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钉扣机及其润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8812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钉扣机及其润滑装置,其中,润滑装置包括与机壳上节所设的加油孔相连的供油管、与供油管相连的上吸油板、下吸油板、设于上吸油板与下吸油板之间的引油板及至少一个与下吸油板相连的分油板;上吸油板设有至少一根供油线。当加油孔加入适量润滑油时,润滑油通过供油管供至上吸油板,上吸油板通过全部供油线为针杆组件供应润滑油,润滑针杆组件。上吸油板通过引油板将润滑油输送至下吸油板,下吸油板再通过各分油板将油液分配至驱动轴组件、凸轮轴组件、下轴组件,以实现润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仅需设置一个加油孔,便能实现润滑针杆组件、驱动轴组件、凸轮轴组件及下轴组件,无需设置多个加油孔,加油较方便,维护较方便。维护较方便。维护较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钉扣机及其润滑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服装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钉扣机及其润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钉扣机的机架上设有同步转动的驱动轴、凸轮轴和下轴,驱动轴与凸轮轴平行设置,下轴垂直于驱动轴设置。驱动轴通过偏心轮连杆及针杆驱动杠杆带动针杆上下往复移动,完成刺料动作。下轴带动其端部所装的弯针转动,完成缝料动作。凸轮轴带动其上所装的三个送料盘转动,完成送料动作。
[0003]针杆、驱动轴、凸轮轴和下轴四者均装有轴套等附件,为防止干摩擦,需加油润滑,避免磨损严重。然而,受现有技术限制,现有润滑方式是在钉扣机的机壳上设置多个加油孔,加油孔的数量多达十几处之多,加油比较繁琐,且容易漏油,不方便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钉扣机及其润滑装置,仅需设置一个加油孔,便能润滑针杆组件、驱动轴组件、凸轮轴组件及下轴组件,无需设置多个加油孔,加油较方便,维护较方便。
[0005]本技术所提供的钉扣机的润滑装置,包括与机壳上节所设的加油孔相连的供油管、与供油管相连的上吸油板、下吸油板、设于上吸油板与下吸油板之间的引油板及至少一个与下吸油板相连的分油板;上吸油板设有至少一根用于为针杆组件供油的供油线;全部分油板用于将油液分配至驱动轴组件、凸轮轴组件、下轴组件。
[0006]优选的,针杆组件包括针杆驱动杠杆、针杆驱动柱和针杆,还包括设于针杆驱动杠杆的端部的针杆储油块;当针杆驱动杠杆相对于上吸油板摆动时,上吸油板挤出的油液经针杆驱动杠杆所设的至少一个储油槽流入针杆储油块,针杆储油块用于通过针杆驱动柱为针杆供油。
[0007]优选的,针杆组件还包括套设于针杆的针杆上套及与针杆驱动杠杆的中间段铰接相连的旋转轴,供油线包括连接于针杆上套与上吸油板之间的针杆供油线和连接于旋转轴与上吸油板之间的旋转轴供油线。
[0008]优选的,针杆组件与驱动轴组件通过连接销铰接相连,引油板靠近上吸油板的一端一体式设有接油环,接油环与连接销所套设的连接销吸油环相切。
[0009]优选的,凸轮轴组件包括第一送料盘、第二送料盘和第三送料盘,下吸油板一体式设有三根分别与第一送料盘、第二送料盘和第三送料盘三者所设的轮槽相抵的送料盘供油爪。
[0010]优选的,下轴组件包括下轴及分别套设于下轴的前后两端的下轴前套和下轴后套,分油板包括第一分油板,第一分油板具有下轴后套供油爪,下轴后套供油爪通过下轴后套供油块与下轴后套相抵的,还包括一端与下吸油板相连且另一端通过下轴前套供油块与下轴前套相抵的下轴前套供油管。
[0011]优选的,凸轮轴组件还包括凸轮轴及套设于凸轮轴左端的凸轮轴左套,驱动轴组件还包括驱动轴及套设于驱动轴左端的驱动轴左套,第一分油板还具有第一分油盘、通过凸轮轴左套供油块与凸轮轴左套相抵的凸轮轴左套供油爪及通过驱动轴左套供油块与驱动轴左套相抵的驱动轴左套供油爪,下轴后套供油爪、凸轮轴左套供油爪及驱动轴左套供油爪三者呈辐射状分布并与第一分油盘一体式相连。
[0012]优选的,凸轮轴组件还包括套设于凸轮轴右端的凸轮轴右套,分油板还包括第二分油板,第二分油板包括第二分油盘、供油连接爪和通过凸轮轴右套供油块与凸轮轴右套相抵的凸轮轴右套供油爪,供油连接爪与其中一个送料盘供油爪相固连,供油连接爪和凸轮轴右套供油爪二者均与第二分油盘相固连。
[0013]优选的,还包括油盘,油盘具有用于收集溅落的润滑油的集油槽,集油槽内铺设有集油板。
[0014]本技术所提供的钉扣机,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润滑装置。
[0015]相对于
技术介绍
,本技术所提供的钉扣机的润滑装置,供油管与机壳上节所设的加油孔相连,上吸油板与供油管相连,引油板设于上吸油板与下吸油板之间,下吸油板与至少一个分油板相连,上吸油板设有至少一个供油线。
[0016]当加油孔加入适量润滑油时,润滑油通过供油管供至上吸油板,上吸油板吸油,上吸油板通过全部供油线为针杆组件供应润滑油,实现润滑针杆组件。上吸油板通过引油板将润滑油输送至下吸油板,下吸油板再通过各分油板将油液分配至驱动轴组件、凸轮轴组件、下轴组件,使驱动轴组件、凸轮轴组件、下轴组件均实现润滑。
[0017]本技术仅需设置一个加油孔,便能实现润滑针杆组件、驱动轴组件、凸轮轴组件及下轴组件,无需设置多个加油孔,加油较方便,降低漏油风险,维护难度较小,维护较方便。
[0018]本技术所提供的钉扣机,包括上述润滑装置,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钉扣机的润滑装置的结构图;
[0021]图2为图1去掉机壳上节和机壳下节后其余部件的组装图;
[0022]图3为图2的另一视图;
[0023]图4为图2的主视图;
[0024]图5为图1去掉掉机壳上节、机壳下节和集油盘后其余部件的组装图;
[0025]图6为图5的另一视图;
[0026]图7为图1中部分润滑装置的装置图;
[0027]图8为图1中机壳上节的结构图。
[0028]附图标记如下:
[0029]1‑
机壳上节、2

