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涛专利>正文

一种协同康复机器人的上肢康复治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8206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协同康复机器人的上肢康复治疗结构,涉及患者康复治疗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上肢治疗机构,用于提供部件的安装并供其余部件的承接处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调节机构和固定机构,按压推把带动滑块移动,使滑块带动滑板在连接板上移动,使卡板与转板上的扣板脱离,通过设置弹出机构,使转板利用弹出机构主动从连接板的内部弹出,对上肢治疗机构的长度进行调节,使上肢治疗机构具有良好的可调节长度措施,避免上肢治疗机构因无法正常调节而不适用上肢长度不同的患者,提高上肢治疗机构的适用范围,提高协同康复机器人利用上肢治疗机构对患者上肢进行协同康复治疗的措施,提高患者的康复治疗效率。提高患者的康复治疗效率。提高患者的康复治疗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协同康复机器人的上肢康复治疗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患者康复治疗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协同康复机器人的上肢康复治疗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患者康复治疗设备,是指患者或亚健康者为了恢复健康,所要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也包括所需要的软件,常见的用于人体康复治疗的设备中具有相关的协同康复治疗的机器人。
[0003]但是现有技术中,现有的协同康复治疗机器人通常都是由相关的躯干治疗机构和上肢治疗机构以及下肢治疗机构组成,但常见的这种机器人的上肢治疗机构大多数是不具有相对良好的可调节措施,在机器人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时,非常容易遇到身材体型不同而出现机器人的上肢治疗机构与患者上肢长度不相符现象,由于机器人的上肢治疗机构大多数不具有良好的可调节措施,非常容易造成患者在通过机器人协同上肢治疗机构对患者的上肢进行康复治疗时出现不适现象,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康复治疗效率。
[0004]为此,一些技术人员对应研发出一些具有良好调节功能的上肢治疗机构,以减少患者在进行康复治疗时出现不适的问题,如专利申请号:CN202110810921.4,专利名称:一种十自由度且左右手互换的上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其包括支撑模块,肩关节模块,上臂模块,肘关节模块,前臂模块,腕关节模块,把手模块,按照顺序连接。支撑模块,包括机架组件,折弯组件,支撑组件。肩关节模块,包括肩关节内收/外展组件,肩关节旋内/旋外组件,肩关节屈曲/伸展组件;腕关节模块,包括腕关节屈曲/伸展组件,腕关节旋内/旋外组件,共计十个自由度。其中六个主动自由度满足康复训练需要,支撑模块设有两个被动的旋转自由度,增加机构柔顺性;上臂模块与前臂模块的无极调节机构增加了两个被动的移动自由度;将肩关节旋内/旋外组件旋转到矢状面另一侧,肘关节模块电机反向驱动可实现左右手的互换。但是,其整体结构较为复杂,不利于推广使用。
[0005]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技术手段,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常见的协同康复治疗机器人的上肢治疗机构大多数不具有良好的可调节措施,非常容易出现机器人的上肢治疗机构与患者上肢长度不相符现象,造成患者的上肢进行康复治疗时容易出现不适现象,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康复治疗效率。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协同康复机器人的上肢康复治疗结构,包括:
[0008]上肢治疗机构,用于提供部件的安装并供其余部件的承接处理;
[0009]固定带,用于整体对康复患者上肢的佩戴固定,所述固定带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上肢治疗机构的两侧;
[0010]伸缩杆,用于供上肢治疗机构的弯曲动力来源,所述伸缩杆的一端固定安装在上肢治疗机构的一侧;
[0011]转板,用于上肢治疗机构在弯曲时的连接支点并供上肢治疗机构整体长度调节的部件,所述转板活动设置在上肢治疗机构的另一侧;
[0012]调节机构,用于对上肢治疗机构整体长度的调节,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弹出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调节机构设置在上肢治疗机构外表面的一侧,所述弹出机构用于供转板主动从调节机构内部的弹出,所述弹出机构设置在调节机构的内部,所述固定机构用于供转板从调节机构内部弹出后的固定,所述固定机构设置在调节机构的内部。
[0013]具体地,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连接板、滑块和推把,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开设有与转板相适配的弹出孔,所述转板可以通过弹出孔进行伸出或收缩,所述推把的一侧活动设置在连接板的一侧,且所述推把可以通过按压对调节机构进行调节,并且推把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可以跟随着推把的移动进行移动,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可以对推把进行移动限位,所述推杆的外表面套设有压簧,所述压簧在推杆移动时可以提供压力,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侧块,所述侧块的一侧和限位块的一侧均开设有与推杆相适配的滑孔,所述推杆移动时可以借助滑孔保持平衡移动,所述推杆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挡盘,且推杆在移动时可以利用挡盘进行移动限位,并且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一侧固定连接在滑块的一侧,所述滑块可以借助挡板跟随着推杆的移动进行移动。
[0014]进一步地,所述压簧的一端焊接在侧块的一侧,且压簧的另一端焊接在挡盘的一侧,所述推杆移动后可以借助压簧的压力主动进行位置复原。
