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热模块及气溶胶生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8458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31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热模块及气溶胶生成装置,其中,该发热模块包括发热体组件、壳体以及第一导电部,发热体组件用于加热气溶胶生成基质;壳体形成有插接槽和容纳槽,发热体组件插设于插接槽内;第一导电部设置于容纳槽,第一导电部与发热体组件导电接触。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配效率高的发热模块。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配效率高的发热模块。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配效率高的发热模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热模块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雾化
,尤其涉及一种发热模块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气溶胶生成装置是通过控制电路和雾化元件来控制工作状态和烟雾输出量,根据气溶胶生成基质不同,产生不同成分的气溶胶以供人抽吸的一种电子传送系统。相关技术中,发热体组件是通过两根引线焊接到电路板的焊点上,如此,存在装配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装配效率高的发热模块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热模块,包括:
[0005]发热体组件,所述发热体组件用于加热气溶胶生成基质;
[0006]壳体,所述壳体形成有插接槽和容纳槽,所述发热体组件插设于所述插接槽内;
[0007]第一导电部,所述第一导电部设置于所述容纳槽,所述第一导电部与所述发热体组件导电接触。
[0008]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发热体组件包括发热体以及与所述发热体电连接的引线,所述引线远离所述发热体的一端伸入所述容纳槽,所述第一导电部与所述引线导电接触。
[0009]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包括座体以及盖设在所述座体上的盖体,所述座体上形成所述容纳槽,所述插接槽包括形成在所述座体上的第一子槽和形成在所述盖体上的第二子槽,所述发热体连接有所述引线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子槽,所述引线经所述第一子槽伸入所述容纳槽,所述发热体远离所述引线的一端经所述第二子槽伸出所述插接槽。
[0010]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发热体组件包括发热体以及环设在所述发热体周侧的定位部,所述座体形成有朝向所述第二子槽的第一定位面,所述盖体形成有朝向所述第一子槽的第二定位面,所述盖体与所述座体卡接,且将所述定位部的相对两端夹持在所述第一定位面和所述第二定位面之间。
[0011]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发热体组件包括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套设于所述发热体,且密封夹设于所述发热体、所述第一子槽的槽壁以及所述定位部之间。
[0012]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盖体的外侧壁形成有凸缘,所述发热体组件包括套设于所述盖体外侧壁的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密封夹设于所述凸缘与所述座体之间。
[0013]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容纳槽形成在所述座体的底部,所述容纳槽具有朝下敞开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导电部过盈设置于所述容纳槽。
[001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
[0015]具有容纳腔的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形成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第二开口;
[0016]主板组件,所述主板组件包括电路板以及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的第二导电部,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容纳腔;
[0017]上述所述的发热模块,所述发热模块的部分结构设置于所述容纳腔,所述发热模块的一端从所述第二开口伸出,所述第一导电部与所述第二导电部导电接触。
[0018]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电部为导电块。
[0019]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导电部为弹片,当所述发热模块的部分结构设置于所述容纳腔,所述弹片产生弹性形变,并在弹力作用下与所述第一导电部导电接触。
[0020]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开口处形成第一卡接部,所述壳体的外侧壁形成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
[0021]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卡接部为第一卡扣,所述第二卡接部为卡槽,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卡槽卡接。
[0022]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卡扣具有第一卡接面,所述第二卡接部为第二卡扣,所述第二卡扣具有与所述第一卡接面相对的第二卡接面,所述第一卡接面与所述第二卡接面抵接。
[0023]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的外侧壁形成导槽,所述第一卡扣经所述导槽导向,卡入所述卡槽。
[0024]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槽的顶部具有第一导向面,所述第一导向面与所述容纳腔中心线之间的距离朝沿所述第二开口进入所述容纳腔的方向减小。
[0025]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卡扣的顶部具有第二导向面,所述第二导向面与所述容纳腔中心线之间的距离朝沿所述第二开口进入所述容纳腔的方向减小。
[002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热模块及气溶胶生成装置,该发热模块包括发热体组件、壳体以及第一导电部,壳体形成有插接槽和容纳槽,发热体组件插设于插接槽内,即壳体通过设置插接槽,用于固定发热体组件。同时,发热模块还包括设置于容纳槽的第一导电部,第一导电部与发热体组件导电接触,即通过设置第一导电部,以使发热体组件通过第一导电部与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电路板实现电连接,也就是说,通过设置第一导电部,以使发热体组件、壳体以及第一导电部模块化,发热模块在装配时,发热体组件不用通过引线焊接到电路板的焊点上,进而提高了发热模块的装配效率,另外,在后续的定位测温和装配的过程中,有利于避免引线受到拉扯而导致引线与发热体或者电路板接触不良,进而产生质量不稳定的问题,从而提高了发热模块的装配效率和质量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图1所示的发热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4为图2所示的发热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5为图1所示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6为图1所示的发热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7为图1所示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0034]附图标记说明
[0035]10、发热模块11、发热体组件111、发热体112、定位部113、引线114、第一密封圈115、第二密封圈12、壳体12a、插接槽12b、卡槽12c、第二卡扣12d、第二卡接面12e、导槽12f、
第一导向面121、座体121a、第一子槽121b、第一定位面121c、容纳槽121d、第一开口122、盖体122a、第二子槽122b、第二定位面122c、凸缘13、第一导电部20、外壳20a、容纳腔20b、第二开口20c、第一卡扣20d、第一卡接面20e、第二导向面30、主板组件31、电路板32、第二导电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36]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详细描述应理解为本申请宗旨的解释说明,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制。
[0037]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顶”、“底”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需要理解的是,这些方位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再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38]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溶胶生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热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热体组件,所述发热体组件用于加热气溶胶生成基质;壳体,所述壳体形成有插接槽和容纳槽,所述发热体组件插设于所述插接槽内;第一导电部,所述第一导电部设置于所述容纳槽,所述第一导电部与所述发热体组件导电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组件包括发热体以及与所述发热体电连接的引线,所述引线远离所述发热体的一端伸入所述容纳槽,所述第一导电部与所述引线导电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座体以及盖设在所述座体上的盖体,所述座体上形成所述容纳槽,所述插接槽包括形成在所述座体上的第一子槽和形成在所述盖体上的第二子槽,所述发热体连接有所述引线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子槽,所述引线经所述第一子槽伸入所述容纳槽,所述发热体远离所述引线的一端经所述第二子槽伸出所述插接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组件包括发热体以及环设在所述发热体周侧的定位部,所述座体形成有朝向所述第二子槽的第一定位面,所述盖体形成有朝向所述第一子槽的第二定位面,所述盖体与所述座体卡接,且将所述定位部的相对两端夹持在所述第一定位面和所述第二定位面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组件包括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套设于所述发热体,且密封夹设于所述发热体、所述第一子槽的槽壁以及所述定位部之间;和/或,所述盖体的外侧壁形成有凸缘,所述发热体组件包括套设于所述盖体外侧壁的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密封夹设于所述凸缘与所述座体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形成在所述座体的底部,所述容纳槽具有朝下敞开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导电部过盈设置于所述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宇翔凌常钊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