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补苗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8831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稻补苗器,属于农业机械用具技术领域,包括:操纵杆主体、把手、钢丝绳牵拉机构、线轮、钢丝绳和秧苗放置器;所述把手与操纵杆主体的一端连接,所述操纵杆主体的另一端连接有秧苗放置器,所述秧苗放置器为空心倒立的圆台状,包括外板和内板,所述外板通过内部开设的滑动槽滑动套设在所述内板上,所述外板所在一端与操纵杆主体固定连接;所述钢丝绳牵拉机构安装在把手上,所述线轮为多个,且安装在操纵杆主体一侧,所述钢丝绳一端与钢丝绳牵拉机构连接,另一端绕过多个线轮,与所述内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补苗迅速,不受地形限制,可显著提高稻田秧苗覆盖率,提高水稻产量的优点。提高水稻产量的优点。提高水稻产量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稻补苗器


[0001]本技术属于农业机械用具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水稻补苗器。

技术介绍

[0002]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我国已经大面积实施了机械化种植及收割技术,在水稻的种植中,我国已基本普及了机械化种植,使得我国水稻产量大大提升,但是在实际种植中,常常出现机械化种植过后的耕地出现缺苗的情况,除此之外,稻田与水渠连接处,无法通过机械化种植进行插秧,如此一来,不但会浪费土地资源,还会导致水稻产量的下降,因此在机械化播种之后,常常通过人工进行补苗,人工补苗不但劳动强度大,且效率低下,现有技术中国专利(201420244602.7)公开了一种小型手动式水稻插秧补苗器,其为一种可以在稻田中滑行的补苗器,但在实际应用中,需进行补苗的位置仅仅是整个稻田的一小部分,且位置也不确定,因此其装置在工作时需要人工推动其装置在稻田中不断地滑行,待到缺苗位置后,还需要调整装置位置,使秧门对准待补苗位置,才可进行补苗,所以并不实用。
[0003]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水稻补苗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稻补苗器,具有结构简单,补苗迅速,不受地形限制,可显著提高稻田秧苗覆盖率,提高水稻产量的优点。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水稻补苗器,包括:操纵杆主体、把手、钢丝绳牵拉机构、线轮、钢丝绳和秧苗放置器;所述把手与操纵杆主体的一端连接,所述操纵杆主体的另一端连接有秧苗放置器,所述秧苗放置器为空心倒立的圆台状,包括外板和内板,所述外板通过内部开设的滑动槽滑动套设在所述内板上,所述外板所在一端与操纵杆主体固定连接;所述钢丝绳牵拉机构安装在把手上,所述线轮为多个,且安装在操纵杆主体一侧,所述钢丝绳一端与钢丝绳牵拉机构连接,另一端绕过多个线轮,与所述内板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钢丝绳牵拉机构包括握把旋转座和握把;所述握把旋转座安装在把手的一侧,所述握把转动连接在握把旋转座上,所述钢丝绳的一端穿过握把旋转座与握把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线轮的数量为四个,且均安装在操纵杆主体的同一侧,所述钢丝绳沿竖直方向,依次绕过四个线轮。
[0009]进一步地,所述滑动槽内部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外板的内部连接,另一端与内板的一侧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内板上开设有线槽,且沿竖直方向开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线槽均用于固定连接钢丝绳,拉动钢丝绳时,钢丝绳带动内板滑动至滑动槽内部。
[0011]进一步地,所述钢丝绳在操纵杆主体的最下侧的线轮处,一分为二,分别连接在开设在内板上的两个线槽中,用于维持内板移动时的平衡。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3]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时,将秧苗放入秧苗放置器中,秧苗的根部裸露在秧苗放置器的外部,手持把手,向下按压整个装置,使秧苗的根部插入到泥土中,确认补苗完毕后,握紧握把,使握把向把手一侧转动,拉动钢丝绳,拉动钢丝绳的同时,四个线轮同时转动,使得钢丝绳拉动秧苗放置器上的内板,内板沿着钢丝绳的拉动的方向,滑动至外板的内部,而后手持把手向整个装置的一侧移动,使补苗完成的装置可以从内板开设的“缺口”中移出,且不会触碰秧苗,装置移出后,松开握把,内板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弹出,与外板闭合,而后放入下一株秧苗,进行下一位置的补苗。从而使得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补苗迅速,不受地形限制,可显著提高稻田秧苗覆盖率,提高水稻产量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附图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附图为本技术秧苗放置器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附图为本技术秧苗放置器外板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4附图为本技术滑动槽的结构示意图。
[0019]其中,图中:
[0020]1‑
操纵杆主体;2

