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中管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8569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32
本申请涉及管道模具的领域,公开了一种管中管模具,其包括模具主体,所述模具主体上开设有外管模腔,所述外管模腔底部同轴开设有内管模腔,所述外管模腔内可移动设置有外管抽芯,所述外管抽芯内可移动设置有内管抽芯,所述内管抽芯的一端位于所述内管模腔内;主油缸,所述主油缸活塞杆末端设置有第一活塞块,所述第一活塞块与所述内管抽芯相固定,所述第一活塞块上贯穿开设有第一伸缩孔,所述第一伸缩孔内可移动设置有穿杆,所述穿杆靠近所述主油缸的一端设置有无法穿过所述第一伸缩孔的卡块,所述穿杆远离所述卡块的一端与所述外管抽芯相固定。本申请具有减小管中管塑胶件模具的尺寸大小以适配更多型号的注塑机的效果。的尺寸大小以适配更多型号的注塑机的效果。的尺寸大小以适配更多型号的注塑机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中管模具


[0001]本申请涉及管道模具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管中管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普通管道塑胶件的模具都有滑块抽芯,注塑机完成注塑后,管道产品固定在模仁中不动,先抽取管道抽芯,后由顶针将管道顶出模仁。管中管产品的结构比普通管道要复杂得多,管中管的外管道内还有一根内管道。管中管塑胶件的模具进行滑块抽芯时,需要抽出内管道抽芯与外管道抽芯。
[0003]参照图1与图2,一种管中管产品,外管23内还同轴设置有一根内管24,且内管24的一端穿过外管23,内管24与外管23的尾端还均连通有侧管25。管中管模具困难的是有四组独立抽芯。抽芯时有先后抽顺序,否则容易出现滑块咬死或产品内管道断裂问题。传统的管中管模具用四个抽芯装置进行独立抽芯,抽取抽芯时,首先抽取两组侧管道抽芯;再抽取内管道抽芯;后再抽取外管道抽芯。
[0004]多次独立抽芯需要多组独立油缸,模具主体结构虽然不大,但如计入抽芯油缸外部尺寸,长度将很大,导致模具装配不便,模具吊装入注塑机很困难,因尺寸太大,吨数较小的注塑机难以安装上模具,模具仅能用于较大吨数的注塑机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减小管中管塑胶件模具的尺寸大小以适配更多型号的注塑机,本申请提供一种管中管模具。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管中管模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管中管模具,包括模具主体,所述模具主体上开设有外管模腔,所述外管模腔底部同轴开设有内管模腔,所述外管模腔内可移动设置有外管抽芯,所述外管抽芯内可移动设置有内管抽芯,所述内管抽芯的一端位于所述内管模腔内;主油缸,所述主油缸活塞杆末端设置有第一活塞块,所述第一活塞块与所述内管抽芯相固定,所述第一活塞块上贯穿开设有第一伸缩孔,所述第一伸缩孔内可移动设置有穿杆,所述穿杆靠近所述主油缸的一端设置有无法穿过所述第一伸缩孔的卡块,所述穿杆远离所述卡块的一端与所述外管抽芯相固定。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生产时,对模具主体进行注塑,注塑材料在外管模腔与内管模腔内成型,在外管抽芯与内管抽芯作用下,注塑材料形成管中管;主油缸活塞杆先收缩一段距离,穿杆在第一伸缩孔内相对移动,第一活塞块带动内管抽芯离开内管模腔;然后主油缸活塞杆继续收缩,卡块无法通过第一伸缩孔,第一活塞块带动穿杆移动,穿杆带动外管抽芯移动,此时,主油缸同时带动外管抽芯与内管抽芯,不需要两个油缸分别抽离外管抽芯与内管抽芯,使得管中管模具总体结构简单,尺寸较小,管中管模具能安装在较小吨数的注塑机上。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活塞块上设置有第一引导杆,所述主油缸前盖上贯穿开设有第
一引导孔,所述第一引导杆穿过所述第一引导孔。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引导杆被第一引导孔限制移动路径,保证第一活塞块在移动时不会偏移位置。
[0011]优选的,所述穿杆远离所述卡块的一端固定有第二活塞块,所述第二活塞块与所述外管抽芯相固定。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块无法通过第一伸缩孔时,穿杆带动第二活塞块,第二活塞块带动外管抽芯。
[0013]优选的,主抽取轨道,所述主抽取轨道的一端与所述主油缸前盖相固定,所述主抽取轨道的另一端在所述外管模腔开口处与所述模具主体相固定,所述主抽取轨道与所述外管模腔相连通,所述主油缸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块与所述第二活塞块位于所述主抽取轨道内。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抽取轨道方便第一活塞块与第二活塞块移动,且主抽取轨道对第一活塞块、第二活塞块、外管抽芯与内管抽芯有一定保护作用。
[0015]优选的,所述第一活塞块与所述第二活塞块的一侧顶接所述主抽取轨道内壁。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活塞块与第二活塞块移动时更加平稳。
[0017]优选的,所述主抽取轨道内壁开设有卡位槽,所述第一活塞块与所述第二活塞块均设置有卡位块,所述卡位块滑移设置于所述卡位槽内。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位块被卡位槽限制移动路径,保证了第一活塞块与第二活塞块移动时不会偏移。
[0019]优选的,所述第二活塞块上设置有第二引导杆,所述主油缸前盖上贯穿开设有第二引导孔,所述第二引导杆穿过所述第二引导孔。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引导杆被第二引导孔限制,保证了第二活塞块移动时不会偏移。
