,所述外护套左右侧外壁上分别开设有第二滑槽和第一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和第一滑槽呈交替分布。所述外护套与防水层之间设置有多个呈环状阵列分布的支撑条,相邻两个支撑条之间填充有第一抗压填充层。所述防腐蚀层与绝缘层之间设置有多个呈环状阵列分布的支撑柱,相邻两个支撑柱之间填充有第二抗压填充层。
[0007]优选的,所述支撑条和支撑柱均采用橡胶材质制成。
[0008]优选的,所述第二抗压填充层和第一抗压填充层均以PVC为主要材料并与高分子
材料复合而成。
[0009]优选的,所述外护套由氧化铬涂层涂抹形成。
[0010]优选的,所述防水层由聚乙烯材料制成。
[0011]优选的,所述防潮层由发泡塑料聚合物填充形成。
[0012]优选的,所述防腐蚀层由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
[0013]优选的,所述绝缘层由氟化碳化氢材料制。
[0014]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0015]1、本技术通过在外护套左右侧外壁上分别开设有第二滑槽和第一滑槽,第二滑槽和第一滑槽呈交替分布,在第二滑槽和第一滑槽的共同作用下,能够使得泼洒到线束上的水能够通过外护套外表面开设的第二滑槽和第一滑槽流到下方,达到了防止线束一直被水沾染,导致线束失灵的目的,并且第二滑槽和第一滑槽能够有效提高线束的抗拉抗压能力,降低热胀冷缩对线束造成的损伤,大大提高线束的使用寿命;
[0016]2、本技术通过在外护套与防水层之间设置有多个呈环状阵列分布的支撑条,相邻两个支撑条之间填充有第一抗压填充层,防腐蚀层与绝缘层之间设置有多个呈环状阵列分布的支撑柱,相邻两个支撑柱之间填充有第二抗压填充层,支撑条和支撑柱均采用橡胶材质制成。第二抗压填充层和第一抗压填充层均以PVC为主要材料并与高分子材料复合而成,在支撑条、第一抗压填充层、第二抗压填充层以及支撑柱的共同作用下,能够大大提高线束的抗压、抗拉性能,通过支撑条、第一抗压填充层、第二抗压填充层以及支撑柱的形变能够有效缓冲和抵消挤压力,对线束进行保护,大大提高线束的耐用程度。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耐用线束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耐用线束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线束体内部组成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分布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线束体;11、第一抗压填充层;12、支撑条;13、外护套;14、防水层;15、防潮层;16、防腐蚀层;17、支撑柱;18、第二抗压填充层;19、绝缘层;20、线芯;2、第一滑槽;3、第二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涉及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图2以及图3,一种耐用线束,包括:线束体1,线束体1包括外护套13,外护套13左右侧外壁上分别开设有第二滑槽3和第一滑槽2,第二滑槽3和第一滑槽2呈交替分布,在第二滑槽3和第一滑槽2的共同作用下,能够使得泼洒到线束上的水能够通过外护套13外表面开设的第二滑槽3和第一滑槽2流到下方,达到了防止线束一直被水沾染,导致线
束失灵的目的,并且第二滑槽3和第一滑槽2能够有效提高线束的抗拉抗压能力,降低热胀冷缩对线束造成的损伤。
[0025]请参阅图3,外护套13与防水层14之间设置有多个呈环状阵列分布的支撑条12,相邻两个支撑条12之间填充有第一抗压填充层11。防腐蚀层16与绝缘层19之间设置有多个呈环状阵列分布的支撑柱17,相邻两个支撑柱17之间填充有第二抗压填充层18。支撑条12和支撑柱17均采用橡胶材质制成。第二抗压填充层18和第一抗压填充层11均以PVC为主要材料并与高分子材料复合而成,在支撑条12、第一抗压填充层11、第二抗压填充层18以及支撑柱17的共同作用下,能够大大提高线束的抗压、抗拉性能,通过支撑条12、第一抗压填充层11、第二抗压填充层18以及支撑柱17的形变能够缓冲和抵消挤压力。
[0026]请参阅图3,外护套13的内部设置有防水层14,防水层14的内侧设置有防潮层15,防潮层15的内侧设置有防腐蚀层16,防腐蚀层16的内部设置有绝缘层19,绝缘层19的内部包裹有线芯20,外护套13由氧化铬涂层涂抹形成,使得线束在使用的时候,磨损的速度减慢,达到了使得线束更加耐用,延长线束使用寿命的目的。防水层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用线束,包括:线束体(1),所述线束体(1)包括外护套(13),所述外护套(13)的内部设置有防水层(14),所述防水层(14)的内侧设置有防潮层(15),所述防潮层(15)的内侧设置有防腐蚀层(16),所述防腐蚀层(16)的内部设置有绝缘层(19),所述绝缘层(19)的内部包裹有线芯(2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套(13)左右侧外壁上分别开设有第二滑槽(3)和第一滑槽(2),所述第二滑槽(3)和第一滑槽(2)呈交替分布;所述外护套(13)与防水层(14)之间设置有多个呈环状阵列分布的支撑条(12),相邻两个支撑条(12)之间填充有第一抗压填充层(11);所述防腐蚀层(16)与绝缘层(19)之间设置有多个呈环状阵列分布的支撑柱(17),相邻两个支撑柱(17)之间填充有第二抗压填充层(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伟李洪雨刘艳丽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隆捷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