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桩上升降式网箱结构触底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76072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1 21: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海洋工程中养殖网箱结构开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钢管桩上升降式网箱结构触底防护装置,包括钢管桩本体、网箱本体;升降组件,包括若干升降件,若干升降件分别设置在若干钢管桩上,网箱本体通过若干升降件在钢管桩上进行升降;缓冲组件,包括防护主板、防护件和若干缓冲部,防护主板固定连接在网箱本体底端,防护件设置在防护主板上用于防护网箱本体,若干防护件分别沿周向等间距设置在防护主板上,缓冲部用于消减网箱本体的冲击荷载;监测组件,包括监测装置,监测装置设置在防护主板上,监测装置用于监测网箱本体的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网箱本体下降至海底时进行防护缓冲和监测,保证网箱本体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洋工程中养殖网箱结构开发,特别是涉及一种钢管桩上升降式网箱结构触底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海水养殖向深水发展,克服恶劣海况台风的破坏是一项急需解决的工程问题,升降式网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行方案。但升降式网箱结构在实际工程使用中,当遇到极端海浪时下潜的过程中会出现网箱触及海底、鱼类生境改变、网箱倾覆、网箱升降困难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一一解决。

2、传统非升降式网箱在台风过境时由于受到巨大波浪荷载而发生倾覆或破坏,因此升降式网箱结构是一种发展潜力巨大的网箱结构型式。然而升降式网箱结构在实际应用中仍有一段距离要走,需要解决众多问题。

3、为了解决升降网箱实际过程中存在触底的风险,亟需一种钢管桩上升降式网箱结构触底防护装置,以保障网箱触底时的网箱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管桩上升降式网箱结构触底防护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钢管桩上升降式网箱结构触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管桩上升降式网箱结构触底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桩上升降式网箱结构触底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主板(3)底端开设有环形槽(5),所述防护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环形槽(5)内的缓冲橡胶圈(6),所述防护主板(3)内设置有充气件,所述充气件用于对所述缓冲橡胶圈(6)进行充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管桩上升降式网箱结构触底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防护主板(3)内的若干充气管道(7),所述充气管道(7)内开设有第一充气腔(8)和第二充气腔(9),所述第一充气腔(8)底端与所述缓冲橡胶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管桩上升降式网箱结构触底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桩上升降式网箱结构触底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主板(3)底端开设有环形槽(5),所述防护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环形槽(5)内的缓冲橡胶圈(6),所述防护主板(3)内设置有充气件,所述充气件用于对所述缓冲橡胶圈(6)进行充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管桩上升降式网箱结构触底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防护主板(3)内的若干充气管道(7),所述充气管道(7)内开设有第一充气腔(8)和第二充气腔(9),所述第一充气腔(8)底端与所述缓冲橡胶圈(6)固定连通,所述第一充气腔(8)内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块(10),所述第一密封块(10)上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杆(11),所述第一滑杆(11)两端分别伸出所述第一密封块(10)且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块(12)和第三密封块(13),所述第一充气腔(8)和所述第二充气腔(9)通过管道(14)连通,所述第二充气腔(9)内设置有控制件,所述控制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密封块(12)在所述第一充气腔(8)内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管桩上升降式网箱结构触底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件包括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充气腔(9)内的第四密封块(15),所述第四密封块(15)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滑杆(16),所述第二滑杆(16)顶端伸出所述第二充气腔(9)固定连接有顶块(17),所述钢管桩本体上固定连接有顶板(18),所述顶块(17)与所述顶板(18)接触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钢管桩上升降式网箱结构触底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杆(16)上套设有第一弹簧(19),所述第一弹簧(19)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充气腔(9)内部顶端和所述第四密封块(15)顶端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钢管桩上升降式网箱结构触底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包括沿周向开设在所述防护主板(3)底端的凹槽(20),所述凹槽(20)内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1),所述固定块(21)两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正林罗舒穗杨蕙余斯羽陈乐儿吴润贞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