[0021]优选的,所述第一活塞块靠近主油缸的一面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伸缩孔连通的第二伸缩孔,所述第二伸缩孔孔径大于所述第一伸缩孔,所述卡块于所述第二伸缩孔内相对移动设置。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块可在第二伸缩孔内相对移动,同时第二伸缩孔开设在第一活塞块上,减少了穿杆的长度,减小了整体结构长度。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1.主油缸同时带动外管抽芯与内管抽芯,不需要两个油缸分别抽离外管抽芯与内管抽芯,使得管中管模具总体结构简单,尺寸较小,管中管模具能安装在较小吨数的注塑机上;
[0025]2.卡位块被卡位槽限制移动路径,保证了第一活塞块与第二活塞块移动时不会偏移;
[0026]3.第一引导杆、第二引导杆分别被第一引导孔、第二引导孔限制,保证了第一活塞块、第二活塞块移动时不会偏移。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一种管中管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一种管中管产品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0029]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管中管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管中管模具于内管抽芯处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0031]图5是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2]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活塞块与第二活塞块于穿杆处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0033]图7是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4]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管中管模具于第二活塞块处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0035]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管中管模具于第一活塞块处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0036]附图标记说明:1、模具主体;2、外管模腔;3、内管模腔;4、侧管模腔;5、外管抽芯;6、内管抽芯;7、侧管抽芯;8、抽芯取出装置;9、主抽取轨道;10、主油缸;11、第一活塞块;12、第一伸缩孔;13、穿杆;14、第二伸缩孔;15、卡块;16、第二活塞块;17、第一引导杆;18、第一引导孔;19、第二引导杆;20、第二引导孔;21、卡位槽;22、卡位块;23、外管;24、内管;25、侧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以下结合附图3

9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8]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管中管模具。
[0039]参照图3与图4,一种管中管模具,包括模具主体1,模具主体1为注塑模具,模具主体1的一端上开设有外管模腔2,外管模腔2底部上同轴开设有内管模腔3,外管模腔2与内管模腔3均呈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中管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主体(1),所述模具主体(1)上开设有外管模腔(2),所述外管模腔(2)底部同轴开设有内管模腔(3),所述外管模腔(2)内可移动设置有外管抽芯(5),所述外管抽芯(5)内可移动设置有内管抽芯(6),所述内管抽芯(6)的一端位于所述内管模腔(3)内;主油缸(10),所述主油缸(10)活塞杆末端设置有第一活塞块(11),所述第一活塞块(11)与所述内管抽芯(6)相固定,所述第一活塞块(11)上贯穿开设有第一伸缩孔(12),所述第一伸缩孔(12)内可移动设置有穿杆(13),所述穿杆(13)靠近所述主油缸(10)的一端设置有无法穿过所述第一伸缩孔(12)的卡块(15),所述穿杆(13)远离所述卡块(15)的一端与所述外管抽芯(5)相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中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块(11)上设置有第一引导杆(17),所述主油缸(10)前盖上贯穿开设有第一引导孔(18),所述第一引导杆(17)穿过所述第一引导孔(1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中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杆(13)远离所述卡块(15)的一端固定有第二活塞块(16),所述第二活塞块(16)与所述外管抽芯(5)相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管中管模具,其特征在于:主抽取轨道(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施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启丰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