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口穿越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8853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井口穿越器结构,包括有穿越器本体和电缆插头,以及分为两部分固定在穿越器本体和电缆插头外表面上用以密封的接头密封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的井口穿越器,在电缆插头和穿越器上的电缆接头处设置接头密封组件,针对于接头和插头之间连接后存在的缝隙问题,通过内螺纹套管与外螺纹套管配合连接,利用二者之间的密封环实现对缝隙处的第一道密封,防止高温气体或液体进入到穿越器内部;而且在内外螺纹套管相互连接后,耐高温垫片与耐高温密封圈之间紧密接触,且耐高温密封圈将会卡入到耐高温垫片内部的环形凹槽中,从而实现对缝隙处的第二道密封。而实现对缝隙处的第二道密封。而实现对缝隙处的第二道密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井口穿越器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穿越器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井口穿越器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对于潜油电泵来说,其工作电源需要通过电缆与潜油电泵相连,但是工作电源位于地面上,而潜油电泵位于井下,导致电缆必须从地面穿过井口到井下,此时就需要用到井口穿越器。
[0003]油井工作时,井口之上为大气压,温度为环境温度,而井口之下的环空压力约为1MPa,而温度可达180℃左右,此时井口穿越器必须在高温高压下工作。但是,现有结构的井口穿越器在耐温耐压性上并不理想,特别是在井喷发生时,面对瞬间高压往往会使井口穿越器密封失效。
[0004]因此,有必要对井口穿越器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提高井口穿越器的耐高温和密封性能,保证井喷发生时井口穿越器的密封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井口穿越器结构,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不足之处。而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包括有穿越器本体和电缆插头,以及分为两部分固定在穿越器本体和电缆插头外表面上用以密封的接头密封组件;
[0007]所述接头密封组件中包括有固定穿越器本体外圈上的套管、转动连接在套管一侧侧壁上的环状转动连接件,以及固定在环状转动连接件另一侧上的内螺纹套管,且环状转动连接件朝向电缆插头的一侧侧壁上固定有耐高温垫片;
[0008]所述接头密封组件中还包括有固定在电缆插头外圈侧壁上的外螺纹套管,以及设置在外螺纹套管朝向穿越器本体一侧上的耐高温密封圈。
[0009]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穿越器本体的内腔中固定有铠装保护壳,铠装保护壳的内部中包裹有电线线束,且线束的两端设置有电缆上接头和电缆下接头。
[0010]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内螺纹套管的内腔侧壁上设置有螺牙,且外螺纹套管的外圈表面上设置有与内螺纹套管内腔螺牙适配的螺纹。
[0011]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耐高温垫片朝向电缆插头的一侧表面上开设有环形凹槽,且耐高温密封圈朝向接头密封组件的一侧表面卡入到耐高温垫片内部的环形凹槽中。
[0012]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电缆插头的内腔中设置有与电缆上接头相互配合进行连接的插孔端子。
[0013]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内螺纹套管的内腔非螺纹段侧壁上设置有密封环,且密封环的内侧表面与外螺纹套管的外圈非螺纹段表面紧密接触。
[0014]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耐高温垫片和耐高温密封圈的材质均为耐
高温材质,其耐高温温度为300℃

400℃。
[001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6]本技术设计的井口穿越器,在电缆插头和穿越器上的电缆接头处设置接头密封组件,针对于接头和插头之间连接后存在的缝隙问题,通过内螺纹套管与外螺纹套管配合连接,利用二者之间的密封环实现对缝隙处的第一道密封,防止高温气体或液体进入到穿越器内部;而且在内外螺纹套管相互连接后,耐高温垫片与耐高温密封圈之间紧密接触,且耐高温密封圈将会卡入到耐高温垫片内部的环形凹槽中,从而实现对缝隙处的第二道密封,借助这些密封组件则能够起到防止高温油气沿着接头和插头之间连接后存在的缝隙进入到穿越器中,进而损坏电缆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井口穿越器与电缆插头的分解示意图;
