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门把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8430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园林工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油门把手,包括壳体,壳体内部形成空腔,壳体上设有与空腔贯通的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第三开口和连通通道;空腔内设有油门扳机,油门扳机包括连接杆和第一按压部,连接杆卡接油门线,第一按压部通过第一开口伸出壳体;空腔内设有定速组件,定速组件包括定速杆和解锁杆,定速杆设有定速按钮和第一限位机构,定速按钮通过第三开口伸出壳体,限位部可与油门扳机卡接;解锁杆设有第二按压部和第二限位机构,第二按压部通过第二开口伸出壳体,第二限位机构与定速按钮抵接;所述油门把手不需要对第一按压部一直按压打草机也能持续工作,节省了操作人员的体力且方便了操作人员的操作。操作。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门把手


[0001]本技术涉及园林工具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油门把手。

技术介绍

[0002]打草机在使用过程中通常是通过油门把手来控制其转速的大小,在操作打草机进行工作时,往往需要操作人员一直按压油门把手上的油门扳机,才能保证打草机持续工作。长时间的这种操作方式不仅需要消耗操作人员的体力,而且给打草机的使用带来了一定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打草机使用过程中需要一直按压油门把手上的油门扳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油门把手,其能够对打草机工作时对其进行定速,节省操作人员的体力且方便操作人员的操作。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0005]一种油门把手,包括壳体,壳体内部形成空腔,壳体上设有与空腔贯通的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第三开口和连通通道;空腔内设有油门扳机,油门扳机包括连接杆和第一按压部,连接杆卡接油门线,第一按压部通过第一开口伸出壳体;空腔内设有定速组件,定速组件包括定速杆和解锁杆,定速杆设有定速按钮和第一限位机构,定速按钮通过第三开口伸出壳体,限位部可与油门扳机卡接;解锁杆设有第二按压部和第二限位机构,第二按压部通过第二开口伸出壳体,第二限位机构与定速按钮抵接。
[0006]本技术中,对油门把手进行操作时,按压伸出壳体的第一按压部,进而油门扳机带动油门线,进而给油量增大,打草机转速随之增大;此时,为了避免使用过程中需要对第一按压部一直按压打草机才能持续工作,可以按压伸出壳体的定速按钮,进而带动定速杆,设于定速杆的第一限位机构即与油门扳机卡接并对油门扳机进行限位,则不需要对第一按压部一直按压打草机也能持续工作,节省了操作人员的体力且方便了操作人员的操作;若需要对定速操作进行解锁,则只需按压第二按压部,第二限位机构即解除对定速杆的限位作用,进而第一限位机构解除对油门扳机的限位作用,则油门扳机复位。
[0007]作为优选,壳体包括左壳体和右壳体,左壳体内壁设有连接柱和螺栓孔,右壳体设有连接孔,设于左壳体的连接柱和螺栓孔与设于右壳体的连接孔通过连接件连接。
[0008]本技术中,设于左壳体的连接柱和螺栓孔与设于右壳体的连接孔通过连接件连接,螺栓孔与连接孔配合使用螺栓作为连接件,连接柱与连接孔配合使用螺钉作为连接件,进而左壳体与右壳体实现连接配合,共同组成壳体且在壳体内部形成空腔。
[0009]作为优选,左壳体内壁设有第一安装柱、第二安装柱和第三安装柱,油门扳机设有第一通孔,油门扳机通过第一通孔套设于第一安装柱,解锁杆设有第二通孔,解锁杆通过第二通孔套设于第二安装柱,定速杆设有第三通孔,定速杆通过第三通孔套设于第三安装柱。
[0010]本技术中,油门扳机、解锁杆和定速杆分别套设于第一安装柱、第二安装柱、
第三安装柱,且均可以绕安装柱活动。
[0011]作为优选,空腔内设有复位机构,复位机构包括扳机扭簧和解锁杆扭簧;扳机扭簧中间位置设有第一套环,扳机扭簧通过第一套环套设于第一安装柱,其一端抵接于连接柱,另一端抵接于油门扳机;解锁杆扭簧设有第二套环,解锁杆扭簧通过第二套环套设于第二安装柱,其一端抵接于左壳体,另一端抵接于解锁杆。
[0012]本技术中,操作人员按压油门扳机的第一按压部,松开按压后,油门扳机会在扳机扭簧的作用下自动复位;操作人员按压解锁杆的第二按压部,松开按压后,解锁杆会在解锁杆扭簧的作用下自动复位。
[0013]作为优选,第三开口处设有熄火开关,熄火开关一端为按钮,另一端为连接头;按钮通过第三开口伸出壳体,连接头位于空腔内并与设于空腔内的熄火线连接;按钮上标示有开关“0”位和开关“1”位。
[0014]本技术中,熄火开关连接熄火线,则可以直接通过熄火开关对打草机进行熄火,按钮上标示的开关“0”位和开关“1”位可以直接显示出熄火开关的状态,方便操作。
[0015]作为优选,油门线和熄火线通过连通通道伸出壳体;连通通道处设有波纹管与连通通道连接,壳体外的油门线与熄火线均设于波纹管内。
[0016]本技术中,油门线和熄火线集中设于波纹管内,一方面使得油门把手整体外观更为简洁美观,另一方面也方便了使用时的方便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实施例1中一种油门把手主视图。
[0018]图2为实施例1中一种油门把手爆炸示意图。
[0019]图3为实施例1中一种油门把手俯视图。
[0020]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
[0021]110、壳体;111、左壳体;112、右壳体;120、空腔;121、第一开口;122、第二开口;123、第三开口;124、连通通道;130、油门扳机;131、连接杆;132、第一按压部;133、第一通孔;140、定速组件;141、定速杆;1411、定速按钮;1412、第一限位机构;1413、第三通孔;142、解锁杆;1421、第二按压部;1422、第二限位机构;1423、第二通孔;151、连接柱;152、螺栓孔;153、连接孔;161、第一安装柱;162、第二安装柱;163、第三安装柱;170、复位机构;171、扳机扭簧;1711、第一套环;172、解锁杆扭簧;1721、第二套环;180、熄火开关;181、按钮;182、连接头;191、油门线;192、熄火线;193、波纹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应当理解的是,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进行解释而并非限定。
[0023]实施例1
[0024]如图1

