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重式承台及配重式桥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7717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28
本申请涉及一种配重式承台,包括承台本体、设置在承台本体上的堆载压重模块,还包括贯穿所述承台本体的连接结构、贯穿所述堆载压重模块的第一钢管立柱;所述连接结构与第一钢管立柱同轴对接;所述第一钢管立柱内填充有混凝土。本申请的配重式承台,设置于桩基和墩身之间,墩身受压时,配重式承台自身能提供一定支撑力,墩身受拉时,配重式承台所增加的重量使得桩基增强了抗拉效果。使得桩基增强了抗拉效果。使得桩基增强了抗拉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配重式承台及配重式桥墩
[0001]本申请为专利申请“配重式桥墩”的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日为2020

12

31,申请号为2020116296769,公开号为CN 112695622A。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
,具体涉及一种配重式承台及配重式桥墩。

技术介绍

[0003]目前,在大型桥梁主梁的施工过程中,通常需要设置辅助墩用于支撑先安装的主梁节段,常规的辅助墩结构从下往上包括桩基、承台、墩身、盖梁,结构较为单一,且只能利用桩基础起到抗压的作用,使得常规的辅助墩的功能单一和基础。然而,在主梁不对称双悬臂施工时,根据不同的工况,边跨会出现受拉或者受压的工况,常规的辅助墩只能解决受压工况下,主梁不对称双悬臂的平衡性,而不能够解决边跨出现受拉的工况,使得辅助墩的应用受到限制,施工现场需要调配更多的结构用于解决边跨出现受拉的工况下,主梁不对称双悬臂的平衡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克服以上技术问题,特别是的常规的辅助墩只能够解决受压工况下,主梁不对称双悬臂的平衡性的问题,特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配重式桥墩,包括:桩基、设置于所述桩基上的承台、设置于所述承台上的堆载压重模块、设置于所述堆载压重模块上的墩身,以及锚固于所述墩身上的钢盖梁,所述堆载压重模块与所述承台的尺寸一致。
[0006]可选地,所述墩身采用4根第一钢管立柱构成。
[0007]可选地,所述承台中锚固连接装置,所述堆载压重模块上设置有所述第一钢管立柱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一钢管立柱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连接装置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钢护筒连接。
[0008]可选地,所述第一钢管立柱内填充有混凝土。
[0009]可选地,所述墩身与所述钢盖梁之间还设置有第二钢管立柱,并且所述第二钢管立柱与所述第一钢管立柱连接。
[0010]可选地,所述第二钢管立柱套设在所述第一钢管立柱中,所述第二钢管立柱套设在所述第一钢管立柱中的长度与所述第二钢管立柱外露于所述钢盖梁与所述第一钢管立柱之间的长度比例为1:5

2:5。
[0011]可选地,所述第一钢管立柱和所述第二钢管立柱之间分别设置有斜撑。
[0012]可选地,所述钢盖梁上设置有锚固桥梁主梁的锚固装置。
[0013]可选地,所述第一钢管立柱上设置有环形加劲肋。
[0014]可选地,所述桩基包括灌注桩与套设于所述灌注桩上的钢护筒。
[0015]可选地,所述钢护筒套设到所述灌注桩上的长度与所述钢护筒的总长度比例为
23:63

5:7。
[0016]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配重式桥墩,包括:桩基、设置于所述桩基上的承台、设置于所述承台上的堆载压重模块、设置于所述堆载压重模块上的墩身,以及锚固于所述墩身上的钢盖梁,所述堆载压重模块与所述承台的尺寸一致。堆载压重模块设置于承台和墩身之间,在配重式桥墩受压时,桩基能够为桥梁主梁提供支撑力,且桩基不会出现沉降的状况;在配重式桥墩受拉时,在堆载压重模块增加了桩基的重量,进而使得桩基不会在桥墩上部结构的作用下,桩基不会出现受拉的工况,整个桥墩能够承受不平衡力给桥墩产生的拉力,并能进一步地保证桩基的稳定性。钢盖梁锚固于墩上,保证桥墩受拉力时,拉力能够持续稳定地传输到桥墩上且桩基不受拉力作用。
[0018]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配重式桥墩,在所述堆载压重锚块上安装墩身,在所述墩身上吊装钢盖梁,其中,所述墩身与钢盖梁锚固连接之后,包括:在所述钢盖梁上安装锚固桥梁主梁的锚固装置。保证主梁施工过程中,主墩两侧的力能够达到平衡,将桥梁主梁与配重式桥墩稳固地连接,有效地保证主梁的不对称双悬臂施工,使得力主梁所受的力能够持续稳定地传输给配重式桥墩,进而能确保施工安全。
[0019]本专利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0]本专利技术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配重式桥墩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3]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特征、整数、步骤、操作,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
[0024]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002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配重式桥墩主要应用于不对称双悬臂的桥梁施工中,用以满足不对称双悬臂桥梁施工过程中,边跨主梁会给桥墩施加拉力或者压力的情况,平衡不对称双悬臂桥梁施工过程主墩两侧的不平衡受力。如图1所示,配重式桥墩包括桩基、设置于
桩基上的承台3、设置于承台3上的堆载压重模块4、设置于堆载压重模块4上的墩身7,以及锚固于墩身7上的钢盖梁10,堆载压重模块4与承台3的尺寸一致。按照桥墩的施工顺序,首先在设定位置钻设预设长度的桩孔,使得桩孔内能够浇筑足量的混凝土,且凝固后的混凝土能够保证整个桥墩的稳定性。进一步地,由于桩孔上部的地基质较为软塌,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桩孔壁容易塌陷,且淤泥也混陷入混凝土中,使得桩基容易形成夹层,强度不高。因此,沿着桩孔内壁下放钢护筒2到设计位置,然后将混凝土沿钢护筒2灌注到桩孔内,在混凝土凝固后形成灌注桩1,灌注桩1与钢护筒2共同形成桩基,其中钢护筒2套设到灌注桩1上的长度与钢护筒2的总长度比例为23:63

5:7,优选地,钢护筒2套设到灌注桩1上的长度与钢护筒2的总长度比例为3:10。钢护筒2隔离了淤泥与浇筑灌注桩1的混凝土,淤泥不会陷入灌注桩1内,保证了桩孔的完整性,使得形成的桩基稳定性刚好,强度较高,同时保护桩孔,淤泥不会塌陷等。在桩基形成之后,再依次安装承台3、堆载压重模块4、墩身7、钢盖梁10。
[0026]在本申请中,如图1所示,堆载压重模块4设置于承台3和墩身7之间,在配重式桥墩受压时,桩基能够为桥梁主梁提供支撑力,且桩基不会出现沉降的状况;在配重式桥墩受拉时,堆载压重模块4增加了桩基的重量,进而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重式承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承台本体、设置在承台本体上的堆载压重模块,还包括贯穿所述承台本体的连接结构、贯穿所述堆载压重模块的第一钢管立柱;所述连接结构与第一钢管立柱同轴对接;所述第一钢管立柱内填充有混凝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重式承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堆载压重模块的尺寸与承台本体的尺寸一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重式承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堆载压重模块为预制的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重式承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管立柱的顶部用于套设第二钢管立柱,所述第二钢管立柱外露于所述钢盖梁与所述第一钢管立柱之间的长度比例为1:5

2:5。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洪磊王红温东昌袁锋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路桥华南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