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路诊断接口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8371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30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链路诊断接口电路,该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电压输入单元,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使能信号,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外部负载;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基极;链路诊断单元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阻的第一端,链路诊断单元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电阻的第二端;链路诊断单元配置为根据第一电阻的电学参数确定链路诊断接口电路的连接状态。通过检测第一电阻的电学参数变化,确定出接口电路的连接状态,以及时发现异常连接状态,增强电路的稳定性。另外,由于该接口电路通过简单的电子元件便可以确定电路的连接状态,降低了检测成本。了检测成本。了检测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链路诊断接口电路


[0001]本申请涉及电路安全检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链路诊断接口电路。

技术介绍

[0002]接口电路在工作中存在不同的连接状态,不同连接状态下其工作的安全性不同。因此,需要对该接口电路的连接状态进行检测,以及时发现该接口电路的异常情况。
[0003]目前的接口电路的连接状态需要通过外部设备或者工作人员人为检测确定。外部设备通常需要另外采购,成本较高。人为检测的效率以及准确率通常较低,不能及时发现接口电路的异常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链路诊断接口电路,能够通过三极管等简单电子元件实现链路诊断功能,以增强链路诊断接口电路的稳定性。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链路诊断接口电路,包括:开关单元以及链路诊断单元;所述开关单元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电压输入单元,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外部负载;其中,所述第一三极管配置为在导通状态下,使所述电压输入单元与所述外部负载连接;在不导通状态下,使所述电压输入单元与所述外部负载断开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链路诊断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链路诊断单元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所述链路诊断单元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电阻的电学参数确定所述链路诊断接口电路的连接状态。
[0006]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电压输入单元通过在第一三极管与外部负载连接,整个电路为串联连接,通过在电压输入单元和第一三极管之间设置第一电阻,该第一电阻和外部负载分压,当该链路诊断接口电路的连接的负载状态发生变化时,该第一电阻也会相应发生变化。通过检测第一电阻的电学参数变化,便可以确定该链路诊断接口电路的连接状态,及时发现异常连接状态,以增强链路诊断接口电路的稳定性。另外,由于该接口电路通过电阻、三极管等电子元件便可以确定该链路诊断接口电路的连接状态,可以降低该接口电路的连接状态检测的成本。
[000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链路诊断单元包括:第一稳压管和第二稳压管;所述第一稳压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和微控制器的第一接口,所述第一稳压管的第二端接地;其中,所述微控制器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电阻的电学参数确定所述链路诊断接口电路的连接状态;所述第二稳压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微控制器的第二接口,所述第二稳压管的第二端接地;其中,所述第一稳压管和所述第二稳压管配置为稳定输入所述微控制器的所述第一电阻的电学参数。
[0008]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在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和微控制器之间,以及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和微控制器之间分别设置稳压管,以防止因第一电阻电压较大时,防止过大电压对微控制器造成损害,提高微控制器的安全性。
[000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链路诊断单元,还包括: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微控制器的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一稳压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微控制器的第二接口和所述第二稳压管的第一端。
[0010]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在第一稳压管与第一电阻之间设置第四电阻,在第二稳压管与第一电阻之间设置第五电阻,该第四电阻可以用于为第一稳压管分担部分电压,该第五电阻可以用于为第二稳压管分担部分电压,以防止第一稳压管和第二稳压管的电流超过允许范围,提高第一稳压管和第二稳压管的安全性。
[00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关单元,还包括:第六电阻和二极管;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二极管的第一端均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二极管的第二端短接并接地;其中,所述二极管为双向二极管。
[0012]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二极管和外部负载并联,该二极管可以用于有效防止在设定电压范围内接触放电对电路和外部负载的带来的损坏,提高电路和外部负载的安全性。另外,在设置第六电阻,该第六电阻可以对二极管起到分流作用,减少流入二极管的电流,保护二极管,提高二极管安全性。
[001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关单元,还包括: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使能信号,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其中,所述第二三极管配置为根据所述使能信号触发所述第一三极管切换至导通状态或不导通状态。
[0014]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设置第二三极管,且该第二三极管连接使能信号和第一二极管,以通过使能信号控制第二三极管的导通。由于该第二三极管与第一三极管连接,在第二三极管导通后,该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和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的电压差大于导通电压,则第一三极管也导通。在第二三极管不导通时,该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和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的电压差几乎为零,则第一三极管也不导通。进而可以通过第二三极管控制第一三极管的导通,可以通过信号控制第一三极管的导通与否,提高第一三极管的可控性。另外,通过在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和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之间设置第三电阻,可以稳定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电压,提高第二三极管的稳定性。
[001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关单元,还包括:第七电阻;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使能信号,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
[0016]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在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使能信号之间设置第七电阻,该第七电可以分担部分使能信号电压,进而限制第二三极管需要承担的电压,以减少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电流,防止在使能信号电压较大时,损坏该第二三极管,提高第二三极管的安全性。
[001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关单元,还包括:第八电阻和电容;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电容的第一端均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电容的第二端短接并接地。所述开关单元,还包括:第八电阻和电容;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和
所述电容的第一端均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电容的第二端短接并接地。
[0018]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设置第八电阻和电容,该电容可以防止电压突变,吸收尖峰状态的过电压。第八电阻可以吸收电容的电能,防止电容的放电电流过大,避免对第二三极管造成损坏,以在稳定输入到第二三极管的使能信号电压的同时,增强第二三极管的安全性。
[001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链路诊断接口电路,还包括:保护单元;所述保护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保护单元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
[0020]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在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和第一电阻之间设置保护单元,可以在电压输入单元输入的电流过大时,及时关闭第一三极管,以保护第一三极管和外部负载,提高电路的安全性。
[0021]在一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链路诊断接口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关单元以及链路诊断单元;所述开关单元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电压输入单元,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外部负载;其中,所述第一三极管配置为在导通状态下,使所述电压输入单元与所述外部负载连接;在不导通状态下,使所述电压输入单元与所述外部负载断开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链路诊断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链路诊断单元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所述链路诊断单元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电阻的电学参数确定所述链路诊断接口电路的连接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路诊断单元包括:第一稳压管和第二稳压管;所述第一稳压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和微控制器的第一接口,所述第一稳压管的第二端接地;其中,所述微控制器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电阻的电学参数确定所述链路诊断接口电路的连接状态;所述第二稳压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微控制器的第二接口,所述第二稳压管的第二端接地;其中,所述第一稳压管和所述第二稳压管配置为稳定输入所述微控制器的所述第一电阻的电学参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路诊断单元,还包括: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微控制器的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一稳压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微控制器的第二接口和所述第二稳压管的第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宏宇于洪洪
申请(专利权)人:智道网联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