[0015]具体地,所述弹出机构包括转杆、扭簧和支撑块,所述转杆的一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在连接板的内部,所述扭簧套设在转杆的外表面,所述转杆在旋转后可以借助扭簧的扭力进行回转,所述转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连接板的内部开设有与推板相适配的活动槽,所述推板可以借助活动槽在连接板的内部移动,所述转杆的一端设置有螺旋杆,所述推板的一侧开设有与螺旋杆相适配的螺旋孔,且所述推板可以借助螺旋孔进行移动,所述螺旋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块,两个所述转块的外表面通过轴承分别活动套接有支撑块和固定块,所述螺旋杆可以借助转块在支撑块和固定块之间旋转,所述转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螺旋杆一端转块的一侧,且所述转杆可以跟随着螺旋杆的旋转进行旋转。
[0016]进一步地,所述扭簧的一端焊接在连接板内部活动槽内壁的一面,且扭簧的另一端焊接在螺旋杆一端转块的一侧,所述转杆可以借助扭簧的扭力进行旋转。
[0017]具体地,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滑板、限位杆和弹簧,所述滑板的一侧滑动贯穿连接板的一侧,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开设有与滑板相适配的滑孔,所述滑板可以借助滑孔进行移动,所述弹簧套设在限位杆的外表面,所述限位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盘,所述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且滑板在移动时可以借助限位板保持移动限位,所述弹簧的一端焊接在限位板的一侧,且弹簧在限位板移动时可以提供弹力,所述限位板的一侧开设有与限位杆相适配的限位孔,且限位板可以借助限位孔在限位杆上滑动,并且限位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板,所述转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扣板,所述转板可以借助卡板和扣板在连接板的内部保持固定。
[0018]具体地,所述弹簧的一端焊接在连接板内部活动槽内壁的一面,所述限位板移动
后可以借助弹簧的弹力主动进行位置复原。
[0019]具体地,所述滑板的一侧开设有斜槽,所述滑块的一侧与斜槽内壁的一面相接触,所述滑板可以借助滑块在斜槽内壁的一面上滑动进行移动。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21]在调节时,首先根据患者的上肢对上肢治疗机构进行相应的长度调节,使上肢治疗机构可以正常符合患者的上肢长度,按压推把移动,推把带动推杆移动,挡盘跟随着推杆的移动进行移动,压簧受到按压力的影响形状进行收缩,推杆移动时利用挡板带动滑块移动,滑块在滑板上的斜槽内部滑动,滑板跟随着滑块的移动渐渐从连接板的内部移出,滑板移动时带动限位板在限位杆上滑动,弹簧受到限位板移动的作用力影响形状进行收缩,卡板跟随着限位板的移动渐渐与转板底部的扣板脱离,直至按压推把至无法继续移动,卡板完全与扣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协同康复机器人的上肢康复治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肢治疗机构,用于提供部件的安装并供其余部件的承接处理;固定带,用于整体对康复患者上肢的佩戴固定,所述固定带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上肢治疗机构的两侧;伸缩杆,用于供上肢治疗机构的弯曲动力来源,所述伸缩杆的一端固定安装在上肢治疗机构的一侧;转板,用于上肢治疗机构在弯曲时的连接支点并供上肢治疗机构整体长度调节的部件,所述转板活动设置在上肢治疗机构的另一侧;调节机构,用于对上肢治疗机构整体长度的调节,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弹出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调节机构设置在上肢治疗机构外表面的一侧,所述弹出机构用于供转板主动从调节机构内部的弹出,所述弹出机构设置在调节机构的内部,所述固定机构用于供转板从调节机构内部弹出后的固定,所述固定机构设置在调节机构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协同康复机器人的上肢康复治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连接板、滑块和推把,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开设有与转板相适配的弹出孔,所述转板可以通过弹出孔进行伸出或收缩,所述推把的一侧活动设置在连接板的一侧,且所述推把可以通过按压对调节机构进行调节,并且推把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可以跟随着推把的移动进行移动,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可以对推把进行移动限位,所述推杆的外表面套设有压簧,所述压簧在推杆移动时可以提供压力,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侧块,所述侧块的一侧和限位块的一侧均开设有与推杆相适配的滑孔,所述推杆移动时可以借助滑孔保持平衡移动,所述推杆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挡盘,且推杆在移动时可以利用挡盘进行移动限位,并且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一侧固定连接在滑块的一侧,所述滑块可以借助挡板跟随着推杆的移动进行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协同康复机器人的上肢康复治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簧的一端焊接在侧块的一侧,且压簧的另一端焊接在挡盘的一侧,所述推杆移动后可以借助压簧的压力主动进行位置复原。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协同康复机器人的上肢康复治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出机构包括转杆、扭簧和支撑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阳斌李泽昊林巧林子仪谢云酉林峰童雨露王胜依
申请(专利权)人:王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