润滑装置、3

针杆组件、4

驱动轴组件、5

凸轮轴组件、6

下轴组件
和7

油盘;
[0030]11

加油孔、12

油仓、13

油窗、14

油标和15

油塞;
[0031]21

供油管、22

吸油线、23

上吸油板、24

下吸油板、25

引油板、26

分油板、27

针杆储油块、28

连接销吸油环和29

下轴前套供油管;
[0032]231

针杆供油线和232

旋转轴供油线;
[0033]241

送料盘供油爪;
[0034]251

接油环和252

接油线;
[0035]261

第一分油板和262

第二分油板;
[0036]2611

下轴后套供油爪、2612

下轴后套供油块、2613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钉扣机的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机壳上节(1)所设的加油孔(11)相连的供油管(21)、与所述供油管(21)相连的上吸油板(23)、下吸油板(24)、设于所述上吸油板(23)与所述下吸油板(24)之间的引油板(25)及至少一个与所述下吸油板(24)相连的分油板(26);所述上吸油板(23)设有至少一根用于为针杆组件(3)供油的供油线;全部所述分油板(26)用于将油液分配至驱动轴组件(4)、凸轮轴组件(5)、下轴组件(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钉扣机的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杆组件(3)包括针杆驱动杠杆(31)、针杆驱动柱(32)和针杆(33),还包括设于所述针杆驱动杠杆(31)的端部的针杆储油块(27);当所述针杆驱动杠杆(31)相对于所述上吸油板(23)摆动时,所述上吸油板(23)挤出的油液经所述针杆驱动杠杆(31)所设的至少一个储油槽(311)流入所述针杆储油块(27),所述针杆储油块(27)用于通过所述针杆驱动柱(32)为所述针杆(33)供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钉扣机的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杆组件(3)还包括套设于所述针杆(33)的针杆上套及与所述针杆驱动杠杆(31)的中间段铰接相连的旋转轴(36),所述供油线包括连接于所述针杆上套与所述上吸油板(23)之间的针杆供油线(231)和连接于所述旋转轴(36)与所述上吸油板(23)之间的旋转轴供油线(232)。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钉扣机的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杆组件(3)与所述驱动轴组件(4)通过连接销(37)铰接相连,所述引油板(25)靠近所述上吸油板(23)的一端一体式设有接油环(251),所述接油环(251)与所述连接销(37)所套设的连接销吸油环(28)相切。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钉扣机的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轴组件(5)包括第一送料盘(51)、第二送料盘(52)和第三送料盘(53),所述下吸油板(24)一体式设有三根分别与所述第一送料盘(51)、所述第二送料盘(52)和所述第三送料盘(53)三者所设的轮槽相抵的送料盘供油爪(24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钉扣机的润滑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桂林朱锦洲何洗源
申请(专利权)人:拓卡奔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