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壳体组件、连接器和充电座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7834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连接器壳体组件、连接器和充电座组件。连接器壳体组件包括:壳体,用于插入金属排并形成有允许充电座的充电端子的一端插入的端子插孔;端盖,可拆卸地固定到所述壳体上并形成有允许所述充电端子的所述一端穿过的端子过孔;和密封圈,被挤压在所述壳体和所述端盖之间,用于实现两者之间的密封,所述密封圈环绕所述端子插孔和所述端子过孔,使得所述端子插孔和所述端子过孔被包围在所述密封圈的内部。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连接器壳体组件的结构简单,很容易实现较高的防水等级,极大地提高了充电座产品的防水密封性能。极大地提高了充电座产品的防水密封性能。极大地提高了充电座产品的防水密封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器壳体组件、连接器和充电座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壳体组件,包括该连接器壳体组件的连接器以及包括该连接器的充电座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铜导线与充电座上的充电端子电连接。为了连接铜导线和充电端子,通常在铜导线的一端上连接有一个连接端子,并用螺栓将该连接端子紧固到充电端子的一端上。
[0003]在现有技术中,铜导线与充电端子之间的连接操作非常不方便,费时费力,铜导体与充电座的壳体组装复杂,无法实现防水性能要求,并且难以实现自动化生产,需要人工操作,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效率。
[0004]此外,在现有技术中,由于铜导线的一端被插入充电座的壳体中,因此,如果要更换铜导线,就必须先拆开充电座的壳体,然后才能将铜导线从充电端子上拆卸下来。这导致后续维护操作非常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
[000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公开一种连接器壳体组件。该连接器壳体组件包括:壳体,用于插入金属排并形成有允许充电座的充电端子的一端插入的端子插孔;端盖,可拆卸地固定到所述壳体上并形成有允许所述充电端子的所述一端穿过的端子过孔;和密封圈,被挤压在所述壳体和所述端盖之间,用于实现两者之间的密封,所述密封圈环绕所述端子插孔和所述端子过孔,使得所述端子插孔和所述端子过孔被包围在所述密封圈的内部。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壳体和所述端盖中的一个上形成有密封圈安装槽,所述密封圈被安装在所述密封圈安装槽中。
[0008]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壳体具有在其纵向上相对的前端和后端,在所述壳体的后端形成有后端口;所述连接器壳体组件还包括弹性密封件,所述弹性密封件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后端口中并形成有允许所述金属排穿过的金属排过孔;所述弹性密封件被挤压在所述壳体和所述金属排之间,以实现两者之间的密封。
[0009]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连接器壳体组件还包括:后盖,安装到所述壳体的后端上并形成有允许所述金属排插入所述壳体中的金属排插孔。
[0010]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壳体的后端口中形成有定位台阶,所述定位台阶和所述后盖分别抵靠在所述弹性密封件的两端上,以将所述弹性密封件保持在所述壳体的后端口中。
[0011]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后盖包括周壁和与所述周壁相连的端壁,所述金属排插孔形成在所述后盖的端壁上;在所述后盖的周壁上形成有卡槽,在所述壳体的后端的外部上形成有凸起,所述凸起卡扣到所述卡槽中,以将所述后盖固定到所
述壳体的后端上。
[0012]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壳体具有在其高度方向上相对的底壁和顶壁,所述端子插孔形成在所述壳体的底壁上;所述端盖具有与所述壳体的底壁相对的端部壁,在所述端部壁上形成有凸台,所述端子过孔穿过所述凸台;所述密封圈被挤压在所述壳体的底壁和所述端盖的凸台之间,以实现两者之间的密封。
[0013]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端盖的凸台的顶面上形成有密封圈安装槽,所述密封圈被安装在所述密封圈安装槽中。
[0014]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壳体的顶壁上形成有安装孔,使得用于连接所述金属排和所述充电端子的连接件能够经由所述安装孔进入所述壳体中;所述连接器壳体组件还包括密封塞,所述密封塞插入所述安装孔中,用于密封所述安装孔。
[0015]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形成有多个连接耳,在所述端盖的端部壁上形成有多个连接柱;所述连接器壳体组件还包括多个连接螺钉,所述多个连接螺钉将所述多个连接耳分别连接到所述多个连接柱上,以将所述壳体和所述端盖固定在一起。
[0016]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端盖还具有与所述端部壁相连的周部壁,在所述周部壁上形成有适于与充电座外壳上的凸起部接合的槽孔,用于将所述端盖固定到所述充电座外壳的一端上。
[0017]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壳体组件;金属排,插入所述壳体中;和连接件,设置在所述壳体中,所述连接件将所述金属排连接到所述充电端子的插入所述壳体内的一端上。
[0018]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连接件经由所述壳体上的安装孔进入所述壳体中,并且所述安装孔被插入的密封塞密封;在所述密封塞的一端上形成有容纳凹部,所述连接件的一端的头部被容纳在所述容纳凹部中。
