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肢功能锻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7166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下肢功能锻炼器,包括床体、第一转动板以及第二转动板,所述床体开设有板槽,所述第一转动板一端转动连接于板槽上近床体中心的一端,所述第一转动板的另一端与第二转动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板和第二转动板的转动轴向均与床体短边方向一致,所述床体设有用于对第一转动板的转动角度进行控制的转动控制结构;所述第一转动板与第二转动板上设有对第一转动板和第二转动板之间的角度进行限位的角度限位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合不同身高的患者进行腿部伸直状态下的下肢训练;同时能够帮助患者进行腿部弯曲下的下肢锻炼。同时能够帮助患者进行腿部弯曲下的下肢锻炼。同时能够帮助患者进行腿部弯曲下的下肢锻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肢功能锻炼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下肢锻炼领域,特别是一种下肢功能锻炼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下肢功能锻炼器主要进行患者腿部伸直状态下的下肢训练,如公告号CN 216497313U为的技术公开了一种腰椎手术后下肢功能锻炼器械,涉及下肢锻炼领域,包括床板,床板的上表面一端固定设有床垫,床板的上表面另一端开设有板状槽,板状槽内靠近床垫的一端转动安装有抬高板,板状槽的下底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内滑动安装有滑块,滑块的上表面转动安装有支杆,支杆的末端与抬高板的下底转动连接,滑块的下表面连接有推动板,床板的下表面对应条形孔的位置处连接有电动伸缩杆。通过电动伸缩杆能够驱动推动板左右移动,从而使得滑块在滑动槽内左右移动,并带动支杆对抬高板进行调节,从而便可使得患者的下肢跟随抬高板一起向上抬高,随着滑块的往复运动,便可不断的抬高下肢,以便进行下肢抬高功能锻炼。该技术只能实现患者腿部伸直状态下的下肢训练,却无法进行腿部弯曲下的下肢锻炼,而且由于抬高板的大小不可调节,导致其只能供某个身高及以下的患者使用,身高过高的患者,抬高板不足够放置患者下肢,难以进行训练。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下肢功能锻炼器,适合不同身高的患者进行腿部伸直状态下的下肢训练;同时能够帮助患者进行腿部弯曲下的下肢锻炼。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5]一种下肢功能锻炼器,包括床体、第一转动板以及第二转动板,所述床体开设有板槽,所述第一转动板一端转动连接于板槽上近床体中心的一端,所述第一转动板的另一端与第二转动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板和第二转动板的转动轴向均与床体短边方向一致,所述床体设有用于对第一转动板的转动角度进行控制的转动控制结构;所述第一转动板与第二转动板上设有对第一转动板和第二转动板之间的角度进行限位的角度限位结构。
[0006]进一步,所述转动控制结构与角度限位结构均设有两个,分别设于床体左右两侧。
[0007]进一步,所述角度限位结构包括限位杆与多个限位凸起,所述限位杆活动连接于第一转动板侧壁,多个限位凸起沿床体长边方向分布于第二转动板侧壁,所述限位杆上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可套在多个限位凸起中的一个以实现对第一转动板和第二转动板的角度限位。
[0008]进一步,所述第一转动板与第二转动板底部设有一个或多个平面支撑结构,所述平面支撑结构在第一转动板与第二转动板之间的角度呈180度时对第一转动板与第二转动板进行支撑。
[0009]进一步,所述平面支撑结构包括支撑钩与支撑凸起,所述支撑钩转动连接于第一转动板底部,所述支撑凸起设于第二转动板底部,所述支撑钩可在第一转动板的底面上转
动并钩卡于支撑凸起上。
[0010]进一步,所述第一转动板底部设有限位卡件,所述限位卡件对支撑钩不需要转动时进行限位。
[0011]进一步,所述转动控制结构为升降结构,所述升降结构的升降端活动连接于第一转动板底部。
[0012]进一步,所述升降结构包括升降杆、滑块以及滑槽,所述升降杆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一转动板底部,所述升降杆另一端与滑块转动连接,所述滑块部分卡设于滑槽内,所述滑块在滑槽内滑动,所述滑槽沿床体长边方向延伸,所述板槽内与第一转动板的侧壁对应的位置处设有条形孔,所述滑槽设于条形孔侧壁,所述滑块设于条形孔内。
[0013]进一步,所述滑槽有两条,分别设于条形孔相对的侧壁上,所述滑块上设有两个卡接头,两个卡接头分别卡设于两条滑槽内。
[0014]进一步,所述滑块底部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自条形孔伸出至床体底部,所述连接架连接有设于床体底部的电动伸缩杆。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转动控制结构对第一转动板的转动角度进行控制,实现在患者平躺状态下进行腿部伸直的下肢抬起与放平的功能锻炼。而第一转动板与第二转动板之间角度限位具有两种作用:在第一转动板与第二转动板之间的角度呈180度时,实现第一转动板的加长,使得下肢功能锻炼器适合不同身高的患者进行腿部伸直状态下的下肢训练;在第一转动板与第二转动板之间的角度呈约90度时,患者平躺状态下,患者大腿贴合第一转动板,患者小腿贴合第二转动板,可帮助患者进行腿部弯曲下的下肢锻炼,同腿部伸直下的下肢锻炼相比,腿部弯曲下的下肢锻炼对患者腰腹的压力更小,对于腰部状态欠佳的患者更友好。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19]图3为角度限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角度限位结构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1]图5为转动控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连接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

床体、2

第一转动板、3

第二转动板、4

板槽、5

限位杆、6

限位凸起、7

限位孔、8

支撑钩、9

支撑凸起、10

限位卡件、11

升降杆、12

滑块、13

滑槽、14

条形孔、15

卡接头、16

连接架、17

电动伸缩杆、18

活动床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5]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技术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0026]实施例一:
[0027]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下肢功能锻炼器,包括床体1、第一转动板2以及第二转动板3,所述床体1开设有板槽4,所述第一转动板2一端转动连接于板槽4上近床体1中心的一端,所述第一转动板2的另一端与第二转动板3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板2和第二转动板3的转动轴向均与床体1短边方向一致,所述床体1设有用于对第一转动板2的转动角度进行控制的转动控制结构;所述第一转动板2与第二转动板3上设有对第一转动板2和第二转动板3之间的角度进行限位的角度限位结构。
[0028]转动控制结构对第一转动板2的转动角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肢功能锻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第一转动板以及第二转动板,所述床体开设有板槽,所述第一转动板一端转动连接于板槽上近床体中心的一端,所述第一转动板的另一端与第二转动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板和第二转动板的转动轴向均与床体短边方向一致,所述床体设有用于对第一转动板的转动角度进行控制的转动控制结构;所述第一转动板与第二转动板上设有对第一转动板和第二转动板之间的角度进行限位的角度限位结构;所述角度限位结构包括限位杆与多个限位凸起,所述限位杆活动连接于第一转动板侧壁,多个限位凸起沿床体长边方向分布于第二转动板侧壁,所述限位杆上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可套在多个限位凸起中的一个以实现对第一转动板和第二转动板的角度限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肢功能锻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控制结构与角度限位结构均设有两个,分别设于床体左右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肢功能锻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板与第二转动板底部设有一个或多个平面支撑结构,所述平面支撑结构在第一转动板与第二转动板之间的角度呈180度时对第一转动板与第二转动板进行支撑。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下肢功能锻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支撑结构包括支撑钩与支撑凸起,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芳胡雪萍张锋张富明吴秀颀陈爱娅王小舟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第六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