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油门把手,包括壳体110,壳体110内部形成空腔120,壳体110上设有与空腔120贯通的第一开口121、第二开口122、第三开口123和连通通道124;空腔120内设有油门扳机130,油门扳机130包括连接杆131和第一按压部132,连接杆131卡接油门线191,第一按压部132通过第一开口121伸出壳体110;空腔120内设有定速组
件140,定速组件140包括定速杆141和解锁杆142,定速杆141设有定速按钮1411和第一限位机构1412,定速按钮1411通过第三开口123伸出壳体110,限位部可与油门扳机130卡接;解锁杆142设有第二按压部1421和第二限位机构1422,第二按压部1421通过第二开口122伸出壳体110,第二限位机构1422与定速按钮1411抵接。
[0025]通过上述,对油门把手进行操作时,按压伸出壳体110的第一按压部132,进而油门扳机130带动油门线191,进而给油量增大,打草机转速随之增大;此时,为了避免使用过程中需要对第一按压部132一直按压打草机才能持续工作,可以按压伸出壳体110的定速按钮1411,进而带动定速杆141,设于定速杆141的第一限位机构1412即与油门扳机130卡接并对油门扳机130进行限位,且此时第二限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门把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10),壳体(110)内部形成空腔(120),壳体(110)上设有与空腔(120)贯通的第一开口(121)、第二开口(122)、第三开口(123)和连通通道(124);空腔(120)内设有油门扳机(130),油门扳机(130)包括连接杆(131)和第一按压部(132),连接杆(131)卡接油门线(191),第一按压部(132)通过第一开口(121)伸出壳体(110);空腔(120)内设有定速组件(140),定速组件(140)包括定速杆(141)和解锁杆(142),定速杆(141)设有定速按钮(1411)和第一限位机构(1412),定速按钮(1411)通过第三开口(123)伸出壳体(110),限位部可与油门扳机(130)卡接;解锁杆(142)设有第二按压部(1421)和第二限位机构(1422),第二按压部(1421)通过第二开口(122)伸出壳体(110),第二限位机构(1422)与定速按钮(1411)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门把手,其特征在于:壳体(110)包括左壳体(111)和右壳体(112),左壳体(111)内壁设有连接柱(151)和螺栓孔(152),右壳体(112)设有连接孔(153),设于左壳体(111)的连接柱(151)和螺栓孔(152)与设于右壳体(112)的连接孔(153)通过连接件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油门把手,其特征在于:左壳体(111)内壁设有第一安装柱(161)、第二安装柱(162)和第三安装柱(163),油门扳机(130)设有第一通孔(133),油门扳机(130)通过第一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斌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晨瑞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