把手;3

握把旋转座;4

握把;5

线轮;6

钢丝绳;7

线槽;8

秧苗放置器;9

外板;10

内板;11

弹簧;12

滑动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附图1

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稻补苗器,包括:操纵杆主体1、把手2、钢丝绳牵拉机构、线轮5、钢丝绳6和秧苗放置器8;所述把手2与操纵杆主体1的一端连接,所述操纵杆主体1的另一端连接有秧苗放置器8,所述秧苗放置器8为空心倒立的圆台状,包括外板9和内板10,所述外板9通过内部开设的滑动槽12滑动套设在所述内板10上,所述外板9所在一端与操纵杆主体1固定连接;所述钢丝绳牵拉机构安装在把手2上,所述线轮5为多个,且安装在操纵杆主体1一侧,所述钢丝绳6一端与钢丝绳牵拉机构连接,另一端绕过多个线轮5,与所述内板10连接。
[0023]所述钢丝绳牵拉机构包括握把旋转座3和握把4;所述握把旋转座3安装在把手2的一侧,所述握把4转动连接在握把旋转座3上,所述钢丝绳6的一端穿过握把旋转座3与握把4连接。所述线轮5的数量为四个,且均安装在操纵杆主体1的同一侧,所述钢丝绳6沿竖直方向,依次绕过四个线轮5。操纵杆主体1也可以设置为可调节的伸缩杆,握把4与钢丝绳6的连
接方式使用铰接,使得本技术装置可以针对不同身高人群灵活设置高度,钢丝绳6也可以根据操纵杆主体1的高度灵活调整其长度,提高实用性。
[0024]所述秧苗放置器8为空心倒立的圆台状,包括外板9和内板10,所述外板9通过内部开设的滑动槽12滑动套设在所述内板10上,所述外板9所在一端与操纵杆主体1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槽12内部安装有弹簧11,所述弹簧11一端与外板9的内部连接,另一端与内板10的一侧连接。所述内板10上开设有线槽7,且沿竖直方向开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线槽7均用于固定连接钢丝绳6,拉动钢丝绳6时,钢丝绳6带动内板10滑动至滑动槽12内部,所述钢丝绳6在操纵杆主体1的最下侧的线轮5处,一分为二,分别连接在开设在内板10上的两个线槽7中,用于维持内板10移动时的平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补苗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操纵杆主体(1)、把手(2)、钢丝绳牵拉机构、线轮(5)、钢丝绳(6)和秧苗放置器(8);所述把手(2)与操纵杆主体(1)的一端连接,所述操纵杆主体(1)的另一端连接有秧苗放置器(8),所述秧苗放置器(8)为空心倒立的圆台状,包括外板(9)和内板(10),所述外板(9)通过内部开设的滑动槽(12)滑动套设在所述内板(10)上,所述外板(9)所在一端与操纵杆主体(1)固定连接;所述钢丝绳牵拉机构安装在把手(2)上,所述线轮(5)为多个,且安装在操纵杆主体(1)一侧,所述钢丝绳(6)一端与钢丝绳牵拉机构连接,另一端绕过多个线轮(5),与所述内板(10)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补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绳牵拉机构包括握把旋转座(3)和握把(4);所述握把旋转座(3)安装在把手(2)的一侧,所述握把(4)转动连接在握把旋转座(3)上,所述钢丝绳(6)的一端穿过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善许江环莫俊杰周鸿凯储娜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海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