[0019]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金属排包括:第一金属排,呈扁平状,用于与充电座的第一充电端子电连接;和第二金属排,呈扁平状,用于与充电座的第二充电端子电连接。所述第一金属排和所述第二金属排的宽度相同且分别具有在其宽度方向上相对的左、右两侧。当被连接到所述充电端子上时,所述第一金属排和所述第二金属排在其厚度方向上彼此重叠,使得所述第一金属排的左、右两侧与所述第二金属排的左、右两侧分别平齐。
[0020]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金属排为铝排。
[0021]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充电座组件。该充电座组件包括:前述连接器和充电座。充电座包括:充电座外壳;和充电端子,设置在所述充电座外壳中。所述连接器的端盖安装在所述充电座外壳的一端上,所述充电端子的一端穿过所述端盖并插入所述连接器的壳体中,以与插入所述壳体中的金属排电连接。
[002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充电座还包括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被挤压在所述端盖和所述充电座外壳之间,以实现两者之间的密封。
[0023]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充电座外壳中形成有用于安装所述充电端子的端子安装孔;所述充电座还包括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被挤压在所述充电端子和所述端子安装孔的孔壁之间,以实现两者之间的密封。
[0024]在根据本技术的前述一些实例性的实施例中,连接器壳体组件的结构简单,很容易实现较高的防水等级,极大地提高了充电座产品的防水密封性能。
[0025]在根据本技术的前述一些实例性的实施例中,金属排与充电座之间的连接采用连接器模块化设计,极大地方便了金属排的组装和拆卸,在保证防水性能的基础上,金属排能够方便地插入连接器的壳体中和能够方便地从连接器的壳体中拔出,因此,能够实现金属排的快速安装和更换,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后期维护效率。
[0026]此外,在根据本技术的前述一些实例性的实施例中,用铝排代替铜导线,不仅能够减小充电座产品的重量,而且能够极大地降低生产成本。
[0027]通过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技术所作的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并可帮助对本技术有全面的理解。
附图说明
[0028]图1显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用于插入金属排(11、12)并形成有允许充电座的充电端子(21、22)的一端插入的端子插孔(102);端盖(23),可拆卸地固定到所述壳体(10)上并形成有允许所述充电端子(21、22)的所述一端穿过的端子过孔(202);和密封圈(28),被挤压在所述壳体(10)和所述端盖(23)之间,用于实现两者之间的密封,所述密封圈(28)环绕所述端子插孔(102)和所述端子过孔(202),使得所述端子插孔(102)和所述端子过孔(202)被包围在所述密封圈(28)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10)和所述端盖(23)中的一个上形成有密封圈安装槽(238),所述密封圈(28)被安装在所述密封圈安装槽(238)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具有在其纵向上相对的前端和后端,在所述壳体(10)的后端形成有后端口(105);所述连接器壳体组件还包括弹性密封件(14),所述弹性密封件(14)安装在所述壳体(10)的后端口(105)中并形成有允许所述金属排(11、12)穿过的金属排过孔(141);所述弹性密封件(14)被挤压在所述壳体(10)和所述金属排(11、12)之间,以实现两者之间的密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后盖(13),安装到所述壳体(10)的后端上并形成有允许所述金属排(11、12)插入所述壳体(10)中的金属排插孔(10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10)的后端口(105)中形成有定位台阶(104),所述定位台阶(104)和所述后盖(13)分别抵靠在所述弹性密封件(14)的两端上,以将所述弹性密封件(14)保持在所述壳体(10)的后端口(105)中。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13)包括周壁(131)和与所述周壁(131)相连的端壁(132),所述金属排插孔(103)形成在所述后盖(13)的端壁(132)上;在所述后盖(13)的周壁(131)上形成有卡槽(13a),在所述壳体(10)的后端的外部上形成有凸起(10a),所述凸起(10a)卡扣到所述卡槽(13a)中,以将所述后盖(13)固定到所述壳体(10)的后端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具有在其高度方向上相对的底壁(10c)和顶壁(10d),所述端子插孔(102)形成在所述壳体(10)的底壁(10c)上;所述端盖(23)具有与所述壳体(10)的底壁(10c)相对的端部壁(232),在所述端部壁(232)上形成有凸台(233),所述端子过孔(202)穿过所述凸台(233);所述密封圈(28)被挤压在所述壳体(10)的底壁(10c)和所述端盖(23)的凸台(233)之间,以实现两者之间的密封。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端盖(23)的凸台(233)的顶面上形成有密封圈安装槽(238),所述密封圈(28)被安装在所述密封圈安装槽(238)中。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10)的顶壁(10d)上形成有安装孔(101),使得用于连接所述金属排(11、12)和所述充电端子(21、22)的连接件(161、162)能够经由所述安装孔(101)进入所述壳体(10)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明朱方跃张群
申请(专利权)人:泰科电子科技苏州工业园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