[0019]图2为井口穿越器与电缆插头组装后的示意图;
[0020]图3为井口穿越器上的部分密封组件爆炸示意图;
[0021]图4为图1中A区域放大(电缆接头上的部分密封组件)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
[0023]1、穿越器本体;2、接头密封组件;21、套管;22、环状转动连接件;23、内螺纹套管;24、耐高温垫片;25、外螺纹套管;26、耐高温密封圈;3、电缆插头;4、电缆上接头;5、铠装保护壳;6、电缆下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和实现方式做出更清楚地解释和说明,以下介绍实现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几个优选的具体实施例。
[0025]下文的描述本质上仅是示例性的而并非意图限制本公开、应用及用途。应当理解,在所有这些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或相似的零件及特征。各个附图仅示意性地表示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构思和原理,并不一定示出了本公开各个实施方式的具体尺寸及其比例。在特定的附图中的特定部分可能采用夸张的方式来图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相关细节或结构,本文所引用的各种出版物、专利和公开的专利说明书,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
[0026]实施例
[0027]参照说明书附图1至附图4;
[0028]一种井口穿越器结构:
[0029]本实施例中包括:
[0030]穿越器本体1和电缆插头3,以及分为两部分固定在穿越器本体1和电缆插头3外表面上用以密封的接头密封组件2;
[0031]接头密封组件2中包括有固定穿越器本体1外圈上的套管21、转动连接在套管21一侧侧壁上的环状转动连接件22,以及固定在环状转动连接件22另一侧上的内螺纹套管23,且环状转动连接件22朝向电缆插头3的一侧侧壁上固定有耐高温垫片24;接头密封组件2中还包括有固定在电缆插头3外圈侧壁上的外螺纹套管25,以及设置在外螺纹套管25朝向穿越器本体1一侧上的耐高温密封圈26。
[0032]具体的,在内/外螺纹套管相互连接后,耐高温垫片24与耐高温密封圈26之间紧密接触,且耐高温密封圈26将会卡入到耐高温垫片24内部的环形凹槽中,从而实现对缝隙处的第二道密封,借助这些密封组件则能够起到防止高温油气沿着接头和插头之间连接后存在的缝隙进入到穿越器中。
[0033]穿越器本体1的内腔中固定有铠装保护壳5,铠装保护壳5的内部中包裹有电线线束,且线束的两端设置有电缆上接头4和电缆下接头6。
[0034]内螺纹套管23的内腔侧壁上设置有螺牙,且外螺纹套管25的外圈表面上设置有与内螺纹套管23内腔螺牙适配的螺纹。
[0035]耐高温垫片24朝向电缆插头3的一侧表面上开设有环形凹槽,且耐高温密封圈26朝向接头密封组件2的一侧表面卡入到耐高温垫片24内部的环形凹槽中。
[0036]电缆插头3的内腔中设置有与电缆上接头4相互配合进行连接的插孔端子。
[0037]内螺纹套管23的内腔非螺纹段侧壁上设置有密封环,且密封环的内侧表面与外螺纹套管25的外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口穿越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穿越器本体(1)和电缆插头(3),以及分为两部分固定在穿越器本体(1)和电缆插头(3)外表面上用以密封的接头密封组件(2);所述接头密封组件(2)中包括有固定穿越器本体(1)外圈上的套管(21)、转动连接在套管(21)一侧侧壁上的环状转动连接件(22),以及固定在环状转动连接件(22)另一侧上的内螺纹套管(23),且环状转动连接件(22)朝向电缆插头(3)的一侧侧壁上固定有耐高温垫片(24);所述接头密封组件(2)中还包括有固定在电缆插头(3)外圈侧壁上的外螺纹套管(25),以及设置在外螺纹套管(25)朝向穿越器本体(1)一侧上的耐高温密封圈(2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口穿越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穿越器本体(1)的内腔中固定有铠装保护壳(5),铠装保护壳(5)的内部中包裹有电线线束,且线束的两端设置有电缆上接头(4)和电缆下接头(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口穿越器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波蔡文刘彬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波普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